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完-《仕途》
第(2/3)頁
天快亮時,桃花河洪峰氣勢洶洶,撲向桃林城邊河段。疲憊的防洪堤到底經不住滔天大水的迫壓和沖擊,在洪峰過境的那一刻,轟然垮塌,將無情的大水放進城里。頃刻間,大半個桃林城區都被泡進了水里。
奇怪的是防洪堤一垮,天上的雨也驟然停了下來。艷麗的太陽冉冉升起在空中,照耀著已成泱泱澤國的桃林城區。正在外組織抗洪的喬不群等市領導聞訊后,顧不得別的事,相繼回到市里。市政府已變成水府,洪水都到了辦公大樓二樓。風光長廊兩岸的開發區,包括政府周邊的幾大園區也都泡進水里,一些快峻工的高大樓房要么完全倒塌,要么剩著半壁殘垣,實在慘不忍睹。還是當年喬不群主持修建的政府大門質量過硬,仍巍然挺立于大水中央,門樓上的金色琉璃瓦和桃林市人民政府幾個燙金顏體字,在太陽下熠熠生輝,格外醒目。一直泡了五天五夜,由于城外的攔河大壩死死堵在那里,大水依然戀戀不舍地留在城區,怎么也不肯退去。事情就是這樣,應該堅固的防洪堤不堪一擊,一夜工夫土崩瓦解,不指望那么堅固的攔河壩卻牢不可破,不識時務地橫在河上,擋住洪水去路。還是上級首長親臨桃林視察災情,見勢不妙,命令部隊開著直升飛機,投下炸彈,將攔河大壩炸開兩個大豁口,大水這才奔騰而出,淹向下游,城里水位才一寸寸地低了下去。
水是退了,可城里交通癱瘓,電停水斷。大街小巷,滿目瘡痍,房前屋后,到處都是污泥和殘渣。空氣中彌漫著腐鼠腐貓腐狗腐豬腐牛腐羊的刺鼻怪味,令人窒息。人們陸續回到家里和單位,著手清淤濯泥,收拾殘局。市委市政府領導也身先士卒,加入重建家園的行列之中。接著馮子愚召集有關部門領導開會,部署布置救災工作,一方面積極向上匯報災情,爭取上級支持;一方面帶領全市人民全力自救,力爭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奮斗,陸續恢復了交通和水電,街上和各處的污泥濁水及渣滓垃圾也被清理干凈,生產生活逐步正常。領導們又來到桃花河防洪堤上,進行現場辦公,具體研究修復防洪堤,重建兩岸風光長廊的可行辦法。至于下游的攔河壩是徹底拆除,還是設法再建,則有待有關方面仔細論證,另行定奪,暫時管不了它。
兩岸防洪堤垮塌非常嚴重,近一半的堤段已不復存在。垮塌得最厲害的部位恰好是文藝墻一帶。留在墻上的作品也殘破不全,缺頭的缺頭,損尾的損尾。倒是文藝墻那刻著劉禹錫《金陵石頭城》的首塊石碑還算完整,頑強地豎在那里。
沒人會去注意這個細節,只有喬不群站在劉禹錫的詩前面,神情凝重,久久不愿離去。潮打空城寂寞回。默念著這意味深長的詩句,喬不群心頭沉沉的,百感交集起來。正在沉吟之際,喬不群的秘書小白打來電話,要他速回政府,說檢察部門和銀監會的人來了,要跟他交換意見。喬不群一點也不感到驚訝,知道他們遲早會找上門來的。桃林的大開發,包括防洪堤、攔河壩和桃花河兩岸大小開發區等項目的建設,資金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開發銀行貸出的四十五個億,一是近年招商引資陸續引進的七八十個億。防洪堤被大水沖垮,攔河壩炸開兩個大口子,兩岸眾多開發區毀于一旦,一百多億的資金差不多都泡了湯,有關部門肯定會過問的。開發行的人已組織專家,對防洪堤做過檢測,防洪堤的基礎深度遠遠不夠,鋼筋和水泥標號不合格,連埋在堤里的砂石都不符合要求,整個建筑質量大大低于有關標準。檢察院據此逮捕了劉小富及相關官員,連蔡潤身也被再度起訴,接受審查。姬老板、辛芳菲、鄧一青等開發商也受到傳訊,所屬公司財務同時被查封。接著檢察部門與銀監會一道,對開發銀行貸給桃林的資金去向和使用情況,展開全面清理和調查。這樣大的行動不用說必須得先得到省委首肯,省委領導態度堅決,批示桃林的事情涉及面廣,影響大,要一查到底,查到誰是誰,任何人都不得出面說情,偏袒包庇問題人員。
喬不群回到政府,銀監會和穿著制服的檢察人員果然已等在接待室里。他們還算客氣,先跟喬不群握了握手,才表明來意,說是工作上的事得請他配合。肯定是劉小富給的十萬元人民幣和辛芳菲送的三十五萬美元被他們查了出來。
喬不群心知肚明,特意回自己辦公室,打開保險柜,去找那張收據。
收據很快找到。喬不群暗暗慶幸,多虧大水只漫到二樓,如果上了三樓,將收據泡爛,這兩筆錢就有口難辯,不容易說清楚了。帶上收據,喬不群就隨檢察部門和銀監會的人下了樓。政府大樓里進進出出的人不少,卻沒誰怎么在意銀監會和檢察人員,這段時間他們常在大樓里轉悠,已帶走了好些人。
小車已經啟動。前面是高大的政府大門,喬不群想起當年主持建設這道門樓時的情形,不免暗生感慨。這道門樓也算是自己的政績工程吧?可它除裝點了人民政府門面,又給人民帶來過什么好處呢?看來這次大水過后,不少單位又有了現成的重修門樓的借口。
出了政府大院,繞一個彎,就到了大街上。還有幾處水毀路段沒完全恢復通車,出城必須繞道。快經過市委時,只見好幾部檢察方面的車子鳴著警笛,呼嘯而過,爾后往右一拐,大搖大擺進了市委大門。不知檢察部門又掌握了誰的線索。喬不群不自覺地摸摸上衣口袋,那張收據還在。忽又想起李雨潺來,當初不是她出主意,讓那兩筆錢適得其所,從而換得這紙收據,此時自己恐怕就沒這么從容不迫氣定神閑了。也不知李雨潺在廣東那邊過得怎么樣,她母親和哥嫂是否都好。想打個電話,才意識到她走后的大半年時間里,桃林頻頻出事,誰都未曾閑過,也就沒跟她聯系。不用說,李雨潺的手機肯定已經換了號碼,想聯系怕也不是那么好聯系的。讓喬不群不解的是,她也不來個電話,分手時間并不長,難道就把桃林和故人忘了個一干二凈?
