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372章 禪位(5000大章)-《大明好伴讀》


    第(2/3)頁

    他是這樣想的,可不見得弘治皇帝也有如此想法。

    弘治皇帝這般說是何用意,他可不敢妄自揣測,若想活得長,還得是小心說話才是。

    頓了一下,謝至道:“陛下正是年富力強之時,痊愈之后還可處理朝政,也可讓殿下再磨礪幾年。”

    這是標準回答,也是朱厚照想要看到的結果。

    朱厚照那家伙巴不得能多逍遙幾年呢。

    對歇著的這個答案,弘治皇帝不甚滿意,擺擺手道:“朕原本以為太子性子如此,一度擔心朕百年之后他能否挑得起這份重擔,現在看來太子是有這個能力的,只要給他加加膽子他也便能成了。”

    黃紙皇帝已經有了這個心思,謝至再說什么其實都是徒勞。

    說著,弘治皇帝一笑問道:“朕禪位給太子后,便與皇后四處走走,太子他盡管甩手去干便是。”

    這是怎么個意思?

    謝至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弘治皇帝便揮手道:“好了,你去忙吧!”

    弘治皇帝都打發走了,謝至也不再停留,轉身退出了寢殿。

    謝至才出來,朱厚照便不知從哪里散了出來,抓著謝至問道:“父皇指定是又與你打聽本宮這幾日的表現了吧?”

    弘治皇帝說的那個事情實在是太大膽了,即便是當著朱厚照這個當事人的面也不好說的。

    既是不好說,索性也便不說了。

    朱厚照都已經猜想到了些結果,那直接按照他說的來便是了。

    謝至含糊其辭的回道:“嗯,不過殿下你只管放心,臣在陛下面前只會說殿下好話,絕不會告殿下狀的,若是有了說了殿下壞話,那也指定不是臣。”

    謝至在寢殿當中待了那么久,弘治皇帝若是因什么事情責怪朱厚照的話,朱厚照把告狀的人懷疑到自己身上就不好了。

    畢竟朱厚照那廝眼看著就要正式當皇帝了,這個時候可是不能把朱厚照個得罪的。

    朱厚照缺點一大堆,度量卻是很大,相信一個人,那是絕對相信的,絕不會再有懷疑。

    朱厚照一巴掌拍在謝至身上,笑嘻嘻的道:“那是指定的。”

    弘治皇帝病情漸漸痊愈了,也開始陸續處理一些朝政,面見一些朝臣了。

    在此期間還獎賞了一批對其病情有功之人。

    在這些有功之人,不僅有實實在在付出成效的謝至和劉太醫等人,就連牟斌和蕭敬也一塊表揚上了。

    為了這個事情,朱厚照還不滿了老半天。

    一度覺著,在弘治皇帝病情之上,他們二人只推諉了,現在卻得到了獎賞,實在不公平的很。

    謝至倒是表現的頗為淡定,在這個事情上,他不能計較太多,有朱厚照為他說話便也就是了,他若再嘮嘮叨叨的說個沒完,倒是顯得他有些斤斤計較了。

    那次在乾清宮見了一面弘治皇帝后,謝至便再沒去過乾清宮,也沒再見過弘治皇帝,對弘治皇帝所言的事情也漸漸放于腦后了。

    這是個大事情,弘治皇帝不說,他只當是不知曉也便是了。

    畢竟當時弘治皇帝才剛剛恢復了清醒,意識還有些混沌,是一時沒考慮清楚之言。

    弘治皇帝不再提起,謝至也只當從沒聽到過便是了,總是不能抓著弘治皇帝,非要讓弘治皇帝兌現此事吧?

    弘治皇帝對他所做的一些事情完全持支持態度,換不換人的對他來說也沒什么區別。

    就這樣過了一月,弘治皇帝也徹底痊愈了。

    容光煥發的,看起來比以往還精神不少。

    在這一月時間當中,大部分的朝政還是由朱厚照在負責,弘治皇帝雖說在這期間也面見過幾個朝臣,看過些奏折,卻從未干擾過朱厚照的決定。

    弘治皇帝痊愈后,所有人都以為也到了該是重新交權之時。

    沒成想,弘治皇帝卻就乾清宮召見了內閣三個大學士,司禮監的蕭敬以及謝至。

    謝至作為這段時間的輔政將軍,與這些重臣一塊被弘治皇帝召見也沒什么不妥之處。

    在這些人先后到了之后,弘治皇帝醞釀了半晌,才道:“朕準備正式禪位給太子了。”

    “什么?”

    包括謝至在內所有人都驚呆了。

    謝至以為弘治皇帝在禪位的事情之上只是說說而已,沒想到卻是真有這個打算了。

    而其他幾人對弘治皇帝這個意思那是第一次聽說,怎能不震驚。

    劉健率先出口,試探著問道:“是不是陛下的身體?”

    弘治皇帝這么著急禪位,除了病情還沒控制住,他們也想不出其他原因來了。

    劉健詢問之后,弘治皇帝好像怕他不相信似的,竟還起身,在房間當中走了幾步,擺手回道:“不,朕的病已經好了,這幾日,朕感覺精力比以往都還要旺盛。”

    沒等劉健再做詢問,弘治皇帝便主動回道:“大明能有如今這般生機勃發的局面,全因謝至當初與朕所言的那個一縣富一國,云中的率先富強帶動了大明的國富兵強,可朕覺著如此還不夠,還得大刀闊斧徹底剔除掉還余留的痼疾,可留到最后的這些痼疾已是深入骨髓,朕沒有那個銳意,也沒有膽量,太子年輕力勝,由他去做這個事情方為是最合適的,而且這個事情越早做越好,做的越遲,越會深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