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雖然不一定能勝的過韓琦,但三鼎甲他還是要爭一爭的。 不過還沒等他來得及高興,曹佾就猛的想起他那讓王曾皺眉的毛筆字。 這經義好背,但一手好的手書卻不是短時間能練出來的。 想到這些,曹佾不由苦笑道:“恩師,學生對于背誦十分自信。 只不過學生前些年過于怠慢,雖然識字但卻不精通書道。 學生本想著苦練一番再參加秋闈,但三個月時間學生怕是有心也無力啊。” 呂夷簡見他擔心這個,閉目沉思了許久。 直到二人回到呂府,呂夷簡也并未再開口。 曹佾也明白一手好字對于科舉的重要性,以為心中的喜悅也沖淡了幾分。 但就在曹佾盤算該怎么補救的時候,呂夷簡突大吼了一聲:“好辦!” 曹佾聽到這話懵了! 難道書法也能速成? 可這事太過匪夷所思,曹佾有些不敢置信的看著呂夷簡道:“恩師,可是想出了法子?” “嗯,上屆秋闈的狀元宋祁也算是為師的半個門生。 為師與他父親宋玘有幾分交情,所以在他初入汴梁時指點過他幾天。 這宋祁的字橫豎等寬、毫無筆鋒,雖然看上去美觀但為師總覺得有幾分匠氣。 而且官家自幼酷愛飛白,所以老夫在指點他時,讓他以臨摹飛白為主。 佾兒你如今年紀尚小,以宋祁那橫豎等寬的筆法書寫,別人也不會多說什么。 這種字體及易掌握,以你的天資半月足矣。” 曹佾起先還有些不信,但聽到宋祁這個名字的時候卻瞬間明白了。 據傳這宋祁可是宋體的發明人。 可不知為何,后世流傳下來的真跡卻大多是帛隸。 原來,這一切都是因為呂夷簡的指點啊! 不過曹佾對宋體的了解,自認為比呂夷簡還要深。 畢竟打字時用的大多是宋體,就算沒有親手寫過,但也能回憶起幾分精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