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70章 反骨上建了個諸侯國-《家父漢高祖》


    第(1/3)頁

    廷尉大牢里的眾人,再也沒有辦法像原先那般平靜了。

    無論是曹參,還是周勃。

    此刻他們都開始慌了。

    他們不怕劉盈,是因為知道劉盈這個人是什么樣子的,他們怕劉長,是因為知道劉長這個人是什么樣子的。

    曹參對群臣說道:“夫唐國,以彭越之舊部,韓信之舊部,英布之舊部來統(tǒng)帥軍隊,這些人都曾跟隨他們的主人謀反,因而痛恨廟堂,張蒼這個人不儒不法,毫無忠君之心,自從他前往唐國,自設(shè)暴秦之法度,藐視政令,效仿他兩個師兄那般來治理唐國,而不類其師!”

    “夫唐國之民,三成是曾經(jīng)不愿意歸降大漢,因而躲進(jìn)深山里的匪民,又三成是跟隨陳稀謀反,深怕問罪而逃到唐國的罪民,又三成是塞外逃避匈奴而前來歸附大唐的胡民,這九成人,不知王法,只知有唐而不知大漢!!”

    “夫唐國之王,殘暴而無禮,先后跟隨韓信修習(xí)兵法,韓信謀逆之心不死!”

    聽到曹參的話,周勃只覺得毛骨悚然,這簡直就是建立在反骨上的國家,從他們的大王到丞相,再到將領(lǐng),再到九成以上的百姓,各個都是他母的反賊!可以說,唐國上下,全員反賊,便是效仿白起坑他四十萬人,估計也沒有一個是被冤枉的!

    周勃深吸了一口氣,說道:“夫唐國,逆漢法而行之,施軍功制,上下好戰(zhàn),又因其民長期戰(zhàn)與塞外,或占據(jù)深山為賊寇,又曾謀反與北軍交戰(zhàn),故而生性殘暴,絕非中原之民可以匹敵。”

    “而那些將領(lǐng)們,也絕非善人,尤其是英布麾下的將領(lǐng)們,常常對左右說:唐王類布甚矣。”

    “他們都是曾經(jīng)與項羽作戰(zhàn)的將領(lǐng),想要擊敗他們,也絕非易事。”

    “何況,唐國占據(jù)山川之勢,俯視長安,唐國的軍隊,三天就能攻破河?xùn)|,到達(dá)長安城下。”

    聽到兩人的話,其他大臣頓時也嚇懵了,急忙問道:“唐王真的要謀反了嗎?!?”

    其實,唐王這些年里逐漸成為了群臣心里最大的隱患,沒辦法,唐王實在不是個善人,他的國家上下又都是反賊,就怕哪天他腦子一熱,想過一把皇帝的癮,帶著人就來長安。

    但是曹參是不害怕的,他安撫群臣,唐王雖頑劣,與陛下,太后非常的親近,他是不會謀反的。

    但是如今,是陛下親自下令,讓唐國的軍隊進(jìn)長安。。

    曹參黑著臉,“絕不能讓唐國的軍隊入城”

    周勃沉吟了片刻,又補(bǔ)充道:“我這些年里接到了不少彈劾唐國將士的奏表。”

    “唐國將士非常的蠻橫,曾跟趙國的戍卒搶奪三匹戰(zhàn)馬,唐國的六個士卒將趙國的一位裨將打成了重傷,唐國裨將帶著人,一路沖到趙國校場,公然進(jìn)入趙國,所經(jīng)過的地方,

    寸草不生啊,最后他們將趙國士卒的盔甲武器,乃至連校場都拆了,搬回了唐國”

    “我因此下令,要張蒼嚴(yán)懲此事…奈何,張蒼言趙國士卒搶馬在先,不肯應(yīng)允,唐王更是派人恐嚇,說要以大軍攻破邯鄲,趙王最后寫信與唐王,這件事方才結(jié)束。”

    “這樣的軍隊要是進(jìn)了長安.”,周勃敲了敲面前的柵欄,說道:“他們大概會將這柵欄也拆下來帶回唐國”

    “這是唐軍還是土匪?!”

