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衛崢-《薊葉本紀》
第(1/3)頁
京畿之地,皇宮今日布滿了御林軍,巡邏游曳的軍伍士卒比之往常也更為的緊密,相較于皇城守衛們的肅穆嚴謹,城內百姓一片喜氣洋洋,每家每戶門前皆是掛起了大紅綢緞,上一次櫟都發生這樣的事還是三十多年前,昭和元年,秦武帝秦軾登基之際。
櫟都百姓心中,最為期盼的王,不是那個毫無作為平庸到絲毫不似他父親那般雄才偉略的太子殿下,要說在眾皇子當中,惟有二皇子最似先帝,秦武陽十四歲便投身軍伍,十余載來在邊疆戍守國門,數次擊退進犯之敵,積攢起了煊赫軍功,秦人民風彪悍尚武,太子罹難后,按禮制順勢登臨帝位的二皇子秦武陽可謂是民心所向,眾望所歸。
皇宮內一座臨時搭建起來的高臺上,站立著一名身材修長的年輕人,他五官生的俊美,尤其那一對劍眉,更令其添加了幾許英氣,身著織造局緞造的金黃色袍子的他顧盼自雄,不怒自威。
此人正是從北方邊境回朝奔喪而后登基稱帝的秦武陽,沒有看向臺下的百官,他舉目眺望北方,而那里,正是他先前駐軍之地,下馬癸。
下馬癸作為北方邊境雄城,駐扎著十萬軍馬,從輿圖上看,從下馬癸到京畿之地之間八百里,可謂一馬平川,下馬癸一但失守,八百里土地將成為直通櫟都的通衢大道,敵軍鐵騎幾日之內便可兵臨櫟都,下馬癸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秦開國君主當時之所以定都櫟都,就是在向全國放聲,即使北方草原鐵騎破境,最先遭殃的也是皇族,而不至于讓百姓先行遭到北方草原騎軍的戕殺,正是有了如此系心于民的國策,大秦才能在建國之初短短時間內就穩固政權,國家得以發展,也為后來的昭和盛世打下了良好基礎。
先帝駕崩之后,最有希望角逐帝位的三位皇子藩王不約而同的遭到襲殺,雖然都是有驚無險,但這也讓本就離心離德的眾兄弟更加的互為猜忌,再加上而后的太子殞命,最小的九皇子也離開了櫟都不知所蹤,除二皇子外,余下諸皇子均是不約而同的返回各自封地,在這看似表面上還算平靜的大秦,恐怕暗地里早已是風起云涌,暗流涌動。
————————————————————————
天水居二樓,一處雅間內,蘇雨瑤死死地抱著她那把紅木琵笆,貼在房間角落里的身子輕輕顫抖,原本美麗的桃花眸子正寫滿了驚恐的望著那個越來越近的錦衣男子。
錦衣男子名曰衛崢,其家族于這薊州城內也算是小有名氣,衛家經過幾代人的積累,在商業上的耕耘使得他們早已累積下了巨大的財富,想要讓家族進一步的發展壯大怎么辦呢?于是十幾年前衛家開始嘗試進軍軍界與政界,奈何在政界一直沒能有所建樹,秦國嚴苛的律法使得衛家的巨大財富在進階官場上毫無用武之地。
雖然在政界衛家無疑是落得個折戟沉沙的凄涼光景,也許是老天爺不忍心讓這個勤勉的家族止步于此,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衛家在軍界的發展可謂是一路高歌,三名百夫長一名千夫長,而爬上千夫長位置的這名衛家兒郎正是衛崢的親哥哥,這也導致于衛崢養成了囂張跋扈的行事風格,每逢與人沖突必問一句-你知道我哥是誰嗎?每當他說出他哥名號的時候,無一不是爽利至極。
衛崢望著墻角軀體顫抖的嬌美人兒,眼神中毫不掩飾他內心里的火熱,他開口道:“蘇姑娘,我的心意你想必也是知道的,你若是跟了我,就不必每日辛勞的在此拋頭露面了,你覺得呢?”
蘇雨瑤眼神中閃過一抹厭惡,不過很快就被她掩飾過去,她必須盡可能的拖住對方,雖然酒樓方面可能早已知曉了此地的情況,忌憚于衛崢的背景誰又能來拯救她這么個可有可無的琴姬呢?即使這般,她還是抱著一絲希望,她不想就此委身于眼前這個令她厭惡至極的紈绔子弟。
“衛公子,奴家只是一個身份卑微的琴姬,不敢高攀于您,請見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