檢察部門和銀監會在桃林設了個臨時聯合辦公室,地點在城邊一家不大的賓館里。辦案人員任務繁重,喬不群不想讓人家為自己的事勞神,走進聯合辦就掏出那紙收據,給他們作了說明。收下收據,做好筆錄,辦案人員表示立即趕赴省城,跟省紀委的人見面,對收據進行認真核實。不過此前喬不群不能離開賓館,必須隨時接受調查。在賓館里住了兩個晚上,第三天中午辦案人員就回到了桃林。喬不群的收據已得到確認,他可以離開賓館了。
喬不群的仕途就此打住。
據說是要就地免職的,還是袁明清找到省委侯副書記說情,侯副書記出面力保,才只抹去喬不群代理市長,仍留著他的常務副市長帽子。不過不能再待在桃林,得挪往一個比桃林小得多的地方去任職。大地方的代理市長,被弄到小地方去做常務副市長,已是一降再降,如果不是當事人出了狀況,組織上是絕對不可能做這樣的安排的。
降職外調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喬不群離開桃林時,也就低調行事,尾巴夾得緊緊的。那是周六上午,大院里很安靜,不像上班之日,人來車往,熙熙攘攘。坐的還是小左的車,另有秘書小白作陪,此外再沒其他任何人。趙小勇倒是說過,要來送行,只是喬不群沒告訴他具體出行時間。
朝陽正在升起,喬不群望一眼陽光下的辦公大樓,心內五味俱全,感慨萬千。二十年的時間,自己一直待在這棟大樓里,如今人到中年,卻要與它告別,背井離鄉,到外地去就職,還真有些舍不得。可舍不得也要舍得,人在官場,身不由己,誰也不可能擺脫命運的安排,只能按照命里注定的人生軌跡一路前行。
又莫名地想起那年政府研究室快撤銷時秦淮河說過的話:做事靠智商,做人靠情商,做官靠政商,在政界上行走,不好好自我改造,努力提高政商,絕對不可能有所作為。這么多年下來,在不斷的自我改造過程中,自己的政商似乎也跟著得到一定提高,才一步步做到政府領導高位,多少算是有了些造化。又因這政商還沒提高到應有的高度,總欠那么點火候,眼看就要修成正果,又功虧一簣,敗走麥城。這么感慨著,喬不群挪開步子,朝已發動的小車走去。忽聽市級樓那邊響起鞭炮聲,震耳欲聾。炮響不見得就是喜事,桃林人愛熱鬧,逢喜遇喪都喜歡放鞭炮,禁炮禁了好多回也沒禁成。當然不可能是歡送你喬不群的,你又不是榮升,恐怕沒誰愿意花鞭炮錢。
征得喬不群同意,小左開了車里的音響。正好是那首《中華民謠》: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我在風雨之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沒有,大雁飛過菊花插滿頭。時光的背影如此悠悠,往日的歲月又上心頭。朝來夕去的人海中,遠方的人向你揮揮手。南北的路你要走一走,千萬條路你千萬莫回頭……
這讓喬不群一下子聯想起多年前,在一家音樂茶座里與李雨潺同聽此曲時的情形,心頭又是一番喟嘆。是啊,人生如旅,朝來夕去,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是隨便什么人都逃不掉的鐵律,無論你大貴大富,還是卑微如蟻。
不覺間,小車已經出城,上了一條國道。喬不群前去就任的地方在桃林西北方向,是省內最偏遠的地市,沒通高速公路,只有國道可行。說是國道,其實逼仄狹窄,勉強夠省道的規格。好在車子不多,路面也平坦,跑起來還舒服。
很快就要出桃林地界了,車過一處狹長山谷,兩旁林木茂密,溪水潺潺。西出陽關無故人。喬不群腦袋里冒出王維的陽關三疊,略覺有些傷感,讓小左停車,走了下去。如今已非千多年前的唐朝,交通發達,通訊先進,你傷感得也太沒道理了。喬不群自嘲著,面對綠水青山,踢踢腿,闊闊胸,做幾個深呼吸,果然很快將陽關三疊置于腦后。
忽然一陣風至,喬不群翕翕鼻翼,聞到一陣濃郁的香味。那是喬不群熟悉而久違的桅子花香。循著風向望去,對面溪岸上方搖曳著半坡桅子樹,黃花正艷。坡下隱約有條石板小路,蜿蜓而上,直入桅子花開之處。聞著花香,喬不群舉步上前,跨過溪間木橋,沿幽幽石板路,朝坡上走去。小白留下小左守車,快步追上喬不群。
來到桅子樹下,花香更濃。聞香憶故人,喬不群默念著李雨潺,只恨見花不見人,心頭悵惘。茫然四顧,桅子深處似有檐角翹立。一路尋過去,原來是一座涼亭。抬步入亭,發現亭后還有一處高坡,坡上古木森森,半掩著數座青磚碧瓦建筑。喬不群知道到了哪里,沒有猶豫,躬身往坡上走去。到得近前,正是古色古香的寺廟,大門上方寫著碧崖寺三個字。抬步邁入寺內,寬寬闊闊的院落,菩提悄立,墨竹輕搖,蟬聲如縷。也許是地處偏僻,寺里香客寥寥,略顯清寂。
喬不群不信佛,卻還是從身上掏出一張百元鈔票,投進功德箱里。又買了香蠟,供到香案上,給堂上的佛像鞠了三個躬,愿佛祖庇護,前程無礙。同時也請佛祖大慈大悲,保佑養育了自己四十多年的桃林百姓,豐衣足食,平安萬福。
喬不群又燒香又拜佛,煞有介事的樣子,閑著的小白開始還覺得好笑,后來也受感染,購香點蠟,上前敬過菩薩。
兩位正在禮佛禱告,忽有婀娜身影自一旁飄然而過。出售香蠟的小師傅朝那身影跟過去,一邊喚了一聲愚禪師傅。小師傅的聲音很輕,輕得就像蚊蟲叫一樣。可寺里安靜,喬不群耳又尖,以為小師傅叫的是雨潺師傅,心頭一動,忙掉過頭去。
可那婀娜身影只在廳柱旁晃了晃,便綽綽約約,向后堂飄然而去。喬不群很是驚異,那身段,那側影,明明就是李雨潺無疑,盡管緇衣緇帽,尼服于身。只是李雨潺分明下了廣東,怎么又會出家為尼,突然出現在這碧崖寺里呢?喬不群往前邁了兩步,欲追上去,倏忽間,那身影已隱入后堂,杳然無跡。喬不群不甘心,低首問旁邊的老和尚:“剛才那女師傅經過此處,小師傅叫了她一聲雨潺師傅,她也是寺里的師傅嗎?”老和尚說:“那不是雨潺師傅,是愚禪師傅,愚頑的愚,禪宗的禪。”喬不群哦一聲,說:“您這不是寺廟嗎?怎么有僧又有尼?”老和尚笑笑說:“施主到咱碧崖寺來得不多吧?您有所不知,這就是碧崖寺不同于別處的地方,寺旁有庵,庵與寺連,僧住寺,尼住庵,又可共同打理佛事,以侍奉山下來的善男信女。”
喬不群想起那次在廬山,論到桃林城外的青云寺,李雨潺也說過寺旁有庵的話。莫非她早有出家念頭,去廣東陪伴母親只是個幌子,真正目的則是虔心向佛,寄身于這方外世界?果真如此,剛才那位女師傅應該就是她了,只不過是諧雨潺之音,取了個愚禪法號。正心存疑慮,要問個明白,剛好有香客進來,老和尚已別轉頭去。
喬不群不再糾纏老和尚,悻悻然低頭退下。可他心里沒法放下愚禪師傅。恍惚間總覺得愚禪師傅就是李雨潺,盡管只瞟見側影,沒看清正面。還有她那輕盈的步伐,也是喬不群再熟悉不過的。若是李雨潺,她為什么又不理睬你呢?你和小白就站在堂前,她還能認不出來?
