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得寵總歸是有點好處的。 皇帝這日應了她的話, 第二日便去與皇后說了。消息從棲鳳宮中不脛而走,到了第三日,宮中已漸漸地掀起議論, 說什么都有。 宮中不少人因柔妃有孕而晉了位也就是不久前的事,于是愿意往好里想她兩分的大有人在。于是不少人都覺得這是個好辦法, 說這樣便可將兩個孩子都撫養得當, 誰也不虧。 但語出刻薄的,同樣比比皆是。皇子們從前都要被交給太妃,那是皇帝的意思,嬪妃們都只能照辦,自己主動提出將孩子交予旁人的卻從未有過。 而女人失了想為人母的慈心, 就總是要遭人議論的。 便有人覺得顧清霜從前的萬般賢惠皆是假的,如今不肯身邊多一個孩子,不過是為了騰出手來固寵,免得一心撲在孩子身上倒失了圣心;也有人覺得她行事過于諂媚, 討到了圣心不夠, 竟還要討好皇后, 不惜將親生的孩子送過去。 恰逢皇帝閑來無事時剛寵幸了祥容華身邊的宮女, 按規矩封了采女的位子。原本為仆為婢的人,一朝入了天子的眼不免得意忘形, 加上前頭又有顧清霜、愉貴人這般盛寵的先例,她設想起將來嘴邊就少了把門的,陪著祥容華在太液池邊閑逛, 不知怎的就議論起了孩子的事來。 顧清霜在假山旁的涼亭中坐著, 就聞不遠處不輕不重地飄來一句:“……偏娘子您總愛將人往好里想, 奴婢卻覺得柔妃就是盯著儲君的位子呢。嫡子在上頭壓著,她的三皇子便一點機會就沒有, 如今若是獻一個皇子到皇后娘娘膝下,來日倒又有了幾分勝算。” 祥容華搖頭:“莫要這么說。柔妃娘娘不是那樣的人,會這樣做必是仔細想過,覺得對孩子好。” 接著就又是那位新封采女的輕笑。她尚是半主半仆的身份,話中只得自稱“奴婢”,一字一句說起來卻全然不知收斂,實是將“眼高手低”這話演繹得極好。 顧清霜好笑地偏了偏頭,目光從假山上隨意分布的窟窿上投出去,正看見她發髻上兩支成色也算不得好的簪子。 抿著茶思量了會兒,顧清霜覺得這樣的機會,不用白不用。她從前在諸如這般的事上一貫做得大度,總懶得與人爭,萬般流言都能充耳不聞。 眼下,卻不是平常的時候。 她便往側旁睇了眼:“衛稟。” 衛稟會意,這便躬身向外退去,繞過假山行至二人身后,輕聲開口:“二位娘子安好,柔妃娘娘請二位一敘。” 宦官偏柔、又因壓聲而顯得陰惻的嗓音猶如陰曹地府里飄出的鬼魅,在二人心頭一觸。 顧清霜從那窟窿眼兒里看到,她們都嚯地回頭看向他。 她噙著笑,氣定神閑地抿起了茶。也就抿了三兩口,二人進了涼亭。三公主近來才剛會走,乖乖地被乳母牽著小手,與她們一起進了涼亭。 顧清霜看見她,目光定了一定,神情柔和了三分,彎腰朝她招一招手:“靜舒,來,柔母妃抱抱。” 只這么一句話,祥容華臉上霎然失了血色,斂裙跪拜:“娘娘恕罪,妙蕊不懂禮數,是臣妾失了管束。” 旁邊的小采女一并跪了地,臉色比祥容華更難看。 三公主卻沒注意到這些,聽言就懵懵懂懂地向顧清霜走去,乳母自不敢攔,在一旁心驚膽寒地看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