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261章 寬嚴皆誤-《漢道天下》


    第(2/3)頁

    劉協瞅了他一眼,哈哈一笑,點頭同意了。

    周不疑轉身,拿起一張簽紙,貼住了作者的名字,然后才將文章遞了過來。

    劉協掃了文章一眼,便覺得字跡有些眼熟,應該是一個熟人。他也沒多想,隨即讀起了文章。

    文章的名字很直白——《寬嚴皆誤論》,內容也很實在,雖然時間跨度極廣,從戰國說到當下,立論卻非常樸實,緊緊圍繞文章標題。

    文章論述了有史記載以來的政策得失,最后得出一個結論,施政當寬嚴相濟,綜合考慮不同人群的利益,既要保證公平,也不能罔顧效率。如果一味偏頗,哪怕初心是好的,最后也很難落到實處,更別說取得理想的結果。

    文章說理透徹,但最精采的卻不是說理,而是舉證。

    這篇文章用近一半的篇幅介紹了一個社會調查,針對經濟情況,將數千戶分成三類,衣食無憂的富戶,滿足溫飽的中等家庭,以及溫飽得不到保證的貧民,分析了他們的人才培養的動力、成果。

    最終的結論是,溫飽得不到保證的貧民情況最差。

    在生存還是問題的情況下,很少有人能夠擠出原本就不多的口糧去供養子弟讀書,子弟不能讀書,就無法得到更好的機會,別說做官,就連進工坊做工都做不了收入更高的技術工種。

    但是他們想改善生活的動力很強,只要給他們一點機會,他們就能付出全部的努力。

    對這樣的家庭來說,少量投入,就能產生極大的收益,應該成為重點扶助的對象。

    溫飽能夠滿足的家庭最理想,不僅有一定的基礎,而且有足夠的動力,不需要額外的投入,只要朝廷有合適的政策,提供足夠的上升空間,他們就會付出足夠的熱情和努力。

    衣食無憂的富戶最難出人才。

    雖然條件最好,但動力卻最弱。因為衣食無憂,有的人更是不愁仕途,讀不讀書,讀得好不好,都不重要。除非有更高的信念,并且有極強的自律,否則在他們身上投入多少資源都是浪費。

    因此,朝廷應該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前兩類家族,適當壓制條件最好的家族,才能取得最大的收益。

    適當壓制條件最好的家族,并不是為了打壓而打壓,而是給他們一定壓力,才能促進他們修身養心,進而成才。

    這也應了孟子那句名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一點壓力也沒有的人,是很難成才的,大概率會成為紈绔或者敗家子。

    因為有具體的數據支持,這個原本是老生常談的結論也變得豐滿起來,讓人很難不信服,也很難反對。

    畢竟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家族花了大量錢糧,最后卻養出一堆廢物。

    寄希望于人的自律,等于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圣人,未免太理想化。除了那些滿腦子只有圣賢、經典,不知人間疾苦的儒生,沒有人會相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