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二 被攔在城門口-《釋怨——謀而后行》
第(1/3)頁
朱震庭與司馬長明在徐直匯合,遭到隆安城郊守城三軍的圍剿。歷時將近一年的時間,十四萬大軍沒有退勢,也未能向隆安城再推進一步。
四月末,在司馬琛調了司馬琰的冀北軍加入戰斗之后,兵力立時起了變化,由持平轉為明優勢的大慶朝庭兵衛,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將朱震庭與司馬長明打出了徐直。丟了徐直,司馬長明自知今生再無生的可能,在朱震庭逃離時,自我了斷了性命。
帶著五萬殘兵,朱震庭仍舊決定退回高陽和平獻這兩個讓他重新起復的地方。
但司馬琰的冀北軍除了打仗時勇猛過人,軍中還有能人,追擊人更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朱震庭且戰且退,一路上又損失了三萬余兵馬。辛辛苦苦地折騰了一年余,他前所未有的積攢了十二萬兵馬,一朝之間,又被打回只有一萬余殘兵的原形。
等他帶兵退至平獻時,卻發現平獻的城門緊閉,任他怎么叫門都不開門。朱震庭知道是司馬長水從中搗鬼,很是后悔當初沒有將司馬琛這兩個沒有什么用的兒子給宰了。
雖然明知平獻城內沒有什么兵力,但進不了城門的朱震庭卻不敢強行攻打,因為司馬琰的冀北軍就跟在他的身后。無奈之下,他只得又采用了朱富的建議,趁著南涼國還在交戰之時,襄助婁世東奪回且未城也行;幫著呂雄逸從背后偷襲婁世東也行……總之,借一方之勢,暫時在南涼國尋一塊可居之地。
他們當初偷襲平獻是集散成整,如今離開平獻去往南涼國,仍需穿過靖南的一個州城。要想直接打過去是不可能的,只得趁著司馬琰的冀北軍還未追上之時,化整為零。如同當初來時一樣,沿滄洲和益州的邊界悄悄過去,反正他們也己對道路熟知了。
卻沒想到司馬琰已經傳信通知了承頤,讓他防著朱震庭往靖南與武垣一帶分散逃竄。趙家兄弟再度聯手,布下了天羅地網,只等朱震庭往里磚。
……
與此同時,隆安城的西門,一輛不起眼的青油小馬車駛向了城門處,想要直沖入城門,卻被守城門的兵衛攔了下來。因為叛軍被打退,前段時間進出隆安城必需嚴加盤查的局面,慢慢松了一些,但對于沒有路引的人,仍然查得比較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