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狼煙北平》
第(3/3)頁
文三兒沒有冒犯孫二爺的意思,他不過是想罵有錢人,又怕誤傷孫二爺,于是先把孫二爺擇出有錢人的行列,以示同仇敵愾。誰知孫二爺卻不領情,他早把自己劃進有錢人的圈子,最怕人說自己沒錢,文三兒這句不知深淺的話算是撞到槍口上了。
孫二爺皮笑肉不笑地說:“文三兒啊,我還真沒看出來,你小子最近是長行市了,敢跟二爺我逗咳嗽?咱得說道說道,誰沒錢呀?”
“二爺,您誤會了,我不是這意思……”
“那你什么意思呀?我不算有錢人,那不就是沒錢了?就憑你文三兒一個臭拉車的也敢說我沒錢,告訴你,二爺我拔根汗毛就比你腰粗,一天的花銷就頂你一年的,你少跟我這兒裝大尾巴鷹。”
“是是是,二爺,是我說錯了,您有錢,您能沒錢嗎?哪天您一高興連前門樓子都能買下來……”
文三兒真沒有擠對孫二爺的意思,他實在是不會恭維人,話從嘴里一說出來就變了味兒,讓人聽著句句是諷刺,連于掌柜都把文三兒的道歉聽成是挖苦了,他連忙制止道:“文三兒,沒這么說話的,二爺正在氣頭兒上,你就別拱火兒了。”
孫二爺更是火冒三丈,他抬手給了文三兒一個耳光罵道:“×你媽的,我看你是欠抽了,敢拿二爺我開涮,你是什么東西?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個兒。”
文三兒猝不及防挨了一個耳光,感到很冤枉,天地良心,他覺得自己沒說什么,怎么上來就打人呢?文三兒捂住臉喊:“二爺,我招您惹您啦?殺人不過頭點地,沒這么欺負人的吧?”
孫二爺想都沒想,抬手又是一個耳光:“二爺我欺負你了又怎么樣?你他媽是老和尚的木魚兒——天生就是個挨敲的貨。”
于掌柜連忙攔在兩人中間勸架:“得了,得了,都少說兩句,聊得好好的,怎么說打就打起來了?”
文三兒突然想起自己的身份,無論如何,自己也算是和保密局沾點兒邊的人,曾經兩次參加抗日鋤奸行動,要不然保密局的中校長官徐金戈憑什么獎勵自己一輛洋車?這也算是保密局對自己參加抗日的獎賞吧?如此說來自己應該算是保密局的人,既然是保密局的人,他孫二爺怎么敢抬手就打,這不是造反嗎?“同和”車行的伙計們誰不知道文三兒和徐金戈的關系?孫二爺也應該知道,他難道就不考慮一下后果?保密局的人豈能是說打就打的?想到這里,文三兒的膽子突然壯了起來,他用雙手扳住桌沿猛地一使勁,“嘩啦”一聲花梨木八仙桌被掀翻,孫二爺的棋盤棋子、黃銅水煙袋、茶壺茶碗被摔得滿地都是……孫二爺和于掌柜都被文三兒的舉動驚呆了。
文三兒一手叉腰,一手指著孫二爺的鼻子罵道:“姓孫的,你是什么東西,敢打你文爺?我看你是活膩了,你知道文爺我是誰?”
孫二爺沒想到平時人貨軟的文三兒居然長了脾氣,竟敢把桌子掀了,這倒大大地出乎他的意料,這小子是不是又喝酒了,酒借人膽?不像啊,沒聞見酒味兒,那么是誰給他這么大膽子?我倒要瞧瞧了。孫二爺鎮定下來,他似笑非笑地盯著文三兒說:“文三兒啊,我說你長行市了吧?看來還真不假,那你說說,你是誰呀?二爺我眼神兒不好,還真瞧不出來你是哪路神仙。”
文三兒也報以冷笑:“姓孫的,你是狗眼看人低啊,文爺要是報出名號非嚇死你,聽說過國防部保密局嗎?”
“嘿嘿!對不住,咱還真沒聽說過,保密局怎么啦?保密局能把二爺我的蛋咬下來?”孫二爺面不改色地回答。
文三兒一時有些語塞,他本以為報出保密局的名號就能把孫二爺嚇住,誰知孤陋寡聞的孫二爺壓根兒就沒聽說過這個名號,他可能以為保密局和郵電局都是差不多的東西。文三兒有些慌亂,但他必須硬撐到底,好不容易在車行的伙計們中樹立起威信,連一貫和文三兒叫板的那來順最近都老實多了,這次要是讓孫二爺占了上風,他必將威信掃地,以后就沒法在“同和”車行混了。既然孫二爺不知道保密局為何物,那么文三兒就有必要讓他明白一些。
文三兒有意壓低了聲音,把語速調整得稍稍緩慢:“姓孫的,你沒聽說過保密局,總該聽說過老虎凳吧?要是你想嘗嘗滋味,文爺我倒可以成全你。姓孫的,實話告訴你吧,文爺我是保密局的人,不信?不信你去打聽打聽,保密局的中校長官徐金戈是我的頂頭上司,你們這幫孫子給鬼子當順民的時候,文爺我正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抗日殺鬼子除漢奸呢,姓孫的,那時候你在干嗎?噢,想起來了,你在和鬼子犬養平齋、大漢奸陸中庸一塊兒斗蛐蛐兒,如今陸中庸被槍斃了,犬養平齋也被干掉了,就剩下你這個漢奸了,怎么著?姓孫的,是不是跟我走一趟呀?”
混混兒出身的孫二爺連挨揍都不怕,豈能怕嚇唬?他早把文三兒看得透透的,就他那人嫌狗不待見的揍性,還他媽的這個“局”那個“局”的,二爺我先把你那兩片兒嘴“鋦”上再說,孫二爺懶得再跟文三兒斗嘴,他鐵青著臉轉身進了臥室……
于掌柜見孫二爺的臉色不對,便忙不迭地勸文三兒:“文三兒啊,快跟二爺認個錯兒,二爺好歹也是你老板啊,他正在氣頭兒上,打兩下就打兩下,你可千萬別頂嘴……”
“于掌柜,您可說錯了,我又沒賃他的車。文爺我沒老板,咱自己有車,不信您到院兒里,虎坊橋‘西福星’洋車行的上等貨,光現大洋就一百九十五塊,把他姓孫的賣了也不值我這輛車錢,文爺我還沒說要當老板呢,他憑什么……”文三兒梗著脖子正說得起勁兒,卻突然哆嗦了一下,他的話戛然而止,繼而轉身沒命地竄出門去……
只見孫二爺手里攥著把雪亮的匕首,咬牙切齒地沖出臥室向門外追去……
[1]
抗戰勝利后,民眾對國民**接收大員貪污行為的諷刺。所謂“五子登科”是指:房子、條子、票子、車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