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二章 回國-《中國體育人》
第(2/3)頁
……
抵達港島后,陳強和司徒先生并沒有去住酒店,香港的洪門子弟早就給司徒先生安排好了專門的住處。
安頓下來之后,陳強又找到了司徒先生。
“先生,我想麻煩洪門的兄弟,幫我找輛車,我要去拜會一個人。”陳強開口說道。
“行啊,我立刻安排。”司徒先生叫來身邊的人,低聲囑咐了兩句,那人便出去找車了。
“你稍等一會,車馬上就到,除了司機之外,我還給你派了本地人,畢竟本地人對港島比較熟悉,你要辦什么事,找什么人,也方便一些。”司徒先生開口說道。
“不瞞先生,我打算去找李惠堂,我想試著說服他,跟我們一起北上。”陳強開口說道。
“李惠堂?是那個踢足球的吧?我知道他,當年率領咱們中國的足球隊,屢次戰勝外國。他現在也在香港么?”司徒先生開口問道。
陳強點了點頭,開口說道:“當年難道李惠堂可是‘亞洲球王’,論起踢足球,李惠堂的水平是世界級的,雖然他現在已經退役了,但這樣的人才不應該被埋沒,中國的足球還需要他,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他可以擔任中國足球隊的主教練,有他在的話,咱們中國的足球至少能少走十年的彎路。”
“這種人才,自當是要為國效力的,至于擔任中國足球隊主教練的事情,等到了北平,我會跟那邊的人提出建議。”司徒先生開口說道。
陳強又與司徒先生閑聊了幾句,說了說李惠堂的事跡,還有當年他們參加遠東運動會的事情,此時車已經來了,陳強便起身告辭,上了車去拜訪李惠堂。
李惠堂原本是在港島南華足球隊踢球的,抗日戰爭爆發以后,戰火沒有馬上燒到港島,李惠堂還曾經帶領南華隊遠征南洋,在東南亞取得了很多場次的勝利。港島淪陷之后,李惠堂不愿意做亡國奴,借道澳門轉回內地,并且在內地組建了五華足球隊,后來又在桂林組織了廣東足球隊。李惠堂的足球隊先后在重慶、成都等西南大城市舉行表演和義賽,為抗日募捐。
抗日戰爭勝利之后,李惠堂返回香港繼續踢球,1947年,42歲的李惠堂宣布退役,不過他并沒有放棄足球生涯,在1948年的倫敦奧運會上,李惠堂作為中國足球隊主教練,率隊參賽,當時還曾經與陳強見過面。
倫敦奧運會結束以后,李惠堂并沒有馬上回國,而是打算考取了國際足聯國際裁判證書,陳強得知此事之后,還給了李惠堂一筆錢,讓他專心留在歐洲考證。李惠堂也不負眾望,真的考到了國際足球裁判的證書,他也是中國第一個考到國際足球裁判證書的人。
……
港島有很多足球愛好者,也有很多業余的足球隊,以李惠堂的名氣和能力,靠著足球在港島生存下去,并不是什么難題,雖然不會大富大貴,但生活無憂。
與港島相比,內地的生活條件當然要差了許多,李惠堂如果回內地的話,肯定也要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然而面對陳強的邀請,李惠堂最終還是答應,愿意跟陳強一起北上。
自從遠東運動會時兩人相識,陳強與李惠堂也算是有近二十年的交情了,這些年來陳強對李惠堂也多有幫助,單從人情方面,李惠堂也不好意思拒絕陳強的邀請,更何況為國效力也是李惠堂一直在做的事情。原本李惠堂可能對新政權有些顧慮,但是經過陳強的勸說后,李惠堂解除了心中的顧慮,答應跟陳強一起北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