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打電話發微信都行,不用親自來。” “對對對,打電話發微信,記住了記住了……”馮曉剛喜上眉梢,哪兒還有憤怒,哪兒還有生氣。 一張臉笑得,宛如一朵燦爛的菊花。 沒過幾天,突然有關《唐山大地震》電影的新聞出來了。 報道的是在燕京七天點映,當地媒體卻只字不提影片的事。 “據說馮曉剛得罪了燕京的媒體,才導致沒有任何媒體寫影評報道。當然,也可能是影片的質量太爛,讓人無力吐槽。從之前的報道來看,都在大夸鐘良的演技多么多的令人驚艷,但是燕京的媒體一點沒有提,是不是說明鐘良的演技,其實都是吹出來的?” 媒體就是喜歡,把兩個無關的事,用某種看似合理的邏輯聯系在一起。 偏偏有人吃這一套,網絡上也開始有人在質疑鐘良的演技,是不是吹過了。這些人里面,黑粉是肯定少不了的,更多的還有所謂的理中客。 剛開始只是小范圍在爭論,隨著關注的人變得越來越多,范圍開始擴大,然后逐漸到了全網。 “那些吹鐘良演技好的人,我是完全不知道怎么想的,他拍了四部電影,沒有一部上映的,是怎么看出他演技好的?” “這些都是導演還有其他演員說的,又不是我們粉絲自己擱那兒吹。” “導演演員說的你們就信啊?他們還說吳前的演技好呢,現在呢?他人沒了。” “兩者有可比性么?鐘良的演技是有目共睹的,新白娘子傳奇就是最好的證明。” “那是電視劇,現在他拍的是電影,而且電視劇是好多年以前的事了,說不定他現在的演技早就退步。” “我是不相信,點映七天,一個新聞也沒有,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電影爛到爆炸,演員演技爛到爆炸。” “……” 網友們一直在圍繞鐘良的演技好壞在爭論。 猛一看,還以為是為了電影在制造話題。 實際上鐘良自己都很懵,這不是電影點映出了問題么,怎么吵著吵著最后還是吵到他的身上來了。 不過也沒什么,網友熱議,說明他有熱議的價值。 要是哪天不熱議了,才說明他涼了。 然而,除了這些網友,許多自媒體也加入進來。 有吹的,也有抨擊的。 某些影評大V甚至放話,不看好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并且從各個方面分析了一大堆。 回過頭來一看,這些影評大V說的話一個都站不住腳,但是偏偏就有很多人追捧。 在如何恰流量方面,這些人早就摸到了門路。 就這樣,在巨大的爭議聲中。 鐘良人生中第一部電影上映了。 3月12日,《唐山大地震》全球首映。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