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西棲把邊關設在山刀子城,并且重兵把守。 但凡進入三刀子城的,都需要細細查過等級腰牌,才會放行。 春季時,她還來過剛剛復蘇的山刀子城。 那會兒,可沒有這么多的兵。 馬車來到城門前,幾人挨個遞上腰牌。 經細細查看后,才得以入城。 城門邊上,貼著一張畫像。 經過時,婦人和牽馬車的男子,都側頭多看了幾眼。 如今的山刀子,沒了以前的繁榮。 南北大街兩旁的鋪子,只有零星幾家,開門做買賣。 以前熱鬧非凡的匯酒居和匯茗居,大門緊閉,朽壞的招牌,在風中搖晃不停。 馬車來到官鹽鋪子。 伙計只瞧了一眼,就熱情的跑出來。 “老夫人來了?快快,里邊請!我家掌柜的一早還說,喜鵲在門前叫了兩天了,是有啥喜事!合著,這鳥兒是瞅著老夫人來了。” 婦人沒吭聲,從懷里拿出拇指大小的金子,遞給那伙計。 “夫人先喝盞茶,我這就叫人給您備貨去。” 上次來的時候,她也使的是金子。 那會兒可把這伙計,和掌柜的看傻了眼。 山刀子城里,使得最多的是銅板子。 繁華時,有錢人家,也只使銀子。 使金子的,還是頭一回。 要知道,百兩銀子,才兌一兩金子。 這鋪子也沒銀子找零。 于是,她只能買鹽,買糖,買糯米,足足裝了一車,才免去找零的麻煩事。 很快,馬車就裝滿了一筐一筐的貨物。 六個大男人,在馬車邊上,仔細檢查著一筐筐的貨物,清點好了,才自己抬上車去。 婦人囑咐一聲:“這回紅糖給我多裝兩筐。” “好嘍!老夫人請放心!”伙計答應得爽快。 接連又抬了兩支筐子,去馬車邊。 這樣一車,夠村里人,使上一季。 馬車離開時,那伙計探出頭來瞧了又瞧,和他身邊一個小廝咬著耳朵。 沖馬車這邊指了又指,那小廝點頭,轉身跑進鋪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