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朝廷非議-《末世之重建中華》
第(1/3)頁
紫禁城乾清宮內(nèi)。
崇禎皇帝正在殿中不停的走來走去,面色蒼白,眉頭緊鎖,手中拿著兩份加急文書。下面則站了幾名朝廷重臣,周延儒、陳新甲連同鎮(zhèn)守北方的孫傳庭也一并被召回,另外便是幾個平時表現(xiàn)積極的言官。
其中一份便是遼東戰(zhàn)報,戰(zhàn)事的大體經(jīng)過他已知曉,為此還大病了一場。據(jù)說崇禎帝聽到自己的十余萬精銳邊軍幾乎全軍覆沒,主帥洪承疇被困死松山的消息,愣了半天,長嘆一聲“天亡我大明啊!”當場口吐鮮血,差點一命嗚呼。朝堂上眾大臣也紛紛停止了爭吵,忙著搶救皇帝。好不容易才緩過來,經(jīng)此打擊,崇禎帝大病一場,一個多月沒有處理朝政。
此刻他拿起遼東戰(zhàn)報狠狠的撇在地上,舉起另一份文書,靜靜的思索著。旁邊的臣工都不敢出聲,氣氛很是壓抑。
“遼東的事你們都知道了,也都討論過了,你們覺得該怎么辦?”良久,崇禎帝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開口道。
“皇上,洪承疇不服朝廷管制,不參照皇上戰(zhàn)略行事,以致我大明喪師辱國,臣以為應(yīng)當嚴厲處置,以儆效尤!”一名年輕的言官跳出來慷慨陳詞道,這人是崇禎新提撥上來的翰林學士,平時有許多想法跟其不謀而合,故而頗為器重。仗著皇帝寵信,迫不及待的第一個跳出來。
眾大臣一聽這話無不翻白眼,也不知道這人是怎么取得皇帝信任的,整個一草包嘛。崇禎也用一種看似奇怪實則陰冷的眼神看著他道:“朕不大明白,現(xiàn)在洪承疇被困死松山,危在旦夕,愛卿想怎么處置他?派人去跟韃子要人?”
“這個,臣不敢擅專,還請皇上處置。”那言官一看事態(tài)不對,連忙跪下道。
崇禎擺了擺手,看也不看他一眼,眼下這個時候,他真是連發(fā)火的心情都沒有了。
“朕手中的這份密報是徐州那邊的,說的是徐淮總督朱浩正在全力以赴的抵抗瘟疫。而且他的人已經(jīng)深入到開封、濟南、淮南等地。你們怎么看?”
“皇上,朱總督做得好啊,目下我中原瘟疫四起,無論百姓還是朝廷都深受其害,朱總督此舉實在是功在社稷啊!”陳新甲受過朱浩的好處,況且他的確覺得朱浩做的是好事,便出來奏道。
“不妥,微臣不大贊同陳大人的說法。雖然朱總督此舉本身沒什么不妥,但于國家禮制不符。朱浩總督徐淮,本來應(yīng)在自己的轄區(qū)活動,現(xiàn)在卻貿(mào)然越境行善,很難不讓人懷疑此乃收買人心之舉!”一名年紀較大的言官道。
崇禎聞言沒說什么,只是瞇著眼睛掃了群臣一眼,只見周延儒等老臣像是入定的老僧,根本毫無反應(yīng),幾名言官躍躍欲試,朱浩的老丈人孫傳庭則眉頭微皺,一言不發(fā)。
“孫卿,你和朱浩是翁婿之情,對他的所作所為有何看法?”崇禎眼珠一轉(zhuǎn),忽然問道。
孫傳庭嚇了一跳,暗叫苦也!真是怕什么來什么,自己這好女婿凈給自己惹事。皇帝發(fā)話,孫傳庭不敢不接,硬著頭皮道:“皇上,臣多年來鎮(zhèn)守邊關(guān),即便與女兒也是許久未聚了,至于女婿之事更是知之甚少。不過以臣對他的了解,朱浩的人品還是過得去的,若說他此次救災(zāi)是別有用心未免有些小題大做了,請皇上明察!”孫傳庭不敢亂說,只是輕描淡寫的糊弄了幾句,不過言語中還是有些偏袒朱浩。
“愛卿不必緊張,朕只是隨便說說。有人肯為朝廷效力,救民于水火之中也算是幫朕的大忙了。朕又怎會怪罪呢?只是你作為人家的泰山應(yīng)當對晚輩多多教導(dǎo),做事一定要懂得分寸,謹慎行事啊!”崇禎意味深長的說道。
“是,是,微臣汗顏,微臣遵旨!”孫傳庭忙不迭的應(yīng)道。
其實崇禎對朱浩越境救災(zāi)的舉動是有喜有憂,喜的是有人幫自己賑災(zāi),這樣自己的江山多少能穩(wěn)得住,憂的是朱浩這般舉動明顯是在收買人心,若說朱浩絲毫沒有異心,恐怕自己也騙不了自己。只是現(xiàn)在朝內(nèi)朝外還需要依靠孫傳庭和朱浩翁婿倆,因此盡管有所不滿,也不好問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