當然感覺僅僅是感覺,也許是你太想念李雨潺了,見了個與李雨潺氣質有些相似的愚禪師傅,以為就是李雨潺本人。只是你記念著李雨潺,就有與她相似的愚禪師傅飄然出現在面前,這也太巧了點吧?
還有那愚禪的法號,也挺有意思的。禪是智慧和覺悟的意思,前面冠以愚字,彼此似乎矛盾,實則深意存焉。想世間之人,也實在太聰明了,總自以為多了不起,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說,什么都敢做,連上天都不放在眼里,說什么人定勝天。其實這不過是自作聰明,往往從聰明出發,最后只能抵達愚蠢,誤人又誤己。假如反過來,大家都愚一點,笨一點,傻一點,不要太過聰明,凡事有所顧忌,有所收斂,有所為,有所不為,也許我們就不會自鳴得意,自以為是,自作自受,自食其果。怪不得圣人要說大智若愚,還說智可及,愚不可及,原來愚才是最高的智慧和覺悟。
想到這里,喬不群又暗笑起自己來。從一個法號,又生出這么多的感慨,你這是不是也是自作聰明?還是少自作聰明,甘做愚人好。至于愚禪二字到底是不是喬不群所理解的這個意思,恐怕只有愚禪師傅本人才有解釋權。
這么無聲地慨嘆著,抬腿要出寺門時,又發現門旁的菩提樹后還有條小門。喬不群掉過頭,走了進去。里面是一片不大的空地,有小路逶迤通向后山。山上綠竹成林,竹林背后則是壁立高崖,紫云如袂。喬不群正徜徉之際,猛然間,云崖上似有婀娜身影晃悠,仿佛就是剛才見過的愚禪師傅。喬不群又驚又喜,恨不得身生雙翼,立刻飛上高崖,靠近那妙曼身影。
然而喬不群剛閃過此念,再定睛細瞧,那身影已消失得了無蹤跡,不知去向。境由心生,是不是自己花了眼,起了幻覺?喬不群疑惑著,不由自主邁步上前,穿過空地,走進竹林,往崖上攀去。
好不容易上得高崖,才發覺路盡崖斷,斷崖另一邊竟是刀削斧劈般的絕壁。絕壁下有萬丈深淵,令人目眩,不寒而栗。好在絕壁前圍了石欄,不會有什么危險。手扶石欄,極目望去,遠近高低的山巒層層疊疊,宛若洶涌的波濤般,很是壯觀。
喬不群驚奇不已,想不到能在碧崖寺后山上,收獲到這份意外風景。怪不得毛澤東要說,無限風光在險峰。在石欄旁佇立良久,面對浩瀚無邊的大自然,喬不群變得異常坦然平靜,竟然可以不思不想,已然忘記自身的存在,仿佛自己已變成一座山峰,一塊青崖,一棵樹木,或是一抹似有似無的霧嵐。甚至什么都不是,早已完完全全融化在大自然里,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消失得無聲無息,不留任何痕跡。
直到身上被風吹得發涼,猛然打一個冷戰,喬不群這才意識到該下山了。轉過身去,只見不遠處的石壁上刻有凌云崖三個字,筆鋒雄健,入木三分。更有意思的還是旁邊兩句話:發上等愿,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下山回到車上,這兩句話仍在喬不群腦袋里縈繞著,揮之不去。人生在世,又有誰不在發上等愿?發上等愿,能結中等緣,享下等福,已經很不錯了,只怕種的西瓜,結的芝麻,甚至什么都不結,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至于想處身于高處平處寬處,更不好說了,蕓蕓眾生,大部分人都只能容身低處窄處凸凹不平處,難有太大作為。
小車已出桃林地界好遠,行駛在鄰市地面上。車前的路越發狹窄,讓喬不群不禁想起自己的仕途,本來越走越寬闊,忽然一個轉折,又到了窄處。看來人想向寬處行,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世間路千條萬條,別說選擇起來困難,更多的時候還由不得你去選擇,命運似乎早就給你安排好了,你想走寬處,等著你的卻是窄處。
腳下的路由不得自己,可你心頭還有一條路,那則是你的自由了,你可以走出一條寬寬闊闊的心路來。喬不群想起寬心一詞,心都可以寬,心路自然亦可越走越寬。
這么想著,喬不群心頭豁然開朗,連眼前的路似乎也不再那么狹窄了。<完>
大難終于釀成。
天快亮時,桃花河洪峰氣勢洶洶,撲向桃林城邊河段。疲憊的防洪堤到底經不住滔天大水的迫壓和沖擊,在洪峰過境的那一刻,轟然垮塌,將無情的大水放進城里。頃刻間,大半個桃林城區都被泡進了水里。
奇怪的是防洪堤一垮,天上的雨也驟然停了下來。艷麗的太陽冉冉升起在空中,照耀著已成泱泱澤國的桃林城區。正在外組織抗洪的喬不群等市領導聞訊后,顧不得別的事,相繼回到市里。市政府已變成水府,洪水都到了辦公大樓二樓。風光長廊兩岸的開發區,包括政府周邊的幾大園區也都泡進水里,一些快峻工的高大樓房要么完全倒塌,要么剩著半壁殘垣,實在慘不忍睹。還是當年喬不群主持修建的政府大門質量過硬,仍巍然挺立于大水中央,門樓上的金色琉璃瓦和桃林市人民政府幾個燙金顏體字,在太陽下熠熠生輝,格外醒目。一直泡了五天五夜,由于城外的攔河大壩死死堵在那里,大水依然戀戀不舍地留在城區,怎么也不肯退去。事情就是這樣,應該堅固的防洪堤不堪一擊,一夜工夫土崩瓦解,不指望那么堅固的攔河壩卻牢不可破,不識時務地橫在河上,擋住洪水去路。還是上級首長親臨桃林視察災情,見勢不妙,命令部隊開著直升飛機,投下炸彈,將攔河大壩炸開兩個大豁口,大水這才奔騰而出,淹向下游,城里水位才一寸寸地低了下去。
