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日間無事,真宗皇帝率眾前去巡城,契丹兵眾正在列隊叫陣。只見萬軍之中,立著一桿大旗,旗子呼啦啦地隨風飄動,上面大書“順國王”三個大字,極是惹眼。在旌旗的掩映之下,一位遼將,威風凜凜,騎著高頭大馬來回走動,不時地指指點點,似乎十分自信。他的神情極是高傲,全不把宋軍放在眼里,他向著城墻越走越近。 原來,此將正是“順國王”蕭撻凜。他勇武過人,頗有智計,部下皆是契丹精兵。蕭撻凜是較早建議伐宋的將領之一,而且他精通天文,戰績卓著。他曾逼迫抗遼名將楊業絕食而死,王繼忠亦是被他所俘獲,他殺戮的漢人百姓更是不計其數。此番,蕭撻凜所部又是契丹南侵的主力,作為先鋒官,他根本不把宋軍放在眼里。 宋軍將士見了他這番趾高氣揚的模樣,有哪個不是義憤填膺,恨得眾人咬牙切齒,卻不能出城一戰。蕭撻凜如此囂張,徑到兩軍陣前耀武揚威,也是命數使然。此時,宋軍中,有一名威虎軍頭張瑰正守在床子弩邊,他見蕭撻凜愈走愈近,他瞇縫著眼睛瞄了一番,試了幾試,終是沒有信心。這一幕恰好被張笑川瞅到了,張笑川不由分說走到了跟前,撥動了機牙,“嗖”的一聲響,蕭撻凜應聲落馬。宋軍將士見了,那個解氣,歡呼不止。幾十名契丹將士,急忙搶上來把蕭撻凜抬了回去,只見箭頭射中了蕭撻凜前額,入肉很深。 這床子弩很少用于實戰,是以那張瑰頗為猶豫,一經發射,想不到這床子弩竟有如此大的威力。當時,宋軍中有一種神臂弓,素以強力聞名,有效射程不過一百二十步。而這床子弩,當初試射之時,竟能達到七百多步,其威力可想而知。既然這弩箭射在了頭上,蕭撻凜哪里還有活命的機會,當晚他便一命嗚呼哀哉。契丹兵眾士氣一落千丈,遼圣宗與蕭太后卻心存幻想,豈肯輕言罷兵。 抗遼名將楊延昭帶兵深入遼境,攻克多座城池,俘獲頗多。他率軍一再襲擾契丹后方,給遼軍以很大的威脅。他向真宗皇帝上書言道,“契丹兵眾傾巢而出,屯駐澶州,距遼界千里之遙。遼兵久戰不利,兵馬皆已疲弊。遼兵雖眾,實不足懼。況且契丹軍中多為騎兵,請陛下命令諸軍,各守要道,必可一滅遼軍,即使是易、幽二州,襲取亦易?!睏钛诱丫锰幙惯|前線,與遼兵接仗頗多,經驗極其豐富。真宗皇帝見宋軍主力遲遲不到,自保尚憂不足,哪里有心他顧。楊延昭的奏書便被壓了下來,奇謀妙計終不為所用。 澶州城久攻不克,卻又損折了最得力的干將,遼圣宗與蕭太后又急又怒,換了統兵之將,催動士卒頻頻攻城,卻徒有損耗,莫可奈何,每日里安排士卒于陣前喝罵叫陣,欲激怒宋軍決一死戰。 李繼隆見了遼兵情狀,惱恨不已,又探得蕭撻凜已經被射殺,胸中豪氣頓時暴漲,便向真宗皇帝請命出戰。李繼隆向真宗皇帝言道,“遼將蕭撻凜向為契丹軍中柱石,今已被張將軍射殺,契丹兵眾士氣大挫,每日里陣前叫囂,也不過是虛張聲勢。若一戰破敵,必能令敵人聞風喪膽,我軍必能所向披靡,請陛下俯允!”真宗皇帝只求自保,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盼得澶州城不破,援兵一到,契丹兵眾即行懼退,哪還敢出城搦戰。但他也不想讓將士太過氣餒,便向寇準等人問計。寇準、高瓊等人一力贊成出戰,對李繼隆很是推重。真宗皇帝卻是心驚膽寒,不能蹙允。 這時,張笑川也向真宗皇帝請命道,“陛下,請讓我與李將軍同去,一試破敵之法!”“這。。。。?!闭孀诨实垲H為躊躇,遲疑地說道,“這破敵之法是否靈驗尚不得而知,一旦兩軍沖突起來,這城門能否守得??!”“皇上請放心,一旦事有不濟,請立即下令關閉城門,不必以我等為憂!”張笑川慷慨陳情,李繼隆也慨然稱是,真宗皇帝才勉為其難地點了點頭。 李繼隆當即撥了五千軍馬,張笑川與眾僧亦穿了輕甲,披掛上陣。宋軍開了北門,張笑川一馬當先,親率一百名寺僧,出城列陣。一百名寺僧,五人一組,一字排開,立定了身子,嚴陣以待。李繼隆催動五千軍馬,緊隨其后。 契丹兵眾見宋軍開了城門,以為叫陣成功,歡呼雀躍不已,遼軍將官先是驚訝,后是驚喜,不等宋軍列陣完畢,便麾動士卒開始沖鋒。 契丹軍中,前面清一色的“鐵浮圖”,軍馬雄健異常,全身披了重甲,馬上騎士更是全副武裝,身著重甲,威武雄壯,一個個似鐵塔一般,端坐馬上,穩如泰山,端著器械,塵煙滾滾,疾馳而至,如烏云壓頂,瞬間到了跟前。眼見大兵壓境,張笑川與一百僧眾,神色如常,毫不慌亂,手中持定了寶劍,凝神以待。契丹兵眾到了跟前,正要舞動器械傷人。張笑川一聲號令,少林寺僧發一聲怒吼,齊齊發動,他們舞動寶劍。只聽,“嘭嘭”之聲,頓時大作,時而如擊敗革,時而如擊巨石,又時而如擊棉絮,時而如雷霆暴怒,鎧甲片片碎裂,鐵片紛飛,馬翻人仰。馬嘶聲,哀嚎聲,響成一片。遼軍將官見了此情此景,頓時目瞪口呆,驚懼不已。饒是他們久經戰陣,何曾見過如此慘烈的場面。那將官欲喝令撤兵,許多坐騎與士卒早已驚懼地掉頭回奔。人馬雜踏,慌亂不堪。李繼隆更麾動士兵,一陣猛追,契丹兵眾丟盔棄甲,狼狽逃竄,人馬互相踐踏,傷亡甚眾,大敗虧輸而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