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實,元朝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忽必烈和成吉思汗都打到了歐洲,但是打的地方太多太遠,統治不過來,不可能一直占領。所以,元朝不斷武力征服不同的地方,最終還是選擇占領華夏疆域來長期統治,其原因就是華夏這塊疆域在地理上有著獨特的屏障,可以實現長久統治。 對于贏丹來說,為什么說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的歷史沒有斷開,這是有原因的。贏丹雖然沒有說明大夏國和孔雀王朝的軍事強弱,但是卻明確的反對了急于追求開疆擴土的行為,同時諫道:“開疆容易,守土難。待西域統一,大秦疆域,東之極為東海,南之極為南海,北之極為冰寒之地,西之極為沙漠,大秦四方,皆屏障。若再往外開疆,則非炎黃。” “大秦一但族類繁雜,大秦就不再是指華夏民族之大秦。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最終,大秦必亂,不可久也!” “是故,坐擁華夏之地,一統炎黃子孫,富國強民,如此大秦方能千秋萬代。因為只要華夏民族尚存這個世間,大秦就永遠存于這個世間。”贏丹把心中的看法通通講了出來。 這番話,讓大帳里的眾人都陷入了沉思當中。 殿中,一時寂靜。 因為贏丹的這番話,是大家從來都未曾去想過,去思考過的一個話題。 經過一番細細揣摩之后,大家紛紛都不約而同的露出了恍然醒悟之色。 是啊,大秦現在一統了匈奴、東胡、埃及、印度,百越,甚至可以去一統整個天下,原因是大家皆以炎黃子孫自居。 而若想著去一統中亞,一統更遙遠的世界,那里的人,不僅族類不同,膚色、信仰皆有不同,屆時就算大秦一統了這個天下,可是這天下,又有誰會以秦人自居? 更重要的是,大秦一但將不同膚色之族類包含在內,那么大秦就不再是代表華夏,大秦它只會淪為一個帝國的名稱。 一個無法統一思想,無法統一民族意識,沒有認同感的帝國,遲早會分崩離析。 到那時,秦必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