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入場-《異界之無限抽系統》
第(1/3)頁
如果目光總是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會忽略掉那些大方向上的演變和趨勢。不論是“悶頭犁地老黃牛”,還是“吃著碗里瞧著鍋里”,都只是出題者給出的選項。而出題者給出的選項,卻未必是答題者真正需要的答案。就像是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之間,不論猴子如何選擇,每天獲得的橡子都只有七個。
威脅過了不聽命令的培根瑞爾,姬雅繼續以領導者的身份前進。因為隨時都有可能到來的死亡威脅,六人的精神都保持著適度的緊張。當然不可能高度緊張,畢竟未來還要有一周的死亡威脅。如果保持著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根本就撐不了那么久的時間。
“姬雅體內有著我暫時無法控制的因素,這一無法控制的因素就像是遁去的‘一’,處于超出控制的范疇。”雖然看著姬雅體內不受控制的因素很不爽,但左哲卻感覺這并不是遁去的“一”。遁去的“一”應該是虛無縹緲的存在,而不該像是明目張膽放在街邊的ATM機,等待著人們前去探索。明知道里面有好多錢,但卻只能取出一點點。
蛋殼中的雛鳥越是長大,就越是臨近破殼而出的時刻。對于雞蛋而言,雛鳥越是長大,距離破碎的時間就越短。原本小小的一點,卻如那遁去的“一”,在時間的流逝中不斷長大,最終長大到了整個世界都容納不下的地步。
就像是遠古時代的人類,在地球這方天地之間可以盡情的馳騁拓展。地球對于那個時候的人類就是整個世界。那個時候的人類認為地球是世界的核心,甚至有天圓地方的認知。
但到了如今,人類已經擁有了探索地球之外的力量,地球對人類已經越來越小了。不是地球的尺寸在變小,而是人們的雄心在膨脹。看到了外面的美麗而遼闊的世界,誰還能繼續窩在自己的家里?
“這虛無縹緲的‘一’,是生機,也是對原世界的顛覆。”驚人的結論讓左哲陷入了沉思。這個結論是否意味著走出地球的人類會給地球帶來滅頂之災?如果是的話,那么滅頂之災來自何方?是外星球那些沉寂了成千上萬年的細菌、病毒,還是因為過量輻射引發的人體攜帶細菌的恐怖變異?又或者說,地球對人類是一層保護。離開地球后,人類的影響力就會傳出太陽系,被遠在那些感知之外星域的外星文明捕捉發現,進而為地球招來外星人的遠征軍?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于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不讓腳步發出一點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人們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恒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是一段關于“黑暗森林法則”的描述,描述中的文明如同黑暗中的獵人,獵殺者那些暴露出行蹤的敵人。而他人,便是地獄,是永恒的威脅。
對于文明而已,他人就是地獄,那么對于世界而言呢?
睜開眼睛看世界,視力是個好東西。這種直觀的,清晰的,甚至是精確的信息接收能力,讓感知中的世界徹底變了樣子。眼睛就像是世界對于生命的恩賜,讓生命走出了黑暗,在混沌的黑暗中看到了代表著希望的光明。
對于高等生命的人類而言,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人體與外界交換信息的最最重要的渠道。甚至可以說,生命先有了眼睛,才有了大腦。如果沒有眼睛,生命就不需要大腦這種需要處理大量信息的器官,只需要通過小腦、腦干、脊椎神經就可以處理感受到的信息。當然,眼睛不同于感光能力。這里說的眼睛,是能夠將外界事物的信息相對清晰而細致的反饋。
生物越是進化,就對眼睛越發的依賴。而那些眼睛逐漸退化的物種是沒有進化前途的。
可是,眼睛真的就是物種感知的終極進化器官嗎?
未必然。在現代,雷達、信號塔的出現已經讓人們感受到了眼睛的不足。雷達、信號塔雖然不是生物擁有的器官,而只是人類文明的造物,卻代表著一種讓人掙脫可見光的桎梏,將感知邁向更開闊射線波段的感知領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