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 寶王的來歷-《摸寶天師》
第(1/3)頁
傳國玉璽的亮相的這一刻,現場的觀眾們無不是起身張望,一個個呈現出目瞪口呆的表情。
全世界公認的華夏第一寶王居然出現在日島?
主持人崧騰開口介紹這件藏品的來歷:“各位,這件藏品的本身就無需我多說了吧?來自華夏的傳國玉璽,方圓四寸、上扭交五龍,正面刻有丞相李斯所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的篆體字,向來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的信物!在此之后,華夏的每一位皇帝都以繼承此玉璽為天命,在華夏也流傳著一句話,沒有玉璽傳承的皇帝,那就是白板皇帝!”
“這只玉璽也是我們的唐使尚聰先生從華夏帶回到日島來的,但它卻是最近才被尚聰先生的子孫拿出來展示,因為其本身的特殊性、也因為歷史上也沒有相關的參照物,所以我們日島的學者專家,并沒有及時鑒別出它的真身,今天我們就請華夏的第一宗師、和日島的著名宗師共同來鑒別這件特殊的寶貝!”
“留給兩位師傅鑒別的時間沒有上線,我們需要你們鑒別出玉璽的屬性、來歷、和具體的預估價值,闡述的越詳細越好,越細致越好,裁判組將會根據兩位大師具體的鑒別情況,來判斷誰勝誰負,兩位還有什么疑問嗎?如果沒有,就準備開始鑒寶吧!”
“等一等!”
沈秋開口打斷崧騰的介紹:“崧騰老師,在我們華夏有個鑒寶的規矩,無論是什么物件,拿上來首先要闡述它的具體來歷,剛才崧騰老師只是含糊其辭的說它是唐使從華夏帶回來的,我希望得到更加詳細的解釋!”
沈秋的聲音響亮震耳,響徹在現場每一個人的耳畔:“傳國玉璽是華夏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下令筑造的玉璽,又稱為天子璽,所筑造的材料正是當年赫赫有名的和氏璧,秦始皇打造此玉璽的目的就是希望這個皇權的象征能夠世世代代在華夏的子孫手上傳下去,永保江山?!?
“傳國玉璽在華夏的史冊上,一直傳到了后唐時期,在公元939年,后唐的皇帝李從科懷抱傳國玉璽,登上了玄武樓自焚而死,至此傳國玉璽就此失蹤,準確來說,應該是會在了李從科的手上,那么問題來了,日島的這件傳國玉璽是從何而來,為什么在華夏被火燒失蹤的傳國玉璽會出現在這個會場上?”
“又是為什么會傳到唐使尚聰的手上?我剛才查閱了相關的資料,尚聰所身處的年代是在公元872年,距離傳國玉璽失蹤遭了七十一年,也就是說,華夏歷史記載中的玉璽還沒失蹤,而唐使尚聰就已經得到了傳國玉璽,并且把它帶到了日島本土?”
“我作為一個華夏人,作為一個燕京的鑒寶師傅,我覺得節目組有義務跟我解釋清楚這件藏品的具體來歷?否則我不會冒然去鑒別這件傳國玉璽,那就是華夏人的不尊重和侮辱!”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