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呵呵!就林桃剛才的笑臉,跟平日理賬點銀子的時候,如出一轍。 看來,閑了幾個月的林桃,眼下是坐不住了。 “文叔,別坐著了!讓人去市場上看看,把那些賣給牲口吃的玉米啥的,都給買回來。還有還有!大米什么的,咱家就不囤了。這種東西,回頭還是白撿更好。” “白撿?”大米還能白撿的? …… 于是,接下來的日子里,張大海一天不知道出門多少次,往返于市場和自家兩地。 文叔呢,使著張寶山等人,搜遍了省城的市場,不干別的,就是買米玉。 別人家,成袋成袋的大米,往家搬。 老張家,成車成車的玉米,往家抬。 最后,甚至還把當池塘的涼亭,都改造成了囤玉米的倉庫。 這一番操作,把家里人都看傻眼了。 余氏背一個,抱一個的攔著張寶山問:“老太太這是咋了?大米吃膩了?開始憶苦思甜了?” “大侄女,這事,我也不知道!不過,這玉米挺便宜!現在省城里,大米老貴了,好多人家,省不得給牲口吃玉米了。把錢省了,囤大米。咱這個時候買,倒是挺劃算!” 余氏有種對牛彈琴,超無語的感受。 她問的是便不便宜的問題嗎? 哎! “寶山叔,這兩天大胖沒給你們好好做飯嗎?” 張寶山直撓頭,連連擺手:“可別冤枉了大胖!每天四頓,兩頓干的,兩頓稀的,肉蛋蔬菜,一樣不少!” “既然吃得也不差,你說你咋沒長呢?” 張寶山把胸脯拍得咚咚響。 “你這是看走眼了吧!你瞧我這肚子,都凸出來了!還說我沒長!” 余氏長嘆,背著娃上別處去了。 張寶山挑起挑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老人們常說一孕傻三年,這話真是一點不假。 挑起地上的挑子,張寶山繼續忙活去了。 …… 兩個月后。 省城的糧鋪已經無糧可賣。 七家鋪子,關了六家。 剩下那家,那學是成了了精的。 之前一直閉門不開。等到六家被買光了,掛牌直接五十兩一斗。 別看他一天賣不出一斗,那糧鋪的掌柜,可不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