水是退了,可城里交通癱瘓,電停水斷。大街小巷,滿目瘡痍,房前屋后,到處都是污泥和殘渣。空氣中彌漫著腐鼠腐貓腐狗腐豬腐牛腐羊的刺鼻怪味,令人窒息。人們陸續回到家里和單位,著手清淤濯泥,收拾殘局。市委市政府領導也身先士卒,加入重建家園的行列之中。接著馮子愚召集有關部門領導開會,部署布置救災工作,一方面積極向上匯報災情,爭取上級支持;一方面帶領全市人民全力自救,力爭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奮斗,陸續恢復了交通和水電,街上和各處的污泥濁水及渣滓垃圾也被清理干凈,生產生活逐步正常。領導們又來到桃花河防洪堤上,進行現場辦公,具體研究修復防洪堤,重建兩岸風光長廊的可行辦法。至于下游的攔河壩是徹底拆除,還是設法再建,則有待有關方面仔細論證,另行定奪,暫時管不了它。
兩岸防洪堤垮塌非常嚴重,近一半的堤段已不復存在。垮塌得最厲害的部位恰好是文藝墻一帶。留在墻上的作品也殘破不全,缺頭的缺頭,損尾的損尾。倒是文藝墻那刻著劉禹錫《金陵石頭城》的首塊石碑還算完整,頑強地豎在那里。
沒人會去注意這個細節,只有喬不群站在劉禹錫的詩前面,神情凝重,久久不愿離去。潮打空城寂寞回。默念著這意味深長的詩句,喬不群心頭沉沉的,百感交集起來。正在沉吟之際,喬不群的秘書小白打來電話,要他速回政府,說檢察部門和銀監會的人來了,要跟他交換意見。喬不群一點也不感到驚訝,知道他們遲早會找上門來的。桃林的大開發,包括防洪堤、攔河壩和桃花河兩岸大小開發區等項目的建設,資金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開發銀行貸出的四十五個億,一是近年招商引資陸續引進的七八十個億。防洪堤被大水沖垮,攔河壩炸開兩個大口子,兩岸眾多開發區毀于一旦,一百多億的資金差不多都泡了湯,有關部門肯定會過問的。開發行的人已組織專家,對防洪堤做過檢測,防洪堤的基礎深度遠遠不夠,鋼筋和水泥標號不合格,連埋在堤里的砂石都不符合要求,整個建筑質量大大低于有關標準。檢察院據此逮捕了劉小富及相關官員,連蔡潤身也被再度起訴,接受審查。姬老板、辛芳菲、鄧一青等開發商也受到傳訊,所屬公司財務同時被查封。接著檢察部門與銀監會一道,對開發銀行貸給桃林的資金去向和使用情況,展開全面清理和調查。這樣大的行動不用說必須得先得到省委首肯,省委領導態度堅決,批示桃林的事情涉及面廣,影響大,要一查到底,查到誰是誰,任何人都不得出面說情,偏袒包庇問題人員。
喬不群回到政府,銀監會和穿著制服的檢察人員果然已等在接待室里。他們還算客氣,先跟喬不群握了握手,才表明來意,說是工作上的事得請他配合。肯定是劉小富給的十萬元人民幣和辛芳菲送的三十五萬美元被他們查了出來。
喬不群心知肚明,特意回自己辦公室,打開保險柜,去找那張收據。
收據很快找到。喬不群暗暗慶幸,多虧大水只漫到二樓,如果上了三樓,將收據泡爛,這兩筆錢就有口難辯,不容易說清楚了。帶上收據,喬不群就隨檢察部門和銀監會的人下了樓。政府大樓里進進出出的人不少,卻沒誰怎么在意銀監會和檢察人員,這段時間他們常在大樓里轉悠,已帶走了好些人。
小車已經啟動。前面是高大的政府大門,喬不群想起當年主持建設這道門樓時的情形,不免暗生感慨。這道門樓也算是自己的政績工程吧?可它除裝點了人民政府門面,又給人民帶來過什么好處呢?看來這次大水過后,不少單位又有了現成的重修門樓的借口。
出了政府大院,繞一個彎,就到了大街上。還有幾處水毀路段沒完全恢復通車,出城必須繞道。快經過市委時,只見好幾部檢察方面的車子鳴著警笛,呼嘯而過,爾后往右一拐,大搖大擺進了市委大門。不知檢察部門又掌握了誰的線索。喬不群不自覺地摸摸上衣口袋,那張收據還在。忽又想起李雨潺來,當初不是她出主意,讓那兩筆錢適得其所,從而換得這紙收據,此時自己恐怕就沒這么從容不迫氣定神閑了。也不知李雨潺在廣東那邊過得怎么樣,她母親和哥嫂是否都好。想打個電話,才意識到她走后的大半年時間里,桃林頻頻出事,誰都未曾閑過,也就沒跟她聯系。不用說,李雨潺的手機肯定已經換了號碼,想聯系怕也不是那么好聯系的。讓喬不群不解的是,她也不來個電話,分手時間并不長,難道就把桃林和故人忘了個一干二凈?
檢察部門和銀監會在桃林設了個臨時聯合辦公室,地點在城邊一家不大的賓館里。辦案人員任務繁重,喬不群不想讓人家為自己的事勞神,走進聯合辦就掏出那紙收據,給他們作了說明。收下收據,做好筆錄,辦案人員表示立即趕赴省城,跟省紀委的人見面,對收據進行認真核實。不過此前喬不群不能離開賓館,必須隨時接受調查。在賓館里住了兩個晚上,第三天中午辦案人員就回到了桃林。喬不群的收據已得到確認,他可以離開賓館了。
喬不群的仕途就此打住。
據說是要就地免職的,還是袁明清找到省委侯副書記說情,侯副書記出面力保,才只抹去喬不群代理市長,仍留著他的常務副市長帽子。不過不能再待在桃林,得挪往一個比桃林小得多的地方去任職。大地方的代理市長,被弄到小地方去做常務副市長,已是一降再降,如果不是當事人出了狀況,組織上是絕對不可能做這樣的安排的。
降職外調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喬不群離開桃林時,也就低調行事,尾巴夾得緊緊的。那是周六上午,大院里很安靜,不像上班之日,人來車往,熙熙攘攘。坐的還是小左的車,另有秘書小白作陪,此外再沒其他任何人。趙小勇倒是說過,要來送行,只是喬不群沒告訴他具體出行時間。
