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至高利益》
第(3/3)頁
陳仲成卻不清醒,不知出于什么心態,對趙啟功的問題就是只字不談。
王培松冷靜下來后,迂回做起了思想工作:“陳仲成啊,想想我也替你惋惜啊,二十五年前,你分配到解放路派出所做戶籍民警時,我也在峽中市一個派出所做指導員。你不顧生命安危沖進火海中救人的事跡,我們都認真學習過,那時候我可想不到我們會在這種場合,以這種方式打交道。你真要好好想想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從什么時候開始出了問題?”
陳仲成苦苦一笑:“王書記,現在說這些還有什么用?想想都像上一輩子的事了。”
李東方說:“哎,老陳,不要這么說嘛,過去你表現得還是不錯的嘛,我記得八十年代你在沙洋縣當公安局長時,還是能嚴格要求自己的嘛,不吃請,不收禮,自家的私事從不用公車,你的老婆、孩子還在公共汽車上出了車禍……”
陳仲成眼里浮上了淚光:“李書記,你別說了,別說了……”
李東方卻堅持說下去:“那時你沒什么后臺,不論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都還是比較謹慎的!據我觀察,你的問題出在趙啟功同志任市委書記以后,尤其是當上公安局長以后,你就變了,除了趙啟功,誰的賬都不買,群眾的反應也大了,這些年對你的人民來信幾乎就沒斷過。”
王培松又適時地插了上來:“陳仲成,你走到今天這一步,應該說和趙啟功同志有很大的關系,這些關系你為什么就不能向組織上交代清楚呢?對此,峽江干部群眾的說法不少啊!”
一涉及到趙啟功,陳仲成又恢復了抗拒:“王書記,那你們就根據這些說法處理吧!”
王培松點了一句:“不是今天,早就有人說了,你連新婚夫人都給趙啟功送上去了……”
陳仲成像被火炭燙著了似的,突然叫了起來:“王培松同志,你不要落井下石,變相污辱我的人格!這種說法是從哪里來的?有什么根據?我就是在監獄待著,也可以提起訴訟,告你們侵犯我的名譽……”
這一來,倒搞得王培松挺被動,王培松便解釋:這是過去匿名群眾來信中反映的。
雙方周旋了將近三個小時,毫無進展,審訊在又一次失利中結束。
押走陳仲成后,王培松說:“東方同志,我看這個陳仲成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了!”
李東方也沒想到陳仲成嘴會這么緊,被趙啟功拋棄后還這么維護趙啟功,也感嘆說:“此人的確很難對付啊,我是深有體會的。當初我那么逼他辭職,什么傷感情的話都說了,甚至明確說到對他主持政法工作不信任,他也是這種態度!”
王培松挺有把握地說:“這也沒什么,難對付并不等于對付不了,這種人過去又不是沒碰到過!東方同志,可以向你透露一下:我的經驗是,對付這種人不能依賴訊問,只有深入調查,找到其犯罪事實的充分證據,先判了死刑再說!只要死刑一判,他才知道沒人來救他了,才會徹底坦白交代,把后臺老板拖出來!”
李東方問:“如果陳仲成罪不至死呢?又怎么辦?”
王培松有些情緒化地說:“那也有別的辦法,我們的檢察機關不是吃干飯的!”想了想,“我看此人的罪小不了,其他問題先不說,光是執法犯法向逃往國外的犯罪分子田壯達通風報信,差點造成三億港幣的流失,就夠他受的了!”
李東方本來還想問問王培松,趙啟功的問題是不是已經上報中央有關部門了?話到嘴邊卻沒敢問。一來王培松當時情緒不太好,不便問;二來也怕給王培松和省紀委造成誤會:你李東方這么關心趙啟功,是不是內心也有鬼呀?
不知怎么搞的,這晚從省反貪局回去,李東方的情緒壞透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