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話聽了可真是來氣。 劉青山把包到一半的粽子往裝著糯米的盆里一扔,說道:“你這么會(huì),那你來試試。” “呵,試試就試試,誰怕誰啊。”劉遠(yuǎn)河說著,還真找來了一張凳子,有模有樣的包起粽子來了。而且,包出來的粽子的樣子居然還挺好看的。 吳翠梅見兒子一臉不服氣的樣子,笑道:“別看你爸沒什么本事,可當(dāng)初你還小的時(shí)候,我要帶你,這包粽子做糍粑的活兒可都是你爸做的。你爸雖然不怎么聰明也沒本事,可不也把你養(yǎng)這么大,所以啊,你不能總是瞧不起你爸。” 劉青山笑道:“媽,我沒瞧不起誰,我有時(shí)候生氣是因?yàn)橛X得我爸太老頑固了點(diǎn)。” 劉遠(yuǎn)河皺起眉頭:“我哪里頑固了,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 “那是因?yàn)槟惆壮浴!? “你才白癡呢。” 父子兩人一邊包著粽子,一邊有一句沒一句的吵了起來。 另一邊,小芳也在準(zhǔn)備包粽子。 她先把昨天從山里砍回來的芭蕉葉撕開,撕成跟箬葉差不多大小,然后煮一大鍋水,等水開了,再把芭蕉葉放進(jìn)去焯水,直到降溫的水再次燒開就把芭蕉葉撈出來放在冷水里冷卻。 之后就開始包粽子。 粽子糍粑什么的,都是她從小做到大的活兒,所以不管是用箬葉也好,芭蕉葉也罷,她都能信手拈來。 奶奶看到她準(zhǔn)備了不少的糯米,便說道:“小芳啊,你包這么多粽子,估計(jì)要吃到七月十五了。” 小芳笑道:“怎么會(huì)呢?才二十幾斤米,也就一百根粽子不到。到時(shí)候給譚爺爺他們送一些去,也剩不了多少了。” 聽著孫女的話,奶奶十分心疼的皺起了眉頭:“你今年種了這么多芋頭,已經(jīng)夠辛苦的了,要不今年就別送了吧,咱少包一點(diǎn)粽子。” 小芳搖頭,很是認(rèn)真的說道:“那怎么行?我不送,他們就吃不到粽子了。” 面對固執(zhí)的孫女,奶奶也只能無奈的嘆氣。 第二天一早,端午節(jié)到了,劉青山用粽子在自家神臺供奉好祖先之后,吃了早餐,就開車去大奶奶家里。 他打算把大奶奶接到家里來過節(jié),這樣她也就不會(huì)冷冷清清的了。 不過,到了外村的時(shí)候,正好遇到盧大傻跟一個(gè)陌生的中年女人走在路上,兩人有說有笑的,看起來很是親密。 八卦的劉青山趕忙,將腦袋伸出車窗看著滿面春風(fēng)的譚大傻調(diào)侃道:“哎呀,大傻叔,幾日不見,你怎么好像年輕了許多?” 見是青山,譚大傻憨憨直笑:“是你心情好,所以看誰都年輕了吧。” “哎呀,不得了啊,說話都變得油腔滑調(diào)的了。” 譚大傻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那個(gè),青山,這個(gè)是我......” 他看了看身邊的婦女,面色微紅的說道:“是我對象。” “什么對象,女朋友就女朋與嘛,別整那么老套的詞了。”劉青山看向譚大傻旁邊的婦女,熱情的打招呼,“那我是不是該喊你嬸嬸了?” 女人倒是不羞澀,直勾勾的盯著英俊的劉青山看:“你喜歡就行,叫什么都可以。” 劉青山上下打量女人一番,臉上的笑容有些僵硬,點(diǎn)了點(diǎn)頭:“那行,我先不跟你們說了,我先走了。” 開車離去之后,劉青山還是忍不住從后視鏡看了幾眼走在譚大傻身邊的女人。 這女人看起來四十歲不到,而且皮膚白皙,不像是下地干活的女人。而且,她的臉上身上還有幾分異于農(nóng)村女人的精致。總之,看起來怪怪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