朝陽正在升起,喬不群望一眼陽光下的辦公大樓,心內五味俱全,感慨萬千。二十年的時間,自己一直待在這棟大樓里,如今人到中年,卻要與它告別,背井離鄉,到外地去就職,還真有些舍不得。可舍不得也要舍得,人在官場,身不由己,誰也不可能擺脫命運的安排,只能按照命里注定的人生軌跡一路前行。
又莫名地想起那年政府研究室快撤銷時秦淮河說過的話:做事靠智商,做人靠情商,做官靠政商,在政界上行走,不好好自我改造,努力提高政商,絕對不可能有所作為。這么多年下來,在不斷的自我改造過程中,自己的政商似乎也跟著得到一定提高,才一步步做到政府領導高位,多少算是有了些造化。又因這政商還沒提高到應有的高度,總欠那么點火候,眼看就要修成正果,又功虧一簣,敗走麥城。這么感慨著,喬不群挪開步子,朝已發動的小車走去。忽聽市級樓那邊響起鞭炮聲,震耳欲聾。炮響不見得就是喜事,桃林人愛熱鬧,逢喜遇喪都喜歡放鞭炮,禁炮禁了好多回也沒禁成。當然不可能是歡送你喬不群的,你又不是榮升,恐怕沒誰愿意花鞭炮錢。
征得喬不群同意,小左開了車里的音響。正好是那首《中華民謠》: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我在風雨之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沒有,大雁飛過菊花插滿頭。時光的背影如此悠悠,往日的歲月又上心頭。朝來夕去的人海中,遠方的人向你揮揮手。南北的路你要走一走,千萬條路你千萬莫回頭……
這讓喬不群一下子聯想起多年前,在一家音樂茶座里與李雨潺同聽此曲時的情形,心頭又是一番喟嘆。是啊,人生如旅,朝來夕去,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是隨便什么人都逃不掉的鐵律,無論你大貴大富,還是卑微如蟻。
不覺間,小車已經出城,上了一條國道。喬不群前去就任的地方在桃林西北方向,是省內最偏遠的地市,沒通高速公路,只有國道可行。說是國道,其實逼仄狹窄,勉強夠省道的規格。好在車子不多,路面也平坦,跑起來還舒服。
很快就要出桃林地界了,車過一處狹長山谷,兩旁林木茂密,溪水潺潺。西出陽關無故人。喬不群腦袋里冒出王維的陽關三疊,略覺有些傷感,讓小左停車,走了下去。如今已非千多年前的唐朝,交通發達,通訊先進,你傷感得也太沒道理了。喬不群自嘲著,面對綠水青山,踢踢腿,闊闊胸,做幾個深呼吸,果然很快將陽關三疊置于腦后。
忽然一陣風至,喬不群翕翕鼻翼,聞到一陣濃郁的香味。那是喬不群熟悉而久違的桅子花香。循著風向望去,對面溪岸上方搖曳著半坡桅子樹,黃花正艷。坡下隱約有條石板小路,蜿蜓而上,直入桅子花開之處。聞著花香,喬不群舉步上前,跨過溪間木橋,沿幽幽石板路,朝坡上走去。小白留下小左守車,快步追上喬不群。
來到桅子樹下,花香更濃。聞香憶故人,喬不群默念著李雨潺,只恨見花不見人,心頭悵惘。茫然四顧,桅子深處似有檐角翹立。一路尋過去,原來是一座涼亭。抬步入亭,發現亭后還有一處高坡,坡上古木森森,半掩著數座青磚碧瓦建筑。喬不群知道到了哪里,沒有猶豫,躬身往坡上走去。到得近前,正是古色古香的寺廟,大門上方寫著碧崖寺三個字。抬步邁入寺內,寬寬闊闊的院落,菩提悄立,墨竹輕搖,蟬聲如縷。也許是地處偏僻,寺里香客寥寥,略顯清寂。
喬不群不信佛,卻還是從身上掏出一張百元鈔票,投進功德箱里。又買了香蠟,供到香案上,給堂上的佛像鞠了三個躬,愿佛祖庇護,前程無礙。同時也請佛祖大慈大悲,保佑養育了自己四十多年的桃林百姓,豐衣足食,平安萬福。
喬不群又燒香又拜佛,煞有介事的樣子,閑著的小白開始還覺得好笑,后來也受感染,購香點蠟,上前敬過菩薩。
兩位正在禮佛禱告,忽有婀娜身影自一旁飄然而過。出售香蠟的小師傅朝那身影跟過去,一邊喚了一聲愚禪師傅。小師傅的聲音很輕,輕得就像蚊蟲叫一樣。可寺里安靜,喬不群耳又尖,以為小師傅叫的是雨潺師傅,心頭一動,忙掉過頭去。
可那婀娜身影只在廳柱旁晃了晃,便綽綽約約,向后堂飄然而去。喬不群很是驚異,那身段,那側影,明明就是李雨潺無疑,盡管緇衣緇帽,尼服于身。只是李雨潺分明下了廣東,怎么又會出家為尼,突然出現在這碧崖寺里呢?喬不群往前邁了兩步,欲追上去,倏忽間,那身影已隱入后堂,杳然無跡。喬不群不甘心,低首問旁邊的老和尚:“剛才那女師傅經過此處,小師傅叫了她一聲雨潺師傅,她也是寺里的師傅嗎?”老和尚說:“那不是雨潺師傅,是愚禪師傅,愚頑的愚,禪宗的禪。”喬不群哦一聲,說:“您這不是寺廟嗎?怎么有僧又有尼?”老和尚笑笑說:“施主到咱碧崖寺來得不多吧?您有所不知,這就是碧崖寺不同于別處的地方,寺旁有庵,庵與寺連,僧住寺,尼住庵,又可共同打理佛事,以侍奉山下來的善男信女。”
喬不群想起那次在廬山,論到桃林城外的青云寺,李雨潺也說過寺旁有庵的話。莫非她早有出家念頭,去廣東陪伴母親只是個幌子,真正目的則是虔心向佛,寄身于這方外世界?果真如此,剛才那位女師傅應該就是她了,只不過是諧雨潺之音,取了個愚禪法號。正心存疑慮,要問個明白,剛好有香客進來,老和尚已別轉頭去。
喬不群不再糾纏老和尚,悻悻然低頭退下。可他心里沒法放下愚禪師傅。恍惚間總覺得愚禪師傅就是李雨潺,盡管只瞟見側影,沒看清正面。還有她那輕盈的步伐,也是喬不群再熟悉不過的。若是李雨潺,她為什么又不理睬你呢?你和小白就站在堂前,她還能認不出來?
當然感覺僅僅是感覺,也許是你太想念李雨潺了,見了個與李雨潺氣質有些相似的愚禪師傅,以為就是李雨潺本人。只是你記念著李雨潺,就有與她相似的愚禪師傅飄然出現在面前,這也太巧了點吧?
