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站在方塵身側(cè)的佛子,顯然知曉初來天梯的修行者,對所謂的通天二字該是何等好奇,所以佛子直待青山小師叔自天梯的穹頂收回目光后,這才一手仍舊持著佛禮,另一只手示意年輕劍客踏上階梯。 顯然,登天梯而行并不只是為了趕路,更是考驗(yàn)。 方塵轉(zhuǎn)頭,若有所思地打量了一眼心燭,隨后一臉正色地向著佛子抱了抱拳,這才轉(zhuǎn)身一步踏入天梯。 佛門的菩提一悟,在人族天下的許多典籍之中都有記載,但歷史上真正有機(jī)會得遇菩提的,在整座天下都是少之又少,佛子能夠在如此情況下為方塵爭取這樣一份機(jī)緣,不難想象其中該有多大的阻力。 佛門的緣之一說,根本上講其實(shí)還是一種彼此借力與助力,緣來緣去,便是因果。 自東荒一遇,在那之后,不論是白山皇陵之中的人皇傳承,還是此地的菩提悟道,都是佛子已然中下的因,而這等幾乎是人族天下絕無僅有的機(jī)緣,不難想象,其后對應(yīng)的果又會是何等驚人。 踏上灰白石階的青山小師叔,思索著搖了搖頭,劍修向前,從來不會因?yàn)槲窇只蚴菗?dān)憂而退卻,既然佛子愿意贈出機(jī)緣,那么他便接過這緣,承了這份恩情,不論往后因果如何,方塵都會盡力去承擔(dān)。 年輕劍客思索著踏上第二層石階。 這條灰白石梯,既有天梯之名,既然不會是方塵在山腳之時看到的那般平凡。 自青山小師叔雙足完全落入石梯之后,四周環(huán)境幾乎是在其完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便發(fā)生了改變。 方塵腳下的灰白石梯一旁,再不是原本的城郭鬧市,而是一望無垠的漆黑。 那片漆黑之中,每隔一段間隔便會有一道銀白色的亮芒閃爍,像是星辰,熠熠生輝,為整片灰白石道鋪上一層銀芒。 于是,身著青衫的小師叔,雙足在石階之上跨出的每一步,都像是在星空之中前行。 少年回首望去,背后,卻是與身前一樣的看不到盡頭,唯有石階,全是石階。 而石階兩旁,那些星空雖然看起來出手可及,但在劍客的感知之中,卻是一片虛無,如若深淵。 沿著石梯不斷前行的少年,更像是在臨淵而行。 臨淵而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