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六章 再戰奧運會-《中國體育人》
第(2/3)頁
球員名單并不長,只有寥寥幾人,可見這個時代打籃球的黑人并不多,能夠打出點名氣的就更少了。
名單上只有一個名字是陳強熟悉的,那就是厄爾-洛伊德。
“厄爾-洛伊德,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他就是歷史上第一個登上nba賽場的黑人運動員。看來還是得選他作為突破口啊。”
歷史上,在1950年的nba選秀當中,一共有三位黑人球員被選中,他們也是第一批登陸nba的黑人球員。其中選秀大會里第一個被選中的人名叫查克-庫珀,而第一個在比賽中登場的黑人球員,則是厄爾-洛伊德。
厄爾-洛伊德父親是煤場的礦工,他小的時候曾經在一所種族隔離學校讀書,高中畢業后,厄爾-洛伊德獲得了西弗吉尼亞州立大學籃球教練的青睞,得以進入到大學當中。
大學時代的厄爾-洛伊德是十分輝煌的,他曾經率領西弗吉尼亞州立大學獲得了兩次ciaa的總冠軍,并且曾有過單賽季不敗的好成績。厄爾-洛伊德進入到nba后,也算是球隊的主力,場均10.2分7.7個籃板的數據,算得上是一個合格的首發球員。
根據厄爾-洛伊德自傳,他的職業生涯也并不舒心,由于當時種族歧視比較嚴重,厄爾-洛伊德在場上打比賽的時候,經常被球迷吐口水,或者扔硬幣打他的頭。
……
引入黑人運動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歷史上的nba用了幾十年的時間,也沒有讓球迷完全接納黑人運動員,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紀,快船隊的前任老板依舊放出過種族歧視的言論。所以陳強也不指望這件事情能一蹴而就。陳強打算先讓黑人球員出現在賽場上,看看球迷和球隊的反應如何。
然而國內寄過來的一封信,卻完全打亂了陳強接下來的工作計劃,讓他引入黑人運動員的計劃不得不暫停下來。
這封信是董守義寄來的,董守義在信中詢問,陳強是否打算參加明年的倫敦奧運會。
參加奧運會這種事情,是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的業務范疇,抗戰期間,全國體育協進會的會務工作也停頓下來,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將幾個投靠日本人的漢奸會員開除了會籍。抗戰結束以后,全國體育協進會也恢復了工作,只不過由于國內的局勢仍然混亂,所謂的“恢復工作”,也只是名義上的事情,政府基本上沒有錢撥給全國體育協進會,讓體育協進會舉辦體育賽事,體育協進會自然也就無事可做。
此時全國體育協進會的會長由張伯苓來擔任,不過由于全國體育協進會也沒有什么經費,所以張伯苓這個“會長”,也只是有名無實罷了,啥事都做不了。
正常情況下,也應該是張伯苓來詢問陳強是否打算參加倫敦奧運會,但張伯苓卻沒有這么做,很顯然是故意為之。張伯苓視陳強為子侄,兩人關系親密,若是由張伯苓親自詢問陳強的話,怕是會摻雜私人感情。張伯苓也拿不準陳強到底想不想去參加倫敦奧運會,他也擔心自己親自詢問的話,會給陳強造成壓力,所以張伯苓便沒有參與此事。
陳強是了解張伯苓的,他知道張伯苓沒有親自過問,就是怕自己左右為難。于是詢問陳強是否參加倫敦奧運會的事情,就落在了董守義的頭上。
董守義也是當時著名的體育教育家,他曾先后在北平師范大學、北平民國大學、北平女子文理學院、西北聯合大學、浙江大學等學校體育系任教授,并且擔任過全國體育協進會總干事、教育部體育委員會常務委員等職位。董守義也曾以中國籃球隊主教練的身份,參加了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并且在奧運會后作為中國體育考察團的成員,前往歐洲各國考察。當年柏林奧運會結束后,陳強也曾經參加過這個考察團,所以他與董守義也算是熟識。
1948年倫敦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總干事,也正是董守義,同時董守義還是國際奧委會的委員,所以由董守義來信詢問陳強是否參加倫敦奧運會,于公于私都是再合適不過了。
近代中國有過三位國際奧委會委員,第一位就是王正廷,他早在1922年就被選為國際奧委會委員,在國際奧委會中也是老資格的存在。
第二位則是孔家的那位老爺,他之所以成為國際奧委會的委員,是因為王正廷的舉薦。王正廷覺得中國體育事業落后,為了發展國內的體育事業,便舉薦孔老爺成為了國際奧委會的委員。當時孔老爺身居要職,手握國家財權,王正廷覺得孔老爺“有權有錢”,若是能成為國際奧委會委員,定然會大力發展國內的體育事業,最起碼財政撥款會容易一些。只可惜事與愿違,孔老爺擔任國際奧委會委員之后,并沒有對中國體育事業做出半毛錢的貢獻。
第三位國際奧委會委員就是這位董守義教授了。他也是中國第一位從事體育專業出身的國際奧委會委員,未來他還擔任過籃協主席等職務。
拿著董守義的這封信,陳強卻是滿心的猶豫和躊躇。
陳強在美國過了好多年的安生日子,他有錢、有家庭、還有自己的事業,現在也算是小有名氣的企業家,讓他再回到奧運會的賽場上,以一個運動員的身份出現在公眾面前,陳強總覺得有些怪怪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