還有那愚禪的法號,也挺有意思的。禪是智慧和覺悟的意思,前面冠以愚字,彼此似乎矛盾,實則深意存焉。想世間之人,也實在太聰明了,總自以為多了不起,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說,什么都敢做,連上天都不放在眼里,說什么人定勝天。其實這不過是自作聰明,往往從聰明出發,最后只能抵達愚蠢,誤人又誤己。假如反過來,大家都愚一點,笨一點,傻一點,不要太過聰明,凡事有所顧忌,有所收斂,有所為,有所不為,也許我們就不會自鳴得意,自以為是,自作自受,自食其果。怪不得圣人要說大智若愚,還說智可及,愚不可及,原來愚才是最高的智慧和覺悟。
想到這里,喬不群又暗笑起自己來。從一個法號,又生出這么多的感慨,你這是不是也是自作聰明?還是少自作聰明,甘做愚人好。至于愚禪二字到底是不是喬不群所理解的這個意思,恐怕只有愚禪師傅本人才有解釋權。
這么無聲地慨嘆著,抬腿要出寺門時,又發現門旁的菩提樹后還有條小門。喬不群掉過頭,走了進去。里面是一片不大的空地,有小路逶迤通向后山。山上綠竹成林,竹林背后則是壁立高崖,紫云如袂。喬不群正徜徉之際,猛然間,云崖上似有婀娜身影晃悠,仿佛就是剛才見過的愚禪師傅。喬不群又驚又喜,恨不得身生雙翼,立刻飛上高崖,靠近那妙曼身影。
然而喬不群剛閃過此念,再定睛細瞧,那身影已消失得了無蹤跡,不知去向。境由心生,是不是自己花了眼,起了幻覺?喬不群疑惑著,不由自主邁步上前,穿過空地,走進竹林,往崖上攀去。
好不容易上得高崖,才發覺路盡崖斷,斷崖另一邊竟是刀削斧劈般的絕壁。絕壁下有萬丈深淵,令人目眩,不寒而栗。好在絕壁前圍了石欄,不會有什么危險。手扶石欄,極目望去,遠近高低的山巒層層疊疊,宛若洶涌的波濤般,很是壯觀。
喬不群驚奇不已,想不到能在碧崖寺后山上,收獲到這份意外風景。怪不得毛澤東要說,無限風光在險峰。在石欄旁佇立良久,面對浩瀚無邊的大自然,喬不群變得異常坦然平靜,竟然可以不思不想,已然忘記自身的存在,仿佛自己已變成一座山峰,一塊青崖,一棵樹木,或是一抹似有似無的霧嵐。甚至什么都不是,早已完完全全融化在大自然里,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消失得無聲無息,不留任何痕跡。
直到身上被風吹得發涼,猛然打一個冷戰,喬不群這才意識到該下山了。轉過身去,只見不遠處的石壁上刻有凌云崖三個字,筆鋒雄健,入木三分。更有意思的還是旁邊兩句話:發上等愿,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下山回到車上,這兩句話仍在喬不群腦袋里縈繞著,揮之不去。人生在世,又有誰不在發上等愿?發上等愿,能結中等緣,享下等福,已經很不錯了,只怕種的西瓜,結的芝麻,甚至什么都不結,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至于想處身于高處平處寬處,更不好說了,蕓蕓眾生,大部分人都只能容身低處窄處凸凹不平處,難有太大作為。
小車已出桃林地界好遠,行駛在鄰市地面上。車前的路越發狹窄,讓喬不群不禁想起自己的仕途,本來越走越寬闊,忽然一個轉折,又到了窄處。看來人想向寬處行,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世間路千條萬條,別說選擇起來困難,更多的時候還由不得你去選擇,命運似乎早就給你安排好了,你想走寬處,等著你的卻是窄處。
腳下的路由不得自己,可你心頭還有一條路,那則是你的自由了,你可以走出一條寬寬闊闊的心路來。喬不群想起寬心一詞,心都可以寬,心路自然亦可越走越寬。
這么想著,喬不群心頭豁然開朗,連眼前的路似乎也不再那么狹窄了。<完>
大難終于釀成。
天快亮時,桃花河洪峰氣勢洶洶,撲向桃林城邊河段。疲憊的防洪堤到底經不住滔天大水的迫壓和沖擊,在洪峰過境的那一刻,轟然垮塌,將無情的大水放進城里。頃刻間,大半個桃林城區都被泡進了水里。
奇怪的是防洪堤一垮,天上的雨也驟然停了下來。艷麗的太陽冉冉升起在空中,照耀著已成泱泱澤國的桃林城區。正在外組織抗洪的喬不群等市領導聞訊后,顧不得別的事,相繼回到市里。市政府已變成水府,洪水都到了辦公大樓二樓。風光長廊兩岸的開發區,包括政府周邊的幾大園區也都泡進水里,一些快峻工的高大樓房要么完全倒塌,要么剩著半壁殘垣,實在慘不忍睹。還是當年喬不群主持修建的政府大門質量過硬,仍巍然挺立于大水中央,門樓上的金色琉璃瓦和桃林市人民政府幾個燙金顏體字,在太陽下熠熠生輝,格外醒目。一直泡了五天五夜,由于城外的攔河大壩死死堵在那里,大水依然戀戀不舍地留在城區,怎么也不肯退去。事情就是這樣,應該堅固的防洪堤不堪一擊,一夜工夫土崩瓦解,不指望那么堅固的攔河壩卻牢不可破,不識時務地橫在河上,擋住洪水去路。還是上級首長親臨桃林視察災情,見勢不妙,命令部隊開著直升飛機,投下炸彈,將攔河大壩炸開兩個大豁口,大水這才奔騰而出,淹向下游,城里水位才一寸寸地低了下去。
水是退了,可城里交通癱瘓,電停水斷。大街小巷,滿目瘡痍,房前屋后,到處都是污泥和殘渣。空氣中彌漫著腐鼠腐貓腐狗腐豬腐牛腐羊的刺鼻怪味,令人窒息。人們陸續回到家里和單位,著手清淤濯泥,收拾殘局。市委市政府領導也身先士卒,加入重建家園的行列之中。接著馮子愚召集有關部門領導開會,部署布置救災工作,一方面積極向上匯報災情,爭取上級支持;一方面帶領全市人民全力自救,力爭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奮斗,陸續恢復了交通和水電,街上和各處的污泥濁水及渣滓垃圾也被清理干凈,生產生活逐步正常。領導們又來到桃花河防洪堤上,進行現場辦公,具體研究修復防洪堤,重建兩岸風光長廊的可行辦法。至于下游的攔河壩是徹底拆除,還是設法再建,則有待有關方面仔細論證,另行定奪,暫時管不了它。
兩岸防洪堤垮塌非常嚴重,近一半的堤段已不復存在。垮塌得最厲害的部位恰好是文藝墻一帶。留在墻上的作品也殘破不全,缺頭的缺頭,損尾的損尾。倒是文藝墻那刻著劉禹錫《金陵石頭城》的首塊石碑還算完整,頑強地豎在那里。
沒人會去注意這個細節,只有喬不群站在劉禹錫的詩前面,神情凝重,久久不愿離去。潮打空城寂寞回。默念著這意味深長的詩句,喬不群心頭沉沉的,百感交集起來。正在沉吟之際,喬不群的秘書小白打來電話,要他速回政府,說檢察部門和銀監會的人來了,要跟他交換意見。喬不群一點也不感到驚訝,知道他們遲早會找上門來的。桃林的大開發,包括防洪堤、攔河壩和桃花河兩岸大小開發區等項目的建設,資金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開發銀行貸出的四十五個億,一是近年招商引資陸續引進的七八十個億。防洪堤被大水沖垮,攔河壩炸開兩個大口子,兩岸眾多開發區毀于一旦,一百多億的資金差不多都泡了湯,有關部門肯定會過問的。開發行的人已組織專家,對防洪堤做過檢測,防洪堤的基礎深度遠遠不夠,鋼筋和水泥標號不合格,連埋在堤里的砂石都不符合要求,整個建筑質量大大低于有關標準。檢察院據此逮捕了劉小富及相關官員,連蔡潤身也被再度起訴,接受審查。姬老板、辛芳菲、鄧一青等開發商也受到傳訊,所屬公司財務同時被查封。接著檢察部門與銀監會一道,對開發銀行貸給桃林的資金去向和使用情況,展開全面清理和調查。這樣大的行動不用說必須得先得到省委首肯,省委領導態度堅決,批示桃林的事情涉及面廣,影響大,要一查到底,查到誰是誰,任何人都不得出面說情,偏袒包庇問題人員。
喬不群回到政府,銀監會和穿著制服的檢察人員果然已等在接待室里。他們還算客氣,先跟喬不群握了握手,才表明來意,說是工作上的事得請他配合。肯定是劉小富給的十萬元人民幣和辛芳菲送的三十五萬美元被他們查了出來。
喬不群心知肚明,特意回自己辦公室,打開保險柜,去找那張收據。
收據很快找到。喬不群暗暗慶幸,多虧大水只漫到二樓,如果上了三樓,將收據泡爛,這兩筆錢就有口難辯,不容易說清楚了。帶上收據,喬不群就隨檢察部門和銀監會的人下了樓。政府大樓里進進出出的人不少,卻沒誰怎么在意銀監會和檢察人員,這段時間他們常在大樓里轉悠,已帶走了好些人。
小車已經啟動。前面是高大的政府大門,喬不群想起當年主持建設這道門樓時的情形,不免暗生感慨。這道門樓也算是自己的政績工程吧?可它除裝點了人民政府門面,又給人民帶來過什么好處呢?看來這次大水過后,不少單位又有了現成的重修門樓的借口。
出了政府大院,繞一個彎,就到了大街上。還有幾處水毀路段沒完全恢復通車,出城必須繞道。快經過市委時,只見好幾部檢察方面的車子鳴著警笛,呼嘯而過,爾后往右一拐,大搖大擺進了市委大門。不知檢察部門又掌握了誰的線索。喬不群不自覺地摸摸上衣口袋,那張收據還在。忽又想起李雨潺來,當初不是她出主意,讓那兩筆錢適得其所,從而換得這紙收據,此時自己恐怕就沒這么從容不迫氣定神閑了。也不知李雨潺在廣東那邊過得怎么樣,她母親和哥嫂是否都好。想打個電話,才意識到她走后的大半年時間里,桃林頻頻出事,誰都未曾閑過,也就沒跟她聯系。不用說,李雨潺的手機肯定已經換了號碼,想聯系怕也不是那么好聯系的。讓喬不群不解的是,她也不來個電話,分手時間并不長,難道就把桃林和故人忘了個一干二凈?
