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棣看了看門口的康寧,“去把黃昏前日送來的地球儀給朕拿過來,還有,黃昏根據那個地球儀畫的地圖,也一并拿過來。” 片刻后,康寧將一副很大很大的地圖鋪在地上。 朱棣手中端著那個最新版的地球儀放在地圖上,兩爺孫就這么跪坐在地圖上,朱棣指著地球儀道:“這幾年海外貿易發展極快,不論是官府出海的商隊,還是民間出海的商隊,都不再是單一的下西洋去南洋,也遠赴其他地方,瞻基你看,這就是黃昏的時代集團根據海外貿易得到的信息匯整出來,重新打造的地球儀,嗯,官府其實也在做這件事,只不過還是沒走贏黃昏,這小子就仿佛他親自去海外航行了一般,對這個世界的理解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朱瞻基忽然冒出一句,“鎮西公會不會是生而知之的人?” 朱棣愣了下。 多少年了,都幾乎忘記了,黃昏最早簡在帝心走入仕途,靠的就是神棍那一套,可如今看來,黃昏這個神棍的預測基本上都變成了現實。 難道他真的生而知之。 而不是所謂的神棍。 這就有意思了,如果他生而知之,那就應該知道大明未來是什么樣,按照他想打造的兩極藍圖來看,這也許就是大明最好的未來? 換言之…… 自己要全力支持他打造兩極藍圖?! 但是全力支持黃昏,就意味著海量的鋼鐵、煤炭以及上百萬的人口,賤賣甚至免費,而這原本是要黃昏拿錢來買的。 但是朱棣其實已經動搖了,因為他篤定一個道理,從這些年黃昏做的事情來看,他真的是為中國傾盡所有,甚至為了避開君臣之間的最后一戰,而選擇了遠走他鄉來打造一個兩極藍圖。 在朱棣看來,遠走萬里之外的重洋去一片未開化的土地,不到萬不得已,是個人都不會這么選擇,然而黃昏還是這么做了。 黃昏如果私心重,他完全可以不打造大明的不夜之城、自行車和火器之類。 只能說明他的內心確實深愛著大明這片江山。 所以朱棣對黃昏放心。 此事再想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