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榮耀-《大明好伴讀》
第(1/3)頁
眨眼時間,距離秋闈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由于兩狼山的那些士子都并非云中人氏,參加秋闈也不能在云中,因而在秋闈之前必須非返回各自家鄉所在的布政使所在地。
謝家兄弟都是京師人氏,所以也在秋闈之前都回了家。
謝家四兄弟被謝遷給予了厚望,若是他們此番能夠中舉,那可就是一門六進士,那么多詩書船家的豪門,可從來沒有誰家能有這樣的殊榮。
四人一回家,謝遷便把謝至兄弟五人喊了過去。
謝至作為兩狼山書院名譽上的院長,對于自己書院有多少人能夠中舉,他多多少少也是清楚一些的。
謝遷的第一個問題便是詢問了謝至,道:“你覺此番兩狼山書院有多少士子可中舉?”
這個問題雖說并不是那么容易保證的,但謝至卻是對此事有信心的。
這些士子當初入學的時候便是沖著程敏政而來,那都是有真才實學的,又經過這么久的錘煉,成效自然也就不會小。
對謝遷這個問題,謝至回答的胸有成竹,道:“爹,你便放心吧,春闈成效如何兒子不敢說,秋闈肯定是沒任何問題的。”
謝至有了保證后,謝遷卻是還不放心,又問了其他幾兄弟才算是勉強放下了心來。
“此番主考乃是李公,李公文風你們也了解,放松些應該是沒多大問題的。”
先不說進士的事情,就說四兄弟能同時考中舉人,那也是值得歡呼雀躍的大事情了。
很快便到了秋闈那一日,謝家幾個兄弟一大早便早早的一道前往了貢院。
謝至則是進了宮。
秋闈也是目前的重中之重,也當對為之費些心力才行。
“已經正式開始了吧?”朱厚照問道。
“看著這個時辰應該也差不多了。”謝至回道。
為了秋闈的事情,朱厚照也算是耗費了不少的心力,幾日時間一直待在宮中,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這個上面。
不過,偶人也會抱怨幾句,道:“父皇也真是的,說不干就不干了,秋闈這種重要的事情竟也不回來,王守仁沒來信說父皇現在去何處了?”
朱厚照從未想過這么快便能夠坐上皇位,雖說慢慢接受了,但在提起此事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抱怨傷幾句。
這都屬于正常范圍之內的事情,沒兄弟爭奪皇位,只要不敢太過分的事情,太子無論做多少年,那都安穩的很。
與其如此,做皇帝肯定是沒有做太子舒服的。
對朱厚照的問題,謝至如實回道:“王守仁今早來信說,上皇離開云中了。”
“離開了?”朱厚照頗為詫異,帶著些許震驚問道:“去哪了?”
弘治皇帝瘋起來比朱厚照可是又固執而無不及的,只是弘治皇帝因小時候的一些閱歷責任心較重,該屬于自己的責任沒有推諉過罷了現在沒有了那些負擔,好歹也是個太上皇,竟不管不顧四處游玩去了。
對朱厚照的問題,謝至只能如實回道:“這個上皇沒說,上皇連面都沒與王守仁見,又豈會告知王守仁去何處了呢。”
對此朱厚照忍不住抱怨,道:“父皇也真是,去哪里好歹也說一聲啊,不知有人擔心著他啊。”
朱厚照他自己往出去跑的時候,怎就不想想他也應該與弘治皇帝打聲招呼的。
反正他們父子兩都一樣,對他們張浩完全無話可說。
幾日之后,秋闈的結果終于出來了。
未拆封的時候,李東陽便把前三名的考卷都拿上來。
“陛下,臣與幾位考官已定下了解元,亞元和經魁,請陛下過目,抄錄,原卷,包括各考官經手之后的評語一并呈交了上來。”
學識什么的,朱厚照肯定是不如李東陽以及那一眾考官的,他們既然已經定下來,只是剛從這些方面來講,肯定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
朱厚照應道:“既然已定了,那便準備開榜吧,對了,這個是解元吧,先來開這個。”
朱厚照開口,李東陽便把考卷用小刀輕輕拆開。
從上往下先是順天府人氏,隨之便是一個謝。
正拆到一半,朱厚照比謝至還開心,驚呼道:“謝五,謝五...解元是你兄長。”
相比較朱厚照的高興,謝至倒是顯得淡定了些。
說句實話,他那幾個兄長讀書的功夫也不差,他之所以能那么快連中三元,最關鍵之處還是因他記憶力好些,能把那些東西快速的記在腦子里。
當然,能做到這些并不是因為他的學識多么出眾,只是因為他讀了那么多年書,已成為了讀書機器使然罷了。
謝至淡定,一旁和的李東陽手中動作不減,三下五除二之中很快把考卷全部展開。
“謝丕,謝五是你二兄。”朱厚照道:“你謝家已連續兩次高中解元了,這事若是公布,肯定要有不少人羨慕的。”
一旁的李東陽就微微一笑,回道:“著實很讓人羨慕的,臣說句實在話,謝丕能夠高中雖說也是臣早就看好的了,可他再去兩狼山書院后,所做文章比以往好了很多,不再只一味的套用古籍,也會加入一些自己的見解,說白了,這文章不止有文采,還多了幾分體擦民情之意,臣覺著讀書人就應當如此。”
李東陽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反正都是對謝丕文章的夸獎。
這個解元是他定下來的,他當然要多做夸獎啊。
正說著,李東陽又拿出了第二份,道:“這個是亞元,陛下,這個恐是謝正的。”
“你怎知?”朱厚照脫口而出隨之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