    有大臣驚愕的叫道。

    曹參再也忍不住了,他說道:“不行,不行,我們得見到陛下,這是廟堂內(nèi)的事情,是我們做的不對,陛下如何懲罰我們都可以,哪怕是要了我的命,也絕對不能讓唐王亂京!

    若是外王入城,那對廟堂的威信是巨大的打擊,此后,外王會效仿唐王,再也不尊廟堂,

    一旦有變,我們都無顏再面對先皇了!”

    他再一次朝著獄卒大吼。

    只是,獄卒還是沒有理會他,只是在幾個時辰之后,他們前來接走了宣義。

    宣義這個人,他什么學(xué)派都不是,可他的作風(fēng),又酷似法家。

    他治法嚴(yán)厲,只遵天子,劉盈一聲令下,他什么都敢去查,若是劉盈再有膽魄些,他誰都敢去抓。

    當(dāng)初劉邦抓住韓信,沒有人敢對韓信無禮,劉邦直接給宣義下令,宣義直接就將韓信當(dāng)作反賊來處置,完全不怕惹上什么麻煩。

    此刻,宣義跪坐在劉盈的面前,臉色一如往常的平靜,他沒有曹參他們想的那么遠(yuǎn),

    他唯一在意的,只是天子的命令而已。

    劉盈沉吟著,問道:“宣義,你可知罪?”

    宣義認(rèn)真的說道:“陛下,臣在廷尉,有人稟告臣,言唐王要以其生母之事要殺辟陽侯。”

    “臣急忙帶人前往,生怕唐王做錯事。”

    “臣前往之后,發(fā)現(xiàn)唐王并不曾如此,只是,唐王素有惡跡,況且唐王與辟陽侯又有仇怨,臣這才下令將唐王帶出去,送回皇宮。”

    “臣本來是想要送走唐王之后,再審查這件事,看是何人謊報,只是陛下懷疑,因而抓了我。”

    劉盈憤怒的起身,說道:“平日里,就是因為你們,朕才多次錯怪長弟!”

    宣義繼續(xù)說道:“他人臣并不知道,可是臣所彈劾唐王之過錯的,沒有一次是錯誤的。”

    劉盈一時語塞,便又憤怒的說道:“你身為廷尉,國內(nèi)大臣數(shù)次欺騙朕,你卻不告知朕,這難道不是罪行嗎?!”

    宣義又說道:“臣有過上奏,就在先前,臣上奏彈劾曹參毆打天使,當(dāng)以治罪,陛下不曾回復(fù)。在這之前,臣曾彈劾過周勃私藏鎧甲,彈劾太仆丞搶占民女,彈劾內(nèi)史欺上瞞下,多次請求陛下令我抓捕,只是陛下總是不許,不讓我去抓人。”

    “陛下還曾說我誣陷同僚,令我反思。”

    “額…”

    一瞬間,劉盈有些說不出話來,宣義的確是說過這些事的,可是劉盈將那些人叫來商談的時候,那些大臣們陳述自己的委屈,又拿出了證據(jù)說自己沒有做過這些事情,還有人彈劾宣義為了功勞不斷的污蔑同僚.…

    劉盈忽然有些羞愧,他急忙起身,將宣義扶了起來。

    “宣公啊.先前,是朕不對,朕沒有聽您的勸諫,朕竟相信了那些奸賊!”

    宣義認(rèn)真的說道:“是臣沒能說服陛下,這是臣的過錯,并非是陛下的,只是臣口才不好,不懂得如何勸諫。”

    “唉…難怪您總是被群臣針對朕現(xiàn)在才明白。”

    “宣公!朕令你徹查這件事,不能放走一個有罪之人!”

    “陛下是要臣嚴(yán)查這件事?”

    宣義再次詢問道。

    劉盈點了點頭,大手一揮,“嚴(yán)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