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手筆-《森工記憶》
第(2/3)頁
山間那一片郁郁蔥蔥的林子,是原四工段植樹造林的成果,現在尚是半大的林子,但即將被鏟平,成為露天礦基地。
峽谷里有一處難得的平地,是一個村寨,只有九戶人家,也叫九家寨。家家戶戶房屋用石片砌筑,以牧牛羊采野菌和挖藥材為生,自古以來就這樣存在,每到夏季鮮花盛開,青稞搖曳,牛羊點點,很有獨立遺世的原始味道。
但九家寨原址將會變成林立的廠房,九家寨的人將全部移民到兩河口鎮。雖然補償挺不錯,但有好幾戶不愿意搬遷。古錦縣進行了強行拆遷。拆遷那天,來了很多警察和工人,黑壓壓地一群,將哭天搶地的老百姓強行架上了警車,送出了大爐溝。此去,他們再難回到祖祖輩輩休養生息的大爐溝,整條溝都將成為銅礦的地盤,設了大門,不允許任何生人進來。
大爐溝蜿蜒盤繞著一條小溪,一年四季水量充沛,路上景色綺麗,但很快,它將成為選礦洗礦的水源。
可惜吧。韋瑋說,我走過很多地方,像大爐溝這么安靜和干凈的還很少。
有舍才有得。我說,感謝大自然給我們提供了這么豐厚的禮物!
想起歷史上,大爐溝那一陣又一陣的采礦風潮,終于在艱難和低效益中被淘汰而平息下來,無數采礦工人獻出了生命。如今,那是機械化集群作業,智慧化管理,兩河口電站充沛電力的供應,一切都剛剛好,沒有理由失敗。
可喜的是,在大宗貨物普遍跌價的時期,銅價仍然堅挺,市場的稀缺性,決定了價格,這極大地鼓舞了我。
但是,市場就是市場,完全可能瞬息萬變,那么,工程進度還需要加快,我們一定要抓住大環境的大建設大變革時期帶來的紅利。
我和宏森公司的工人們一起吃住在工地,整條峽谷里,經常是燈火通明,機械轟鳴著,群山都在瑟瑟發抖,漫天塵土何所懼,那是人定勝天的誓言,是改天換地的決心。我從沒有這么激動過。
創造歷史的是人民,也是機器,更是信心、決心和野心。
陳總、陳哥、陳老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