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樂善好施的長大善人-《家父漢高祖》
第(2/3)頁
張不疑瞪圓了雙眼,劉長瞥了他一眼,罵道:“你個蠢物!阿母怎么會對我動手呢?!”
“大王繼續(xù)說。”
“沒了就這件事,不過,我看阿母臉色不是很好而且她忽然提起,我怕其中有變啊。”
張不疑又遲疑了片刻,問道:“會不會是陛下之事?”
“放屁!阿母怎么會對二哥動手呢?!”
“臣的意思是,廢立之事?”
劉長一愣,又看向了欒布,召平,賈誼他們。因為天下大義而廢掉自己的兒子,似乎也算是大義滅親的一種,不過,劉長總覺得事情似乎不是這樣的。
欒布也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或許只是太后想讓大王理解她執(zhí)政之事吧,想讓大王知道天下大義重于一切。”
召平搖了搖頭,“太后的意思絕對沒有這么簡單,我倒是懷疑,太后可能要對大王的某位至親動手。”
“啊??”
劉長驚訝的看著召平,召平卻皺起了眉頭,沒有說話,繼續(xù)沉思了起來。
“大王,我倒是覺得,太后若是要對什么人動手,完全不必提醒大王太后并非無情的人,我想她只是想讓大王不要指責她執(zhí)政的行為,開導陛下”
賈誼也開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劉長再次低頭沉思了起來,想了許久,也沒能想明白,便讓眾人回去,不動聲色的繼續(xù)打探情況。
次日,劉長洗漱完畢,坐在了舍人們之間,揉著頭,笑著說道:“再也不能飲酒了。”
眾人一同吃了飯,舍人們便去忙碌了,劉長則是在府內練了練劍法,又開始拉弓,不是射箭,就是單純的拉弓,這是很能練力氣的,就在劉長苦練的時候,季布忽然站在了一旁,“大王,你不要拉的這么滿稍松些”
季布指導了幾下,便與劉長閑聊了起來。
“太后這幾天不太開心啊她常常說,有五策不能成唉,太后也是不容易啊。”
季布說著。
劉長瞥了他一眼,你與其這么說,倒不如找張紙,寫上太后舍人四個字,直接貼在臉上得了。
“若是呂舍人實在擔憂,可以前往椒房殿辦公啊。”
季布沒有理會劉長的挖苦,搖著頭說道:“太后的這幾個策略,如統(tǒng)一各諸侯國之稅收,諸侯王年年朝見獻金,不許諸侯王私自征召,調動不同國內的官吏輪流在各諸侯國內任職等策其實都挺好的,就是沒有能執(zhí)行,周昌,傅寬這些國相們,楚王燕王這些諸侯王,都不是很情愿啊”
“那當然不情愿了仲父在那么遠的地方,讓他一年來一次長安,那還了得幾次就病死在路上了,還輪換國內的大臣,他們不說,就是我,我才不愿意用張相他們去跟別人換”,劉長說了一半,忽然愣住了。谷y
他的臉色一時間變得非常的難看。
“大王不必擔心,唐國身負抵御匈奴的要任,肯定不會如此太后是很偏愛大王的,前幾天不是還寫信給張相,撥給唐國不少的糧草,還提醒唐國不要忘了兩季之操練嘛”
“嘶”
劉長猛地吸了一口冷氣,他一把抓住了季布的手,盯著他的雙眼。
“跟我來!”
“張不疑!去將欒布叫回來!!讓他晚點再去廷尉!!”
“進內屋!”
“季舍人!”
劉長忽然俯身朝著季布行大禮。
看著這一幕,舍人們頓時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
劉長認真的說道:“寡人錯怪了季舍人,請你恕罪。”
季布笑著回禮,說道:“臣乃大王之臣,雖受命與太后,奉命看管大王,可大王乃是我的主君。”
劉長抬起頭來,一把抓住季布的手,說道:“好!有季舍人這句話,寡人還怕什么呢?!”
劉長急匆匆的轉身,坐在了上位,幾個舍人坐在他的面前。
“諸君,太后要在各諸侯國內施新政,諸侯王多有不愿,太后先前所提大義滅親,其實就是不想讓我庇護這些人似乎還有以唐國的軍隊來殺其余諸王的想法,寡人該怎么辦呢?”
“大王!太后若是要殺各個諸侯王,根本不需要動用唐國的軍隊,其余諸侯可不像唐國那般強盛,除卻最強大的齊國和楚國,其余如趙,燕,韓,梁,吳等,便是合兵一處,也不是北軍的對手,他們完全沒有實力來反抗。”
“齊國大不如前,太后更是準備以皇弟建為膠東王,進一步瓦解齊國。”
“至于楚國,楚王乃宗室賢長,為人有賢名,與先皇,太后都親近太后也未必會對他動手。”
最先開口的就是召平,他大聲的說道:“太后目前的行為,更像是在威逼諸侯王,要讓他們接受政令若是臣沒有想錯,太后下一步,就會召見各地的諸侯王,讓他們前來朝見。”
“太后執(zhí)政,群臣不敢反對,可這些諸侯王,心中未必沒有其他的想法,太后就是想要讓他們也徹底服從。”
召平剛說完,欒布緊接著說道:“過去,太后多縱容諸侯王,是因為想以諸侯王來輔佐天子,威逼群臣,可如今太后執(zhí)政,自然就不必那般大王便是太后之依仗。”
張不疑激動的說道:“這也是大王的機會,不如奉太后之詔,出兵討伐,兼并趙燕之地!殺雞儆猴!讓諸侯王們都服從與太后!太后也不會反對,大王和太后都能獲利!”
“不可!!”
賈誼起身,認真的說道:“北有匈奴,南有趙佗,光憑借著唐國的實力,不足以穩(wěn)天下,討伐匈奴,需要趙,燕,韓,梁,齊等國運輸糧草,輔佐大唐,而面對趙佗,則需要楚,吳,齊等國聯合起來,協(xié)同廟堂來抵御!”
“大王應當保下這些諸侯王,我知道大王是重情之人,絕對不會同室操戈,兄弟鬩墻。”
“大王可以當作什么都不知道,用唐國的實力來恐嚇諸王,讓他們前來拜見,當他們到來的時候,大王就跟隨在他們的身邊,讓他們同意施行太后的政策,自己帶頭,對廟堂做出一定的讓步,大王乃是諸侯之先,大王這么做,他們不敢不跟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