檢察部門和銀監會在桃林設了個臨時聯合辦公室,地點在城邊一家不大的賓館里。辦案人員任務繁重,喬不群不想讓人家為自己的事勞神,走進聯合辦就掏出那紙收據,給他們作了說明。收下收據,做好筆錄,辦案人員表示立即趕赴省城,跟省紀委的人見面,對收據進行認真核實。不過此前喬不群不能離開賓館,必須隨時接受調查。在賓館里住了兩個晚上,第三天中午辦案人員就回到了桃林。喬不群的收據已得到確認,他可以離開賓館了。
喬不群的仕途就此打住。
據說是要就地免職的,還是袁明清找到省委侯副書記說情,侯副書記出面力保,才只抹去喬不群代理市長,仍留著他的常務副市長帽子。不過不能再待在桃林,得挪往一個比桃林小得多的地方去任職。大地方的代理市長,被弄到小地方去做常務副市長,已是一降再降,如果不是當事人出了狀況,組織上是絕對不可能做這樣的安排的。
降職外調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喬不群離開桃林時,也就低調行事,尾巴夾得緊緊的。那是周六上午,大院里很安靜,不像上班之日,人來車往,熙熙攘攘。坐的還是小左的車,另有秘書小白作陪,此外再沒其他任何人。趙小勇倒是說過,要來送行,只是喬不群沒告訴他具體出行時間。
朝陽正在升起,喬不群望一眼陽光下的辦公大樓,心內五味俱全,感慨萬千。二十年的時間,自己一直待在這棟大樓里,如今人到中年,卻要與它告別,背井離鄉,到外地去就職,還真有些舍不得。可舍不得也要舍得,人在官場,身不由己,誰也不可能擺脫命運的安排,只能按照命里注定的人生軌跡一路前行。
又莫名地想起那年政府研究室快撤銷時秦淮河說過的話:做事靠智商,做人靠情商,做官靠政商,在政界上行走,不好好自我改造,努力提高政商,絕對不可能有所作為。這么多年下來,在不斷的自我改造過程中,自己的政商似乎也跟著得到一定提高,才一步步做到政府領導高位,多少算是有了些造化。又因這政商還沒提高到應有的高度,總欠那么點火候,眼看就要修成正果,又功虧一簣,敗走麥城。這么感慨著,喬不群挪開步子,朝已發動的小車走去。忽聽市級樓那邊響起鞭炮聲,震耳欲聾。炮響不見得就是喜事,桃林人愛熱鬧,逢喜遇喪都喜歡放鞭炮,禁炮禁了好多回也沒禁成。當然不可能是歡送你喬不群的,你又不是榮升,恐怕沒誰愿意花鞭炮錢。
征得喬不群同意,小左開了車里的音響。正好是那首《中華民謠》: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我在風雨之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沒有,大雁飛過菊花插滿頭。時光的背影如此悠悠,往日的歲月又上心頭。朝來夕去的人海中,遠方的人向你揮揮手。南北的路你要走一走,千萬條路你千萬莫回頭……
這讓喬不群一下子聯想起多年前,在一家音樂茶座里與李雨潺同聽此曲時的情形,心頭又是一番喟嘆。是啊,人生如旅,朝來夕去,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是隨便什么人都逃不掉的鐵律,無論你大貴大富,還是卑微如蟻。
不覺間,小車已經出城,上了一條國道。喬不群前去就任的地方在桃林西北方向,是省內最偏遠的地市,沒通高速公路,只有國道可行。說是國道,其實逼仄狹窄,勉強夠省道的規格。好在車子不多,路面也平坦,跑起來還舒服。
很快就要出桃林地界了,車過一處狹長山谷,兩旁林木茂密,溪水潺潺。西出陽關無故人。喬不群腦袋里冒出王維的陽關三疊,略覺有些傷感,讓小左停車,走了下去。如今已非千多年前的唐朝,交通發達,通訊先進,你傷感得也太沒道理了。喬不群自嘲著,面對綠水青山,踢踢腿,闊闊胸,做幾個深呼吸,果然很快將陽關三疊置于腦后。
忽然一陣風至,喬不群翕翕鼻翼,聞到一陣濃郁的香味。那是喬不群熟悉而久違的桅子花香。循著風向望去,對面溪岸上方搖曳著半坡桅子樹,黃花正艷。坡下隱約有條石板小路,蜿蜓而上,直入桅子花開之處。聞著花香,喬不群舉步上前,跨過溪間木橋,沿幽幽石板路,朝坡上走去。小白留下小左守車,快步追上喬不群。
來到桅子樹下,花香更濃。聞香憶故人,喬不群默念著李雨潺,只恨見花不見人,心頭悵惘。茫然四顧,桅子深處似有檐角翹立。一路尋過去,原來是一座涼亭。抬步入亭,發現亭后還有一處高坡,坡上古木森森,半掩著數座青磚碧瓦建筑。喬不群知道到了哪里,沒有猶豫,躬身往坡上走去。到得近前,正是古色古香的寺廟,大門上方寫著碧崖寺三個字。抬步邁入寺內,寬寬闊闊的院落,菩提悄立,墨竹輕搖,蟬聲如縷。也許是地處偏僻,寺里香客寥寥,略顯清寂。
喬不群不信佛,卻還是從身上掏出一張百元鈔票,投進功德箱里。又買了香蠟,供到香案上,給堂上的佛像鞠了三個躬,愿佛祖庇護,前程無礙。同時也請佛祖大慈大悲,保佑養育了自己四十多年的桃林百姓,豐衣足食,平安萬福。
喬不群又燒香又拜佛,煞有介事的樣子,閑著的小白開始還覺得好笑,后來也受感染,購香點蠟,上前敬過菩薩。
兩位正在禮佛禱告,忽有婀娜身影自一旁飄然而過。出售香蠟的小師傅朝那身影跟過去,一邊喚了一聲愚禪師傅。小師傅的聲音很輕,輕得就像蚊蟲叫一樣。可寺里安靜,喬不群耳又尖,以為小師傅叫的是雨潺師傅,心頭一動,忙掉過頭去。
