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63章 只要我沒有道德(感謝Gsshen的盟主)-《家父漢高祖》


    第(2/3)頁

    “夫韓國,韓王為人勤儉,上下一心,上任之后,也不曾修建王宮,散盡其財,開四方之路,鼓勵農桑,減免商稅,修建多處驛站,供往來商賈休息,赦免國內隸臣,使其開墾,沿水多設船塢,依靠韓國之地利,短短時日里,便使得韓國百姓富裕...國泰民安...”

    劉長有些疑惑,“師傅啊,你平日里也不外出啊,你是怎么知道各國情況的?”

    “我的弟子,遍布各地,常常與我書信。”

    “那我唐國呢?”

    劉長激動的問道。

    蓋公瞇著雙眼,“夫唐國,唐王暴虐無禮,國相好色無度,將領大多懷有異心,百姓驕橫,外人前來,常常遭受欺辱,國內有民與上黨太原等地耕作,有民與上黨云中等地放牧,胡人眾多,風俗異與中原,唐王施暴秦之策,行耕戰之事。”

    “國內百姓欲作戰以取戰功,有藐視諸國之意,賢才前往,奸相便令人抓住,逼迫其做事。”

    “大動民力,修路,開水,修建驛站,加固長城,屯戰馬,設鐵礦,強令百姓耕作,不耕作則罰,夫唐國之如何!實暴秦也!”

    劉長聽的目瞪口呆,他憤怒的說道:“這是污蔑!!”

    “都是些不曾真正到過唐國的人說的,要是去唐國真正看過,就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這倒是實話,去了唐國,便再也出不來了...自然也就說不出這樣的話。”

    劉長黑著臉,“師傅,我唐國的風評居然差到了這個地步?”

    “不行啊,我得想辦法澄清謠言啊,師傅可有什么辦法?”

    蓋公憤怒的質問道:“為何如此,你心里難道不知道嗎?我當年以黃老教你,你為何要這種辦法來治國呢?”

    “我用的就是黃老之道啊,我在國內休養生息,減免稅賦,不輕易動用徭役。”

    “放屁!就你的唐國徭役最多!”

    “我那徭役可都是有償的!在農忙之余,讓百姓們做點事,做成之后,分發土地,糧食,甚至做的好的還給爵位....師傅啊,我唐國百姓貧窮啊,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要是不這么做,他們都要被餓死了,我也是給他們找點事干,讓他們不至于被餓死啊!咱黃老不就是說要安民嘛....”

    “那你鼓勵國內百姓外出殺匈奴,一個首級換取一個爵位,鼓勵去焚燒胡人的耕地,這是什么意思?”

    “我唐國苦啊,四處都是強敵,不這么做,人家天天來劫掠,百姓們死傷無數...咱黃老不就是說要保民嘛...”

    “那你強令民夫前往礦產,日夜勞作,這又是什么意思?”

    “那都是被俘虜的匈奴人,還有歸附于匈奴的胡人,其他的唐國百姓,那可是有償的,掙得糧食可比他們耕作得到的還多,他們巴不得去礦場呢....咱黃老不就是說要利民嘛....”

    “我這都是按著黃老思想來治理國家的...師傅怎么能說我呢?”

    蓋公深吸了一口氣,平復了一下心情,他認真的說道:“你要記住秦國滅亡的教訓啊!不是國家強大就可以的,最重要的還是百姓啊,你應當效仿楚齊趙韓...不能再這樣了!”

    “師傅放心吧!我唐國充分吸取了秦國滅亡的教訓,我已經下令了,失期,不要斬!!”

    蓋公握緊了拳頭,“長啊...我們出去練劍吧。”

    “咳,這大冬天的,師傅年紀又大,還是等稍暖和一些吧。”

    “我不要緊...就在這天祿閣內練吧。”

    “師傅,我前些時日騎馬,摔傷了,這手握不住劍了...還是等我好起來吧。”

    ......

    劉長迅速逃離了皇宮,他怕再待下去,自己就要挨揍了。

    黃老學說當然好,可劉長的治國策略卻并不局限在黃老學說上,他跟張蒼狼狽...圣君賢相,君臣一德,開辟出了一條屬于唐國的治國策略,不走黃老的道路,不走儒家的道路,不走法家的道路,反正也沒人知道這到底是個啥道路。

    大唐境內有黃老的弟子,有儒家的弟子,甚至還有大量法家的弟子,至于張蒼這個大儒為什么能邀請到法家來參與到治理唐國的偉大事業里,那得去問他兩個師兄。

    自從暴秦滅亡之后,法家的地位大不如從前,說不上是久仰山斗,也算是視如敝屣了。

    而唐國卻不是這樣,張蒼對法家還是很客氣的,他邀請了一位法家的大賢,叫鄭君的。這人曾跟隨項羽,后來歸降劉邦,劉邦曾下令所有項羽的舊部下在提到項羽時都要直呼其名項籍,鄭君偏偏不服從詔令,因此被趕走。

    因為另類,不合群,唐國在各國士大夫心里的風評是很差的,但是百姓卻不這么認為,唐國福利待遇好,活得有滋有味,都巴不得去唐國呢。

    當劉長離開皇宮的時候,前來迎接的自然還是季布。

    劉長忽有些思念正在廷尉大牢里的兩大舍人了。

    “大王...匈奴使者前來,專程來議和,并且還帶來了冒頓的書信,是寫給您的。”

    季布開口說道,劉長一愣,“匈奴來議和?”

    “對,群臣都非常的開心...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

    “書信呢?”

    “在使者那里...”

    “速去給我帶來!”

    “唯!”

    劉長坐在唐王府內,看著手里冒頓的回信。

    “上天所立之大單于致大漢國主唐王長,恭問無恙?吾長與平野,亦知禮數,嘗請教與中國大賢,自以為樂,常著書與中國陛下,有議和之意,蓋兩國紛爭,不為百姓之幸事,實大王無禮,以書辱之,因此兩國開戰,死傷者甚矣。”

    “大王既為國主,不思與民太平,無端起戰事,使兩國交惡,實在不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