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秦軍兵力有限,疆域一但無限的變大,秦軍就得分派駐守到世界各地。 屆時,秦軍人數,對一些地區及外族來說,就不再構成有力的威脅了,如此一來,大秦能統治一年,三年,十年,但是二十年呢?五十年呢? 所以,以其分分合合,倒不如強有力的穩固現有的疆土。 之前也說過,華夏族是炎黃血脈,而炎黃子孫在古代可是非常光榮的稱呼,很多少數民族中的強者都爭先恐后地和炎黃二帝扯上關系,誰要是跑去少數民族說他們不是炎黃子孫,他們絕對會抄家伙不間斷地把你打得連你媽都不認識。 上千年來,炎黃之后的觀念早就是超越族群的文化觀念,因此不論南方的百越,還是匈奴、東胡等游牧民族,包括馬其頓、安息等西域諸國,他們原本就是以炎黃子孫自居。 大秦四夷皆以炎黃子孫自居,加上大秦帝國疆域的獨特性,有著地理上的天然屏障。東南兩面臨海,北面是冰雪極寒之地,西面是沙漠,西南是喜馬拉雅山脈,所以如此地理格局,也注定了大秦不會像歐洲那樣,越打越小,難以統一。 華夏疆土,有著這些地理上的天然屏障,外族難以攻入,當內部意識統一,這也造就了華夏疆域分分合合之下,必然可以一統。 也就是基于這樣的一個基礎上,大秦在疆域上實現大一統,思想人心上實現大一統,民族意識上實現大一統。那么,大秦帝國,或者說華夏族要延續千年萬世則一點也不為過。 而一但大秦總想著去統治其它地區,反而可能是自尋煩惱。 大秦,一但包含著非洲人,歐洲人,膚色不同,你要讓他們以炎黃子孫自居,要讓他們沒有反心,純粹做夢。 當膚色不同,民族意識無法達到統一,大秦遲早分崩離析。 既然如此,塌塌實實的經營華夏疆域,讓同膚色的人思想意識大融和、大團結,融為一體,共筑華夏,讓華夏民族永遠立于這個世間,如此方為大秦乃至整個華夏民族的長遠之計。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