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十二月底的時候,呂青嵐和陳子寒一起制定了下一年度發展計劃。 2003年很快就要來到,2002年的時候,他們名下的企業取得了非常驕人的成績,2003年他們期望有更快的發展速度,有更好的成績。 陳子寒所列的計劃主要是醫療方面的。 他計劃收購多家醫藥企業,并成立多家大型私人醫院及專業檢測及體驗機構。 后來的迪安診斷、美年健康等專業機構的發展非常不錯,作為醫學從業者,他要在這方面有更多的發展。 醫藥生產及經銷企業,規模也要更加提上去。 寧躍真表現不錯,各方面都讓陳子寒滿意,因此陳子寒還是愿意給她更多的機會,讓她去負責這方面的事情。 陳子寒的提議,呂青嵐一個字都沒反對。 陳子寒在無線通訊及互聯網方面的建議,呂青嵐也是完全采納。 在討論年度計劃的時候,呂青嵐提了個建議。 她覺得,應該成立一個將所有家業都包括進去的大型集團公司了,并準備上市。 這個大營企業集團,應該引入一部分國資,打上國字號標簽,但實際控制權要把握在自己手里。 她建議,由她來當實際負責人,讓陳子寒當最大股東。 或者,讓陳子寒來當實際負責人,她當大股東。 “反正,以后我還是要依仗你,無論是成大事還是當母親。”呂青嵐說這話時候滿含挑逗性意思的眼神,讓陳子寒心里打了個哆嗦。 他只能當成沒聽見,轉移了話題。 呂青嵐的想法,其實已經很清楚了。 她想通過產業的成功,獲取仕途的捷徑。 她準備名下弄兩家大營企業,一家全國資背景,一家是小部分國資,但還是自己人控股。 大型國企的級別很高,如果當上了掌門人,那可能就是高官了。 這比通過其他途徑升遷快多了。 政治經濟都要有雄厚的基礎,這一點任何時候都可以立于不敗之地——除非呂家倒霉了。 而且,呂青嵐不只把眼光放在國內,在和李芙貞合作的時候,就已經把眼光放到國外了。 她的計劃中,對東南亞的投資也很多,并計成為像三陽財團一樣的財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