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然而,應該說,如果司馬尚之他們現在就把王貞英除掉,在輿論上也不會占到太大的便宜。 人嘛,總歸還是要遵循一個論跡不論心,就算是人人都看出王謐早有不臣之心,可他畢竟不是還沒那么干嗎? 再說,在他的統領下,北府兵連戰連捷攻城獵地這些可都是實打實的功績。 老實說,以王謐的戰績,現在,只要他不在建康城內大開殺戒,只要他想做皇帝,朝堂之上都不會掀起太大的波瀾。 畢竟,舉目四望,還有誰比他更有資格來做這個皇帝? 現在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大晉能夠統領那么多的地盤,半壁江山都是王謐一仗一仗打下來的。 是實打實的戰功,有了這樣的功績打底,就算是行廢立之事,也是應該的。 只要王謐不搞劉裕那一套,在大臣當中的口碑就不會崩,如若這般,司馬兄弟現在這么著急跳出來,理虧的可不就是他們? 如果只是進兵都城,還可以有托詞,驅逐奸臣之類的,現在他們對外就是喊的這樣的口號。 可若是他們把王貞英殺了,甚至把司馬德宗也干掉的話,他們自己的那套說辭可就被戳破了。 太后娘娘有什么錯呢? 小皇帝又有什么錯呢? 但是,沒有錯就可以留在那里,一動不動了嗎? 王貞英暫且不說,司馬德宗怎么處置? 就算是王謐今天要登基,他都不一定會向小皇帝痛下殺手,根本沒有那個必要,廢掉就可以了,安置在一邊,管吃管喝。 這種事,以前司馬家的人也是做過的,再往前,曹家的人也是做過的,大家的業務都很熟練,輕車熟路。 但是,別人可以這樣做,司馬尚之卻絕對不能。 如果留著司馬德宗,那這個皇位就不可能落到他們兄弟手里,要知道,一般來講,自家的人起兵反抗,那都是為了驅逐奸臣,而小皇帝是沒有錯的,自然要保留,作為大晉的忠臣,宗室子弟的肱骨,當然要全力擁護現任皇帝了。 就算他只是個不會說話的小娃娃,那也一樣。 因為皇位就是這樣一個職位,一旦接受了冊封,正式登基,只要血統上沒有毛病,那滿朝文武就只能承認。 小皇帝只是一個招牌,朝政上面的事,全都可以委托給大臣們,只要大臣們通力合作,即便小皇帝在短時間內根本管不了事,帝國的運轉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如果司馬道子還活著的話,他也是可以這樣行事的,皇位還可以讓你司馬曜的兒子來坐,而我司馬道子就負責具體的事務。 全權把握朝政,身位站的可正了,大臣們就算是對我有意見,也不敢說出口。 然而,這樣的事情,司馬道子做的,司馬尚之卻做不得。 別的不說,司馬道子是司馬曜的親弟弟,司馬曜故去,在他沒有正式定接班人的前提下,作為已經接近成年的司馬道子,是極有可能直接做皇帝的。 兇死而弟繼的故事,以前又不是沒有,從皇位的繼承原則上來講,也完全說得過去。 是符合禮法的方式。 可誰也不會把皇位直接傳給堂兄弟,堂兄弟實在是太多了,到時候,因為到底誰有資格就可以打一仗。 所以,司馬尚之要想做皇帝,就只能除掉司馬德宗,或許有人會說,他們也可以向司馬道子學習,直接掌握朝廷的權力就可以了。 干什么要管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小娃娃呢? 就讓他在那里繼續當吉祥物,不可以嗎? 如果兄弟兩個愿意,當然是可以的,群臣也會支持他們,那就又是另外一個局面了。 然而,司馬家族的人一向不具備耐心,可能是他們的老祖宗司馬懿把家族的耐心,容忍全都用盡了。 到了他的后代,即便是自家人,小娃娃也不愿意暫時留下,這個皇位,要么就是自己的。 要么就根本不會爭搶。 但殺掉司馬德宗,反而會給盤踞在外的北府兵以匡扶正義的理由,你可以鏟除奸臣,別人就不可以反過來鏟除你嗎? 如果你除掉了司馬德宗,那你可就是奸臣本尊了! 到時候,你還想登位? 還想安安分分的當皇帝? 門都沒有!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