第(3/3)頁 繁星獎優秀作品,每一部作品下面,都有一段評語。 “hello 樹先生:我們當然需要仰望星空,但在仰望星空之后,也不要忘了看看腳下的大地?!? “這是什么意思?” 有的觀眾已經反應過來:“就是你們看這個電影的時候,沒有感覺特別土嗎?好像和現在的電影電視劇差著年代呢?!? “可是這就是華夏依然存在的現狀啊。” 在微博上,已經有人討論了起來。 “樹先生這個電影,王寶演的真好,我看的都有點抑郁了,但是這是講啥的呢?” “是講一個人變瘋的過程吧?!? “不是的,其實是講一個人被時代拋棄的過程?!? “樹先生其實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有一點小才情,所以才會給小梅寫土味情話,但是呢,樹先生又是一個沒有成就的人,為什么沒有成就?因為他的童年?!? “樹先生小的時候,他的哥哥是特別開放的,結果被他爸給掐死了,從此樹哥就留下了陰影,他不敢往外走,不敢追求變化,只敢按部就班地去生活,結果卻把生活過的一塌糊涂?!? “你看吧,他們村子要拆遷了,所有人都搬去了太陽新城,可是樹哥這種人,跟不上時代,太陽新城里沒有他的房子,所以變成了在原野上游蕩的孤魂野鬼。” 在地球上,有人說這部片子是魔幻現實主義。 其實不是。 這就是現實主義。 而且現實得近乎殘酷。 一個沒有成就的人,一個跟不上新時代的人,在當下的社會里就是這么尷尬。 要么你稀里糊涂的生活,每天吃上飽飯,能睡一個好覺就完了。 要么你特別聰明,跟上時代,混個如魚得水。 最怕的是,你心思敏感,但是卻沒有成功,那么留下的就只有痛苦。 華夏的發展很快。 快速發展的同時,讓人們看到了燈紅酒綠的城市,看到了浩瀚無垠的太空,但是卻忘了鄉村。 即使是21年地球上的華夏也是這樣。 打開抖音,人人都是大長腿,各個都是大胃王,有人跟你分享他一年如何賺幾千個w,有人告訴你,要去尋找詩和遠方。 打開智乎,百萬年薪不敢說話,要發言你得是清華北大。 打開電視。 全是大都市里的人如何奮斗,小情侶們如何談戀愛。 為什么你只能看到這些?是我們這個社會只有這些嗎? 不是的,是創作者們,不往鄉村里走了。 他們放棄了鄉村。 還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創作者有錢了。 他們以為一頓早飯六七百是正常的,他們覺得一個外賣員一天送三十單外賣很辛苦了。 他們認為大學生,二十幾歲,手里咋也能有個幾十萬了吧。 那么請問,這樣的創作者給出來的作品,讓誰去找代入感? 說句難聽的。 十幾年前的《馬大帥》,都比現在所謂的創業故事要來的真實好看。 而在藍星,繁星獎把《樹先生》作為一部優秀作品。 同時給出的評價是:“我們當然需要仰望星空,但在仰望星空之后,也不要忘了看看腳下的大地?!? 文藝創作者,應該是給大眾創作的。 而有很多大眾,是樹先生里面描述的那些畫面。 普通的觀眾可能想不到那么多。 他們就是覺得這片子看完之后壓抑,還覺得有點內涵。 跟看了一本鄉土文學似的。 這么說吧,一部《樹先生》所能給人帶來的沖擊,未必就比一本《人生》來的小。 網絡上,此時陷入了沸沸揚揚的討論。 “王寶的演技,絕了!這是什么神仙啊!” “老哥,給你們推薦一部樹先生,特別的輕松詼諧,王寶演的,是個喜劇片?!? “繁星獎給推薦的這些作品,各有特色,不說其他的,光樹先生這一個電影,王寶的演技,就夠!” “絕對值得一個影帝。” 樹先生的口碑和熱度開始發酵了,而繁星獎的風評,也穩住了。 因為這一次選的這幾部片子,確實很好。 而王寶,成了繁星獎第0屆影帝。 無冕之王。 其實有的時候,沒有得獎,可能比得獎還要重要。 而對于很多娛樂圈的人來說,看著《樹先生》,他們卻陷入了沉思。 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創作的時候,只顧著看繁華都市和燦爛星空了? 自己有沒有去農村里觀察過? 是否農村也有值得寫的故事? 這就是林厚樸所說的繁星獎的引導性。 一個國家,永遠都需要根植于這片土地的文藝創作,而不是遠離人民生活的創作。 “哎,你說他都停工一年了,這剛出來,就又給我們上了一課。”有的文藝創作者嘆了口氣。 “方澈,還得是方澈啊。” …… 這會兒,網絡上挺熱鬧,但是方澈卻很苦惱。 