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梁國,睢陽。 當張偃的馬車來到了睢陽城的時候,張偃都驚呆了,這里的城門敞開,幾個士卒靠在一起聊著天,進出的行人手中提著傳,也不怎么盤查,進出自如,直到張偃的馬車到來的時候,那些士卒方才裝模作樣的開始盤查。 梁國一直都在受著地理位置的影響,魏惠王從安邑遷都大梁之后,魏國又被稱為梁國。如今的梁國,也就是當初魏國的一部分,占據著最好的耕地,處于中原之心腹,貿易必經之地,唯一的劣勢就是,四面受敵,地勢太過平坦,沒有什么防御.這在戰國時期是一個巨大的劣勢,可是在如今,這壓根就不是問題。 畢竟,如今天下太平,梁國四周又沒有什么敵人,無論是從哪個方向,但凡有外敵殺到了梁國,那大漢也差不多要完蛋了。因此,梁國也沒有防御的必要,何況,梁國一面是河水(黃河),一面是廟堂,只需一面布防,梁國存在的意義就是當廟堂的門戶,盯著關外的諸侯們。 可如今也不見得哪個諸侯就敢起兵作亂,梁國自然也就不必緊張,安心躺平就好。 擁有充足的人口,耕地,沒有戰亂,加上當今梁王是個不愛折騰的,梁國想不富裕都很難。當今梁王,比起治理國家,更喜歡陪著自己的愛妾,陪著自己的家里人,什么教化啊,鼓勵開墾啊,鼓勵貿易啊,什么都不干。 這就是為什么說梁國乃是官吏們的天堂了,在這里任職,那就是休假,而且是帶薪休假。 梁王已經有四個月不曾召開朝議了,四個月前召開朝議還是因為廟堂下達了命令,要求赦免隸臣。 梁王沒有什么雄心大志,啥也不做,而大臣們在前任國相張蒼的影響下,也變得更加慵懶,整個梁國的政治社會寬松氛圍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百姓們愛做什么就做什么,坊市也沒有規定的時日,酒肆食肆什么的想什么時候開就什么時候開,想什么時候關就什么時候關,有的時候甚至連宵禁都免去了。 而張偃初次看到城內的情況的時候,整個人都已經懵掉了。 前來迎接他的人是梁國的新國相,喚作郭亭,不知為什么,郭亭完全沒有身為國相的架子,甚至率先下車來見張偃。 張偃也急忙下車,互相拜見。 “我何德何能,敢讓郭相親自來迎接我呢?” “哈哈哈,張君遠道而來,怎么能不迎接呢?” 郭亭便與張偃同乘一車,帶著他朝著自家府邸走去,走在路上,張偃好在好奇的看著周圍的情況,這里與長安真的是截然不同,長安的百姓,走起路來總是很快,急匆匆的模樣,官吏們板著臉,匆匆而過,可在梁國.他剛剛才看到兩個官吏滿臉堆笑,漫不經心的從一旁路過,看到國相的車,也只是拜見,完全沒有半點的畏懼。 張釋之和郅都但凡有一個在這里,都能創下業績的最高紀錄。 郭亭拉著張偃的手,認真的說道:“您前來之前,太后就已經交代過了您往后可以與我多親近。” “我也是單父人.曾是周呂令武侯的部將” 張偃一聽,頓時就明白了,這是自家人啊。 “那就勞煩您了.” “哈哈哈,不必多禮!” “我先帶您去拜見大王!” 梁王宮內,梁王與王后前來迎接這位親戚,劉恢非常的開心,摟著這位猶子的肩膀不松手,而張偃還是有些拘束的,卻也很禮貌的拜見了舅父和舅母.而呂王后就對他更加和氣了,畢竟是呂后最疼愛的外孫,從血緣上來說,劉盈,劉樂跟呂氏才是一家人。 “來,偃這是寡人特意給你準備的.這一路上也沒吃好吧,不要拘束!” 劉恢開心的說著,招呼著猶子吃飯。 隨即,他又讓郭亭將其余大臣們叫來,讓他們來見一見梁國的新任奉常。 很快,梁國的群臣紛紛到齊,劉恢問起了長安的情況。 張偃一一回答。 “長陛下如何啊?沒有再挨揍吧?” “啊陛下他很好.” “哈哈哈,當初陛下年幼的時候啊,都是我負責涂藥的!那時啊,他總是惹阿父和阿母生氣你們這些后生都不知道呢!” “額” 張偃其實是知道的,不過,他還是乖巧的點著頭,沒有反駁舅父。 “他派你來這里,難道就沒有吩咐什么嗎?” “吩咐了只是” 看到張偃膽怯的模樣,劉恢認真的說道:“伱是要做九卿的人,不要再這般模樣!” 張偃鼓起了勇氣,說道:“陛下派我前來之前,特意吩咐,梁國上下,怠慢其政,懶惰成風,要我好生督促官吏,治理好梁國!” 張偃本以為,自己這么一說,定然會讓群臣都對自己同仇敵愾,只怕舅父都不會高興。 可他說完之后,在座的群臣,卻沒有一個在意的,都是笑呵呵的看著他。 劉恢也是點著頭,“他說的對啊,那你要好好治理啊!” 張偃很是困惑,直到宴席結束,跟郭相離開的時候,他方才詢問起了緣由。 “唉這些年里啊,陛下派了不少人,都說是來治理梁國的,可待了沒多久,都變成了一個德性.我也是啊,我當初也是奉命來治理梁國的唉.那些大臣們,幾乎都是可有什么用呢?梁國還能做什么呢?” 郭亭搖著頭,回憶著他當初前來梁國時的豪言壯語,那是他逝去的青春。 “那您來梁國有多少年了?” “四個月。” “師父啊您這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劉長幽幽的看著面前的張蒼。 “張不疑說三個月內完成設籍的事情,您就掐著時日,非要在三個月期限正滿的時候完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