可那婀娜身影只在廳柱旁晃了晃,便綽綽約約,向后堂飄然而去。喬不群很是驚異,那身段,那側影,明明就是李雨潺無疑,盡管緇衣緇帽,尼服于身。只是李雨潺分明下了廣東,怎么又會出家為尼,突然出現在這碧崖寺里呢?喬不群往前邁了兩步,欲追上去,倏忽間,那身影已隱入后堂,杳然無跡。喬不群不甘心,低首問旁邊的老和尚:“剛才那女師傅經過此處,小師傅叫了她一聲雨潺師傅,她也是寺里的師傅嗎?”老和尚說:“那不是雨潺師傅,是愚禪師傅,愚頑的愚,禪宗的禪。”喬不群哦一聲,說:“您這不是寺廟嗎?怎么有僧又有尼?”老和尚笑笑說:“施主到咱碧崖寺來得不多吧?您有所不知,這就是碧崖寺不同于別處的地方,寺旁有庵,庵與寺連,僧住寺,尼住庵,又可共同打理佛事,以侍奉山下來的善男信女。”
喬不群想起那次在廬山,論到桃林城外的青云寺,李雨潺也說過寺旁有庵的話。莫非她早有出家念頭,去廣東陪伴母親只是個幌子,真正目的則是虔心向佛,寄身于這方外世界?果真如此,剛才那位女師傅應該就是她了,只不過是諧雨潺之音,取了個愚禪法號。正心存疑慮,要問個明白,剛好有香客進來,老和尚已別轉頭去。
喬不群不再糾纏老和尚,悻悻然低頭退下。可他心里沒法放下愚禪師傅。恍惚間總覺得愚禪師傅就是李雨潺,盡管只瞟見側影,沒看清正面。還有她那輕盈的步伐,也是喬不群再熟悉不過的。若是李雨潺,她為什么又不理睬你呢?你和小白就站在堂前,她還能認不出來?
當然感覺僅僅是感覺,也許是你太想念李雨潺了,見了個與李雨潺氣質有些相似的愚禪師傅,以為就是李雨潺本人。只是你記念著李雨潺,就有與她相似的愚禪師傅飄然出現在面前,這也太巧了點吧?
還有那愚禪的法號,也挺有意思的。禪是智慧和覺悟的意思,前面冠以愚字,彼此似乎矛盾,實則深意存焉。想世間之人,也實在太聰明了,總自以為多了不起,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說,什么都敢做,連上天都不放在眼里,說什么人定勝天。其實這不過是自作聰明,往往從聰明出發,最后只能抵達愚蠢,誤人又誤己。假如反過來,大家都愚一點,笨一點,傻一點,不要太過聰明,凡事有所顧忌,有所收斂,有所為,有所不為,也許我們就不會自鳴得意,自以為是,自作自受,自食其果。怪不得圣人要說大智若愚,還說智可及,愚不可及,原來愚才是最高的智慧和覺悟。
想到這里,喬不群又暗笑起自己來。從一個法號,又生出這么多的感慨,你這是不是也是自作聰明?還是少自作聰明,甘做愚人好。至于愚禪二字到底是不是喬不群所理解的這個意思,恐怕只有愚禪師傅本人才有解釋權。
這么無聲地慨嘆著,抬腿要出寺門時,又發現門旁的菩提樹后還有條小門。喬不群掉過頭,走了進去。里面是一片不大的空地,有小路逶迤通向后山。山上綠竹成林,竹林背后則是壁立高崖,紫云如袂。喬不群正徜徉之際,猛然間,云崖上似有婀娜身影晃悠,仿佛就是剛才見過的愚禪師傅。喬不群又驚又喜,恨不得身生雙翼,立刻飛上高崖,靠近那妙曼身影。
然而喬不群剛閃過此念,再定睛細瞧,那身影已消失得了無蹤跡,不知去向。境由心生,是不是自己花了眼,起了幻覺?喬不群疑惑著,不由自主邁步上前,穿過空地,走進竹林,往崖上攀去。
好不容易上得高崖,才發覺路盡崖斷,斷崖另一邊竟是刀削斧劈般的絕壁。絕壁下有萬丈深淵,令人目眩,不寒而栗。好在絕壁前圍了石欄,不會有什么危險。手扶石欄,極目望去,遠近高低的山巒層層疊疊,宛若洶涌的波濤般,很是壯觀。
喬不群驚奇不已,想不到能在碧崖寺后山上,收獲到這份意外風景。怪不得毛澤東要說,無限風光在險峰。在石欄旁佇立良久,面對浩瀚無邊的大自然,喬不群變得異常坦然平靜,竟然可以不思不想,已然忘記自身的存在,仿佛自己已變成一座山峰,一塊青崖,一棵樹木,或是一抹似有似無的霧嵐。甚至什么都不是,早已完完全全融化在大自然里,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消失得無聲無息,不留任何痕跡。
直到身上被風吹得發涼,猛然打一個冷戰,喬不群這才意識到該下山了。轉過身去,只見不遠處的石壁上刻有凌云崖三個字,筆鋒雄健,入木三分。更有意思的還是旁邊兩句話:發上等愿,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下山回到車上,這兩句話仍在喬不群腦袋里縈繞著,揮之不去。人生在世,又有誰不在發上等愿?發上等愿,能結中等緣,享下等福,已經很不錯了,只怕種的西瓜,結的芝麻,甚至什么都不結,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至于想處身于高處平處寬處,更不好說了,蕓蕓眾生,大部分人都只能容身低處窄處凸凹不平處,難有太大作為。
小車已出桃林地界好遠,行駛在鄰市地面上。車前的路越發狹窄,讓喬不群不禁想起自己的仕途,本來越走越寬闊,忽然一個轉折,又到了窄處。看來人想向寬處行,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世間路千條萬條,別說選擇起來困難,更多的時候還由不得你去選擇,命運似乎早就給你安排好了,你想走寬處,等著你的卻是窄處。
腳下的路由不得自己,可你心頭還有一條路,那則是你的自由了,你可以走出一條寬寬闊闊的心路來。喬不群想起寬心一詞,心都可以寬,心路自然亦可越走越寬。
這么想著,喬不群心頭豁然開朗,連眼前的路似乎也不再那么狹窄了。<完>
大難終于釀成。
天快亮時,桃花河洪峰氣勢洶洶,撲向桃林城邊河段。疲憊的防洪堤到底經不住滔天大水的迫壓和沖擊,在洪峰過境的那一刻,轟然垮塌,將無情的大水放進城里。頃刻間,大半個桃林城區都被泡進了水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