因為這兩天手機快被打炸了。 大家看到方澈再次出現在大屏幕上,一下子就嗨了! “澈哥,你是要復出了嗎?” “小澈,什么時候復出?” 現在,方澈就在接一個來自中心電視臺的許復利的電話。 “小澈,我看到你都給繁星臺做宣傳了,是不是準備復出了?” “我這里有個事情,只能你來幫忙了?!? 方澈苦著一張臉:“許老師,我那只是錄一個視頻呀,我還是想休息一下。” “澈!你聽我說完,事情很大?!? 方澈一怔:“有多大?” 許復利唉聲嘆氣:“今年是什么年份你也知道,我們電視臺兩年前就開始準備一部歷史正劇,準備國慶的時候上線。” “請的專門研究歷史的人寫的劇本,請的李立成當總導演。” 方澈點點頭:“這事我知道。汪倦和謝紋柯不都去幫忙了嗎?” 那是半年以前了。 這部描述一百年前歷史的正劇準備正式開機。 但是中心臺又想搞波大的,因為以往的歷史正劇,年輕人都不愛看。 所以他們找了新生代的編劇,參與劇本的潤色。 因為這種年代劇,大綱是不能改的。 好比,歷史書里寫了這個人今天坐火車去了京城,那這種正劇里面得這么寫,但是你可以寫他在坐火車的路上吃了什么喝了什么遇到了什么人。 這就是所謂的劇本潤色。 同樣的道理,為了創作出不枯燥的歷史正劇,中心電視臺以李立成為總導演,謝紋柯、李秋等年輕的導演為副導演,開始了拍攝。 “這有什么問題嗎?”方澈問道。 對面的許復利嘆了口氣:“太有問題了!李立成壓不住那些副導演啊!” “有的時候一個鏡頭,幾個導演能吵一天,誰也不服誰?!? 方澈一翻白眼:“不能吧,李導的地位在那,誰敢懟他?” 體制內的大導,幾乎所有官方的晚會他都主持過,之所以在娛樂圈的作品不多,是因為他只拍正劇。 這種人,誰敢懟他。 “謝紋柯!”對面的許復利斬釘截鐵地說道。 方澈:“???” 老謝長本事了? “還有李秋、林羨,這些新生代的,哪一個都敢。” 方澈心說現在年輕人這么剛嗎? 許復利苦哈哈地說道:“小澈,你得明白,現在的目的是要把這部劇拍好,不是要讓這些人奉承著李立成把作品拍完?!? “現在來的這一批人,都是人精,說好話誰都會,絕對能把李立成哄著把這作品拍完,但作品怎么樣,誰能打包票?” 方澈撓了撓頭,他大概能想象那是個什么場面了。 “您的意思是,讓我幫什么忙呢?” 對面的許復利嘆了口氣:“小澈,這個作品確實是需要你啊,你來了,我覺得這些什么新生代的導演,才能壓得住啊!” 方澈看了看小趙懷里的方糖,還是有點不愿動。 “許老師,像這種作品,這種大事情,你們不可能沒有備案的對吧,畢竟兩年前就開始準備了?!? 許復利呵了一下:“那確實,有一套完整的備案,那就是請另外一個導演也同時拍著另外一部戲呢,同樣的題材,不同的故事?!? 這就對了,這種大歷史正劇,不可能沒有備案。 但是許復利接下來的話,讓方澈有點沒法拒絕了。 “但是另外一部戲,是按照以往的老路子拍的,李立成這一部,是第一次嘗試讓年輕的創作者接觸歷史正劇,我們以為,這是一種進步。雖然遇到的麻煩,是我們始料未及的。” 而后許復利再次鄭重地說道:“現在,你來了,可能這件事情就能推下去了。” “如果你都不來,那就只能作罷,誰也不知道,這群人最后會拍出來什么?!? “可能以后,年輕的導演們,再也沒機會去碰這么重要的歷史劇。” 方澈吸了口氣。 “我知道了許老師,半個小時,我給您回復好不好?” “就算要去,我也得先把家里的事情安排一下啊?!? 對面的許復利大喜:“好!” 掛掉電話,許復利走出辦公室,看了看不遠處的一個會議室。 里面傳來一陣陣的聲音。 “李導,我是敬重您的,但是您不覺得這個鏡頭,特別干癟嗎?” “還有主角的這個臺詞,太嚴肅了,太不生活了!” “那你說怎么拍?” “這劇本,改了幾十遍了,怎么整?” 而在那會議室的門口,寫著六個字“覺醒時代會議室。” “哎?!痹S復利嘆了口氣。 “方澈你快來吧?!? ps:樹先生我是真的沒有忘,為什么不讓這部電影拿國外的獎,已經解釋了。目前這種處理我覺得還算合適,一個來自于華夏的,新的獎項。 應該沒有辜負了樹先生。 此外,那個作品確實是《覺醒nian代》,但是我怕出問題,所以替換成了覺醒時代了,至于為什么是這部作品,會給大家一個解釋的。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