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秦皇歷三十七年秋,大秦太尉李裕親率北伐之師三萬大勝匈奴歸。 為此,始皇嬴政親出咸陽北三十里相迎,可見李裕之功足以震驚海內,名垂青史。 …… 而早在戰況呈報跟請功奏表送到咸陽的同時,匈奴單于冒頓,國師范增,左賢王伊維律三人皆盡被押往了咸陽獄。 也正是這三人以俘虜的形式的出現在麒麟殿內,方才使得嬴政龍顏大悅到當即拍板,要讓文武百官隨同自己北出咸陽三十里,親自迎接李裕這支北伐匈奴的勝利之師。 文武百官當場震驚。 不為別的,要知道咸陽城長寬百里不止,且外圍無城墻。 嬴政如此安排之下,就相當于要帶著文武百官一路北上二百里左右,以此來迎接李裕歸來。 如此勞師動眾的情況,大秦歷代絕無僅有。 便是細數歷來國朝,也未曾見過有哪個君主帝王會對治下臣子做到這般…… 但始皇嬴政的話,如今就是真理,只要是嬴政所說,那就是對的。 想那常常跟嬴政叫板的宗正趙浦,早在李裕率軍出征后不久,便魂歸故里成了一杯黃土。 而暗地里跟始皇帝叫板的六國舊貴,在被李裕掏空了身資后淪為了螞蚱,可以說任由嬴政拿捏。 這一切的一切,都跟李裕有著莫大關系。 而嬴政如此重視李裕,作為活得久,見得多的文武百官來說。只要不想步趙浦后塵,那便只能默默跟著主流,跟著始皇嬴政的步伐走。 哪怕是一時沒想明白的老頑固,在回頭看到相國李斯如今的處境時,只怕也是會三思而行的。 如今的大秦,始皇為尊,李裕當敬。 那些但凡抨擊李裕的人,都早已被嬴政用小本本列入了離間關系的小人行列。 咸陽城北,應縣。 此時的應縣內外無比的寂靜,鑲金黑龍旗在風中搖拽,始皇嬴政的專屬龍輦也在秋風瑟瑟中安靜的陳列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