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誠實的法家-《家父漢高祖》
第(2/3)頁
「臣以為...定然會爭論很久,只怕還會因為定奪謚號的問題而打的頭破血流....適合陛下的謚號...實在是太多了。」
劉長跟幾個心腹壓根就不忌諱商談這些事情,因為劉長看的很開,而這些心腹們也都了解自家的陛下。
劉長朝著呂祿揮了揮手,很滿意他的回答。「好了,你先去忙吧,莫要忘了我所交代的!」
等到呂祿離開后,劉長示意張不疑坐過來,他直接用手摟著張不疑的肩膀,嚴肅的說道:「在夏國修建陵邑的事情,我可是全權(quán)交給你了,你莫要耽誤時日,今日就出發(fā),前往夏國,統(tǒng)籌各地的人
手,開始著手建設(shè)吧,位置什么的,都由你來定奪,反正你明白為什么要修建這座邑城就好...這是
我兄長交給我的最后一件事,不能有半點差池!」「臣領(lǐng)命!!」
兩人又商談了下修城的事情,說了片刻張不疑這才起身,「臣今日便出發(fā),臣不在長安的時日里,請陛下照顧好自己,莫要再這般忙碌了..」
張不疑走出厚德殿的時候,門口的幾個郎中急忙附身行禮送別,唯獨有一人,高高仰起頭來,看向張不疑的眼神頗為不屑。
張不疑看向了那人,「你是何人?」「主父偃!」
「哦...我聽說過你,我進出厚德,眾人皆拜,為何唯你不拜?」
「公實乃奉承小人,不知忠義!陛下失
其至親,公不前來拜見,卻要等到現(xiàn)在才來,何以對得起陛下之厚愛呢?!」
張不疑恍然大悟,然后對著一旁的甲士吩咐道:「將此人關(guān)進牢獄內(nèi),鞭二十!等我回來再釋放。」
主父偃大驚,高聲叫罵著,就被甲士給拖走了。
皇宮里的悲傷氛圍,讓向來活蹦亂跳的劉賜都變得乖巧了不少。
劉賜在近些時日內(nèi)沒有再外出游玩,整日都是陪伴在阿母的身邊,也并沒有因為自己的國家得到了一個邑城而欣喜,若是可以選擇,他寧愿不要這城。
小公主則是被送到了太尉那里,劉長不愿意讓小公主看到太多。
劉勃的外出計劃也只能暫時擱淺。
對劉盈的妃子,劉長沒有選擇將她們趕出去,而是給與了她們選擇,若是愿意回家的,可以送回自己的家鄉(xiāng),當然,若是愿意留下來,可以繼續(xù)待在自己的宮殿內(nèi),而劉盈的諸多子嗣,也都封了爵,除卻劉祥這個早已封王的嫡子,劉盈其實還有一個嫡子,也是與大曹所生的,叫劉朝,年紀尚小,劉長就封他做了張掖王,將河西國內(nèi)的張掖郡封給了他。
也算是封到了他哥哥的身邊。
自從劉長登基之后,還不曾有全國郡守以及諸王一同前來長安的情況,劉長也是提前做好了準備,要借著這次召集眾人的機會,推行一些很早就
想要做的事情,了解一些地方的情況,見一見許久
不曾相見的眾人。
而做好準備的人卻不只是劉長。
在御史府內(nèi),眾人坐在下方,安靜的看著晁錯。
上次的謠言,說晁錯期待太上皇死掉,這樣就可以召集天下的諸侯王,一網(wǎng)打盡。
雖然這個是謠言,但是還是有點道理的,諸侯王在長安,是斗不過三公的,若是在地方上,還能借著天高皇帝遠來抗衡,可是在這城池里,三公隨便調(diào)用幾十個甲士就能抓住他們。
晁錯卻不敢表現(xiàn)出半點欣喜或者期待。
他只是平靜的看著眾人,提醒道:「雖然諸侯國是一定要削弱的,但是現(xiàn)在是大行皇帝駕崩的時候,并非是削藩的時機,諸王很快就要到達長安了,在這段時日里,諸君莫要糊涂,避免與這些人起什么爭執(zhí)...若是無意被人抓住把柄,坐實了過去的謠言,那整個御史府都要遭受大災(zāi)厄了。」
眾人也都明白晁錯的意思,答應(yīng)了他。
果然,在被背刺之后,晁錯還是謹慎了不少,至少不會亂來了。
陶青有些不悅的說道:「難道我們就什么都不做嗎?」
「晁公向來都是說什么為了天下而要舍身取義,如今何以如此害怕呢?」
「天下的郡守和諸王都要前來,各個府邸都在準備,想要完成自己的想法....我們御史府平日里叫的最大聲,此刻卻什么都不做,難免被小人所恥笑啊。」
晁錯瞇了瞇雙眼,「誰說我們什么都不做呢?」「對付不了諸侯王,那不是還有郡守嗎?」
「你們可莫要忘了,御史府的職責不是削藩,而是整頓吏治,說吏治,如何能避得開這些郡守們呢?」
「諸侯王要限制,郡守自然也要限制,有些郡守,在自己所在的郡內(nèi),儼然就是諸侯王的模樣,以郡為國,肆意安排自己的親信,難道能危及廟堂的就只有諸侯王嗎?」
「可郡守是廟堂所委派的,難道還要限制他們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