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月氏人常年往來于居延澤跟祁連山脈,所以導致其常常要穿越風沙封堵,為了方便行進戈壁沙漠,他們花費了巨大的精力去抓捕培育駱駝,有戰事時可軍用組成駱駝騎兵,無戰事時他們又會把駱駝給予外出的商賈或者駝隊運送物資。” 洪升一口氣說了很多,但唯獨沒說駱駝的數量。 蒙恬眉間微微一皺,隨即問道:“這么看來,駱駝才是月氏國的真正財富,匈奴人死追不放月氏人恐怕也是這個原因。” 蒙恬的話一針見血,直指匈奴人為何不愿折返龍城救援,反而讓大軍繼續追擊月氏人了。 “恐怕匈奴人早就眼紅月氏人色駱駝了,否則也不至于從居延澤一路追到了祁連山。” “果然只有錢色,才能使人眼饞的同時,不知不覺就墮入其中不可自拔,以至于最后滿盤皆輸。” 眾將士不可置否的認同了蒙恬所說,遂又各自發表了看法,最終張良的話倒是讓眾人不由得身省了片刻。 便在這時,各軍偏將帶著各自的軍團人手把匈奴人跑散四處的馬匹皆盡收攏了回來。 看著黑壓壓一片,超過七八萬完好的馬匹,振奮人心四個字寫在李裕跟蒙恬的臉上。 這場大戰勝利之后,可以預見的是,大秦即將擁有一只超過是十萬人的騎兵軍團。 在這冷兵器為主的歷史舞臺上,騎兵的威力就相當于現代開著裝甲車一路馳騁,所向披靡。 而歷史上把騎兵用到極致的人物,可以參考成吉思汗。 曾經的大秦缺少騎兵,其根本原因或許是糧食缺少,但也跟沒有草場畜牧養馬有關。 只有一望無垠的天然草場才能養得了匈奴人余二十萬的騎兵大軍。 而此番匈奴人幾盡折損在祁連山下,他們騎乘的成年馬匹反倒是成全了秦國。 待蒙恬讓那五萬待守合黎山的步卒趕來,一人騎一馬,牽一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