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遇刺(2)-《商韻》
第(1/3)頁
(本書首發(fā)于一起看文學網(wǎng),簡稱文學網(wǎng),請支持正版訂閱,確保作者生存。)
(2009年4月23日更新!)
“相公,商羽兄弟在滁江凌風渡口當日一戰(zhàn)不但揚我軍威,也令鎮(zhèn)江再無可統(tǒng)水軍之將,徐達將軍已經(jīng)與胡大海將軍順利拿下鎮(zhèn)江府,其余三座城池也不日可破,你還有何擔憂之處?”馬秀英見朱元璋看著桌案上的地圖不斷皺眉,不由關(guān)切地問道。
“秀英,此番我軍雖然可拿下四座城池,但張士誠此賊即將與我軍相接,而劉福通此刻卻被北方二十萬元廷大軍不斷蠶食而至兵敗,我正設(shè)法命人接他與萬歲到滁州暫時定居,這劉福通手下盡是共患難不能守土盡責之輩,當年父帥便極力推行約束部眾將領(lǐng)之法,而數(shù)家元帥卻因此而與他疏遠。”
“今日我軍雖然拿下應天府附近四座城池,但接下來天下大勢將此長彼消,張士誠在拿下數(shù)座城池后,此時占有之地絕不弱于我軍,而又接受元廷再度招安。”
“而我軍周邊還有方國珍與徐壽輝手下大將陳友諒虎視我軍占取這江南最為富庶之地域,若是張士誠攻擊劉帥,那我軍若想馳援,便會先做好應付方國珍與陳友諒這兩位早便不甘蟄伏之輩地攻襲,若想令天下盡復,卻始終有這許多煩惱之事!若不能令義軍內(nèi)部齊心,如何能將元狗盡驅(qū)歸返塞外?這便是我所愁之事。”朱元璋從桌案上站起身來嘆息間便說出這藏在心中多日地愁思。
“相公,那張士誠應當是假降于元廷,而方國珍也曾受龍鳳朝廷冊封,應當不至于向我軍進攻,相公我瞧你是多慮了。只有那陳友諒卻是極力擴張,我軍不可草率出擊,否則必遭其攻襲。”馬秀英見朱元璋如此發(fā)愁,不由分析道。
“商羽賢弟曾經(jīng)與我談及解決方法,我卻不知是否應當采納!池州若能拿下便可拒陳友諒大軍在外,只是此時我軍還與之相隔許多縣府,若欲取池州,便需將銅陵府周邊縣鎮(zhèn)取下方可進軍,這番調(diào)動之下,我軍兵力將過于分散,卻是愁煞我也!”朱元璋聽到妻子地話后,反倒是更為發(fā)起愁來。
“相公,這件事可以緩來,商羽兄弟將那一千多蒙人盡皆困于山中鐵礦場內(nèi),卻不斬殺,這卻為何?”馬秀英見朱元璋太過勞心于陳友諒之事,便相機轉(zhuǎn)變話題道。
“秀英,與元軍對壘多年,元廷若是所有部族齊心,以蒙人武力難道便比不得當年入關(guān)的兩萬鐵騎?恐怕我紅巾軍各部早便被擊潰不復存在,元廷內(nèi)的數(shù)十部族也如我漢人各勢力一般各自為政,這才出現(xiàn)如此狀況。”
“商羽賢弟早便提出分化蒙元各部族地建議,此番只是為今后進一步分化蒙元所做之事,故此我才應允他先以元人挖礦,這一千多元軍兵士殺之無益,還不若為我軍效力挖礦。”朱元璋在聽到馬秀英提及此事后,這才展顏笑道,連皺著地眉頭也舒展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