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八 終究臨陣脫逃-《釋怨——謀而后行》
第(2/3)頁
杜永靖還沒有從司馬長青謀逆的事當(dāng)中回過神來,盧慎梓白日里剛得了皇帝的囑托,拿出了傳位詔書。在他的一力主持下,承頤以皇太子的身份為先皇辦國喪之事。
承頤沒能回北武去參加姜筱璕的及笄禮,比承頤還要晚一步得到消息的趙卓恒自然也沒有離開隆安城。司馬琛薨逝的消息傳出,趙卓恒忙命人給趙昊彥傳信,承頤也派人給司馬琰傳了信。
司馬琰在接到承頤的傳信之后,將冀北的軍事交給副手,自己最為信任的好友兼同僚,三品的參將武同慶。隨身帶了五百余暗衛(wèi)先行趕回了隆安城,又讓月隱玄另帶一萬余精衛(wèi)緊隨其后,趕到隆安城郊,以備意外之事發(fā)生。
先皇新喪,新皇尚未繼位,盧慎梓見到司馬琰突然回到隆安城,甚為忌憚,擔(dān)心他趁機爭奪皇權(quán),想要以無詔回隆安城之名治罪于司馬琰。不想承頤卻說是他以皇太子身份請七皇叔回來協(xié)助治理國事,這使得盧慎梓想在新皇繼位一事上,獨攬大權(quán)的想法落空。
司馬琰回到隆安城后,不僅在政事上給予了承頤極大的支持和幫助。同時,他還給承頤帶來了一個手飾匣和一條消息。
承頤拜托琰王妃姜怡萱幫著送給姜筱璕的那套羊脂白玉的釵冠,在小姑娘及笄禮的當(dāng)日,成功地戴在了小姑娘的頭上。但在小姑娘及笄禮的次日,裝著簪、釵、冠的匣子就被姜弘敏捧著送還給了姜怡萱。
姜筱璕帶著末蘭走了,去哪里沒說,也沒人知道。
唯一知道的是,她留書說姜、趙兩家如今已經(jīng)基本恢復(fù)了有元氣,姜家有財,趙家有兵,她也可以功成身退了。今后,無論趙家要不要與司馬家開戰(zhàn),她管不著,也沒能力阻止。她只希望趙家要打的時候,多為黎民百姓考慮。
至于她的親事,她并不知道戴上這些釵冠的意思,有可能是代表答應(yīng)一門親事。她也還沒有做好嫁人的準備,甚至是沒有嫁人的打算。世界很大,她想到處走走看看……
接到了匣子的承頤當(dāng)然也從司馬琰的嘴里聽說了當(dāng)日及笄禮上,出現(xiàn)了三支釵子的事。看著匣子里靜靜地躺著三件飾物,想象著小姑娘身著女裝,戴上這些釵冠時的模樣……承頤小心地收好匣子。
看著一言不發(fā)的承頤,司馬琰安慰他道:“趙家、姜家都派人去尋了,皇叔也先一步請了成揚王派人去尋,想來不久之后便會有消息。如今重要的是先穩(wěn)定大慶朝的朝局,至于趙昊彥那邊,待你登上皇位后,我會親自去跟他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