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是這一次,謝城軒覺得又有點不一樣。 因為這一次,在進軍的途中,謝城軒所看到的場景,讓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看到數萬百姓流離失所,他們為了生存,為了躲避戰爭,他們拖家帶口,拿著自己僅有的一點點口糧,一點點積蓄,逃亡在路上。 一路上哀鴻遍野,餓死的人不計其數,餓死的白骨無人埋葬,暴露在野外,成為了野獸的食物,最后留下了干枯的白骨,證明了他在這個苦難人間存在過的痕跡。 而活著的人,他們將要逃到哪里,哪里是他們新的家園,他們不知道。 他們心里沒有目標,沒有目的地,也沒有離家道路上的指路燈。 他們只知道,為了生存,他們必須離開那個地方,離開那個地方,或許就會有一線生機,但是留在那個地方,或許只能夠等死,或者被征做民夫,或者被迫充軍,反正到最后,都是死路一條,所以,他們不得不離開。 謝城軒心里覺得堵得慌,看到一路都是逃亡的百姓,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是齊國真正的統治者,是齊國真正的掌權人,所以他對這片土地,充滿了愧疚之心。 他是一個統治者,統治這片土地,統治者這塊土地上的子民,所以,對他的子民負責,這是他的責任,他必須擔負起對這片土地的責任,讓這片土地得到平靜與安寧,讓黎明百姓能夠安安寧寧的生活下去,但是顯然,他沒有做到,最終導致了黎民流離失所,百姓不能安居樂業。 他的心里滿滿的愧疚和自責,都怪他無能,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數萬百姓流離失所,四處逃荒。 他暗暗發誓,等這場戰爭結束,等他登基以后,一定會改變這種狀況,一定會還天下一個安寧,一定會讓黎明百姓過上幸福安寧的生活! 很快,謝城軒到達了黎川,黎謝寅和謝城謙的躲藏之地方。 謝城軒到那里之后,才知道敵方號稱擁軍八十萬,而謝城軒只有四十萬大軍,敵方的實力,是他們的一倍。 但是謝城軒所能夠調派的,也只有四十萬兵力罷了。 因為齊國的真正的主力軍,全部都駐扎在邊疆,齊國內部,能夠湊齊 四十萬大軍,已經很不容易了。 敵眾我寡,所以該怎么做,才能夠打贏這場戰爭,打贏這場敵眾我寡的戰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