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節案情調查-《白天是夜晚的影子》
第(1/3)頁
周處帶著幾名隨行人員和楊宇、王子雯她們開了兩輛車。到達1012礦洞附近將車停好。周處長讓人從自己這輛車上拿下了兩套礦燈礦帽安保用具給楊宇和王子雯。
1012礦洞周圍設置了安全隔離線。與周處長隨行的工作人員,將一段隔離線抬高,方便大家從安全隔離線下通過。
楊宇、王子雯在周處的陪同下一起乘坐礦井的電梯下到了1012礦洞內。這個礦洞在地面100米以下。礦洞內還比較干燥,溫度也比地面高了不少,稍顯溫暖。
幾個人下到礦洞后,沿著巷道往前走了大致四五十米,就看到了爆炸現場。爆炸現場被爆炸物熏黑了多處,巷道的支撐物也有不同程度的受損,有些支撐物上還殘留有血漬。
楊宇仔細勘察了爆炸現場,并沒有找到什么有價值的信息。但是,楊宇隱隱約約覺得這里面似乎藏著什么秘密。如果發生爆炸的時候,只有丁世成和喬喜三兩人,那么發生爆炸的信息是如何傳遞出去的?
丁世成被當場炸死,喬喜三也受了重傷,喬喜三即便現在在接受治療,也還是不能說話。如果只有他們兩個人,發生爆炸的事情是無法傳遞到外界的。再者,發生爆炸的時候,巷道里的通信傳輸線路也被炸斷,是無法向外傳遞信息的。手機在一百多米下的巷道內也無法使用。
從這里的信息進行推理的話,應該還有第三個人。那這第三個人究竟是誰呢?這第三個人是在礦井的地面,還是也在巷道內呢?
這些問題是楊宇此時此刻在腦海里思索的問題,她為了求證自己的判斷,她仔仔細細的在尋找爆炸現場的蛛絲馬跡。
爆炸現場其實已經被嚴重破壞了。這里至少在爆炸發生后來過兩撥人。第一波是搶救人員,也就是把丁世成和喬喜三搶修走的第一波醫務人員。第二波是事故發生后來的公安局的勘察人員。自己這次來的至少算是第三或者是第四波人員。
楊宇在爆炸現場來來回回的勘察尋找,也沒有找到任何有價值的信息。這個停止開采的礦井,通風設備都已經停止使用了,在里面呆久了就會感到空氣不流通。楊宇半個多小時的尋找,讓她都感到胸悶氣短,她也不顧這里到處都是煤炭粉塵,一屁股就坐在巷道中間,運煤車的鐵軌上休息休息。
她抬起一只手給自己的額頭擦汗,一只手撫在鐵軌上。
突然,她感到她撫在鐵軌上的那只手的中指,觸碰到一個軟軟的東西。她將眼睛看向那個東西。
她不動聲色的用中指又對那個東西按壓了一下,那個看似只有花生米大小,沾滿煤炭粉塵,黑不溜秋的東西,被手指按壓后,凹進去了一些,很像個黑色的橡皮泥。
這個黑色的橡皮泥如果不去觸碰的話,還以為這是一個小不點的煤核。正是它的形體和顏色特別容易讓人認為這是一個煤核。楊宇的直覺認為,這個小東西或許藏著什么秘密。
她悄悄的用拇指和食指將這個小煤核輕輕捏起來,然后裝作擦汗,把小煤核放進了自己的牛仔褲的褲兜里。
等大家都休息了一會,沒有選擇繼續勘察。大家一起乘坐礦井電梯回到了地面。
楊宇和王子雯又在礦井附近的地面,進行了半個多小時的勘察。也沒有發現有價值的信息。大家就一起返回了礦場的行政大樓。
楊宇告別了周處以后,選擇去的第二站就是位于礦場內的職工醫院。職工醫院的劉副院長在值班,楊宇見到劉副院長后,說明了來意。
劉副院長也是礦場的老人,自然也知道楊宇就是董事長楊長青的掌上明珠。他就帶著楊宇和王子雯一起來到ICU病房,看一看正在接受治療的喬喜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