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遼國末年,因北方女真族多次興風作浪,遼朝常常從燕云十六州強征漢人入伍充軍,導致燕云百姓們民怨滔天。 百姓多有反抗,然而散沙難聚,螳臂難以擋車,造反基本是都被迅速撲滅,或是自己慢慢就銷聲匿跡了。 時間久了,百姓們便想著,能不能偷偷過了邊境,回到宋朝,回到漢室大家庭。 如此偷渡,十有八九是是失敗告終的。但是,與其被抓壯丁送去北方極寒之地當炮灰,倒不如拼著九死一生,或許能得一線生機。 百姓們懷著這樣的心態,常有夜晚偷偷越境的。 然而出了遼境,宋境也不是那么好入的。宋朝為防止奸細混入,多有查驗。若真是良民,自然歡迎。 雁門山以北,當晚夜黑風高,真是偷渡的好時機。翻過雁門山,過了雁門關,便是大宋的懷抱。 九個村民,其中還有兩個小孩,當晚偷偷逃出了自己的村莊,也不敢點燈,借著天上微弱的月光,悄悄爬上了雁門山北麓。 漸漸地,兩個小孩便落在了隊伍后邊。小孩一大一小,大的是姐姐,九歲十歲的樣子;小的是弟弟才四歲,走一會兒就走不動了。姐姐只好背著弟弟走,累了又放下了,拉著弟弟,勉強跟著隊伍后面。 前面一個小叔讓其他人前頭慢慢走,自己歇下來,等著兩個小孩子走近了,埋怨道:“彩蓮,叫你帶著你弟弟不要跟來,偏不聽!這下好,自己走不動,還拖累我們!” 這個叫彩蓮的小女孩就是李彩蓮。 她把弟弟慢慢從背上放下來,對那個小叔說:“李叔,你們前面走,不用管我們。我跟著你們腳印走就是!” “黑燈瞎火的,哪里有腳印?你們落在后面,萬一來了老虎怎么辦?”李叔雖然埋怨,卻更多的是關心這兩個小家伙。 李彩蓮摸了摸弟弟疲憊的小臉,說:“沒事,我知道,只要往南走,就一定能走到大宋!” 李叔搖了搖頭,彎腰將弟弟抱在手上,道:“要不是看你爹娘都不在,我也不想管你。” 李彩蓮的爹被抓了壯丁,他娘要阻攔,當時就被遼兵一槍戳死了。一家就剩了姐弟倆相依為命,靠著村里好心人的接濟,在這亂世中勉強度日。 “謝謝李叔!”李彩蓮笑著,用臟臟的手擦了擦臉上的汗珠,“真的有人成功到了宋朝嗎?” 李叔抱著弟弟,繼續向山上爬去,說:“真的假的我不知道,過了今晚,我們就知道了!” 有了李叔的幫忙,速度便加快了不少,漸漸縮短了與前面六人的距離,能看到他們的人頭攢動的黑影。 弟弟已經趴在李叔肩上睡著了,李彩蓮有些歉意。 李叔大方地說:“都是鄉里鄉親的,以后彩蓮嫁了好人家,別忘了孝敬你李叔就行!” 李彩蓮甜甜地笑著說:“好呀!我天天請你吃大肥肉!” 此時,剛巧一隊遼軍巡邏小隊在山上巡邏,轉了個彎,剛巧與對面的百姓迎面碰上! “什么人!”遼兵舉起火把,警覺地亮出長槍逼向對面的百姓。 糟糕!山路崎嶇,轉了個彎,才發現舉著火把的遼兵!六個老百姓見是遼兵,頓時嚇得膽裂,大叫一聲“遼兵!跑啊!”,然后四散而逃。 遼兵人多,又有長槍,更有火把照亮,立即追向逃跑的百姓。 遼兵頭領在后面喊道:“這些都是想逃往大宋的流民,格殺勿論!” 李叔帶著李彩蓮在后面,見此情形,趕緊壓低了身子,躲在大樹后面。 李叔將弟弟緊緊地抱在懷里,示意李彩蓮千萬不要出聲。 李彩蓮捂住嘴巴,嚇得大氣都不敢出。 弟弟此時睡著了,夢里估計吃著大肉,不然也不會吸著大拇指。 李彩蓮聽見“噗嗤”幾聲,村民們“啊”的叫喊聲隨即戛然而止,想必是被遼兵殺了。她嚇得瑟瑟發抖,縮在大樹下面,腿都邁不開了。 兩個遼兵從大樹旁邊經過,李叔偷瞄著,完全不敢動,只有兩只手不自覺地顫抖。 只要遼兵走遠了就好。 “吧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