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曹操首先遇到的困難就是,他新收復的那將近五萬荊州士卒,有一些不聽他的話。 對于這種情況,曹操并不能采取暴力的方式解決,原因也很簡單,之所以不聽你的話,不是沒有原因。 你曹操剛剛才把人家的國家給滅了,別人的家人兄弟或許都是死在了戰(zhàn)爭之中。 雖說這是大勢所趨,看似沒什么不合理的,但是想讓這些普通的士兵接受,需要一個過程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你曹操根本不給人家喘息的機會,就喊人家再度陪你來打吳國,是個人心中都有一抹不舒服。 看著這種情況,曹操也有一些無賴,不過都已經將軍隊開到了赤壁這個地方,和孫策段兵相接,總不可能就這樣草率而回吧,最終曹操將這一部分荊州士兵全部布置在了岸上。 但此刻的曹操大軍還有差不多十二萬,相比于吳國的軍隊來說,占據(jù)絕對的優(yōu)勢。 只是接下來一波又一波的事情,讓曹操頗為頭疼,那就是他手下的那十二萬魏國士兵雖說聽他曹操的號令,但是這些士兵,大多數(shù)都是一些北方人,根本不習慣南方,一坐在船上,船只搖搖晃晃的就會發(fā)生嘔吐,眩暈等一系列癥狀。 看到這里,曹操不敢大意,因為這種事情若是拖久了的話,到后面很有可能引發(fā)瘟疫,于是乎他請來了神醫(yī)華佗。 至于說華佗是如何來到曹操軍中的,原因也很簡單,正是因為戲志才之死,給曹操提了一個很大的醒。 那就是軍中必須有一位神醫(yī)坐鎮(zhèn),那一次沒有求到張機,或許是曹操一生的遺憾,所以曹操接下來就是請來了華佗。 曹操這一回給華佗的待遇很高。不再像歷史上那樣,因為一兩句話而殺人,而當今這個世道,皇帝也沒了,華佗也沒有必要忠于漢室,沒有謀殺曹操的動機,所以說華佗也就安安心心的在這里呆了下來,就和秦國的張機是一樣的。 雖說曹操受到了一點小阻力,但這點阻力對于曹操來說算什么,曹操這一路走來,什么大風大浪沒見過,不就是一點挫折嗎?挺過去便可。 雖說曹操的這種想法是正確的,也非常的勵志,不過,現(xiàn)在不是問一個人的成長路途,而是生死搏殺,所以就是曹操的這一種堅韌,倒是給了對手周瑜和孫策機會。 周瑜見曹軍的船只都是用甲板處處相連,進而穩(wěn)固船只的穩(wěn)定性,這也是曹操手下的一個謀士,想出來的主意,畢竟曹軍在甲板上面晃晃蕩蕩戰(zhàn)力不穩(wěn),這已經成了事實,必須想一個辦法改進,還別說,運用了這種方法之后,似乎一切情況都好了許多。 而周瑜看到這里,則是露出了一絲詭譎的笑容,不過過了沒幾天,天空中突然狂風大作,但曹操感受到這股風力之時,直接走出了自己的帥帳,仔細的感受了一下,隨后整個人神色大變。 曹操雖然也讀得很多書,但是還沒有到上通天文下達地理的地步。 曹操很少來過南方,他并不知道在江上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江風多變的問題,或許吹一天東風,然后再吹十天南風,緊接著風向又在不斷的變化。 而長期居住江東的周瑜,則是把握了這一點時機,他終于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當即周瑜就向孫策報告,而孫策也是毫不猶豫的下令出擊,此戰(zhàn)務必要全殲曹操。 曹操的身邊立馬有謀士向曹操建議,此刻最要緊的就是防備火攻這種計策,而曹操也是第一時間部署了安排,任何明火物都并不得隨意拿出,至于說船只是由木頭做的,也會被火點燃,這沒辦法,只能派遣船只上去,不斷的騷擾周瑜的部隊,讓他們不準靠近此處。 雖說曹操已經在極力的挽救眼前的敗局,不過這是天意,又豈是他曹操能夠改變的,即便曹操再怎么努力,但終究還是被周瑜的部隊所靠近,終于,周瑜直接下令具體的士兵火攻曹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