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熊羆-《家父漢高祖》
第(2/3)頁
「而張不疑的想法,太過激進,而且傷亡太大,這是增加矛盾的辦法,不是解決矛盾的手段...老子曾經說:不能殺掉太多的人。」
「臣明白陛下的意思...臣這次前往趙國,一定會全力而為之。」
劉長瞇著雙眼,詢問道:「那你準備怎么個全力而為之呢?」
韓嬰深吸了一口氣,說起了自己的想法,「陛下,臣準備多收當地的士子為弟子,向他們傳授忠君之主張另外,臣要帶上自己的弟子們,讓他們去給諸多貴人們講學,在趙國設立幾個地方,當眾講學...」
聽著韓嬰的想法,劉長卻只是搖了搖頭。
韓嬰一愣,想了許久,又說道:「那臣便寫文章,在每天的趙國報紙上發行,讓當地人每日都能看到這些...」
劉長還是搖了搖頭。
「臣...臣給廟堂群臣講述經典??」
韓嬰已經有些遲疑了,而劉長卻說道:「您說的這些辦法都不是朕所想聽到的。」
「請陛下吩咐,臣該怎么去做呢?」
「你得去入趙人啊!!」
「啊??」
韓嬰嚇了一跳,驚恐的看著大漢皇帝,「陛下這是何意啊??」
「你去趙國后,別講什么學,也別開什么學堂,你就去找當地的那些名士,堵著他們的門喊老狗,讓你的弟子們往他的門前吐口水,往他們的帽子里...咳咳,就是激怒他們,然后跟他們開始辯論!!」
「對付趙國人,不能來軟的,他們向來就不吃這一套,你得將他們說服,說不服的就給打服!!」
「我派你去趙國,是為了跟他們講道理,讓他們認可你的主張,你難道還不知道該如何去講道理嗎?」
韓嬰目瞪口呆,這是御史大夫的提議嗎?讓自己去趙國大殺四方??
韓嬰有些為難,「陛下,臣在太學也常常辯論,但是這趙國...臣這么做,會不會引起什么大亂子?
」
「你方才不是說了嗎?冬夏之別?過去的趙國是在冬季,一切都要以發展為前提,要讓百姓吃飽飯,穿暖衣,如今,他們已經到了夏日,一切都不錯,連那些貴人們都吃撐了肚子沒事干,你得去動起來啊。」
「可是臣...」
看到還是有些遲疑的韓嬰,劉長有些驚訝的問道:「難道您是害怕自己不是那些趙人的對手嗎?」
「也對啊,那些趙人都是大家出身,還有不少是跟毛公他們學過的,還有荀派的不少人,一般人也不是他們的對手,您害怕也是正常的,那您能否跟朕舉薦一個不怕的人呢?」
韓嬰當即就坐不住了,害怕???
我不到三十歲就創建學派,在燕趙傳學,辯論眾人,不曾一敗,你說我怕??
「陛下!!臣并非是害怕,只是擔心惹出大亂,故而不敢答應,若是陛下要臣前往,豈能有退縮的道理?!臣現在就去趙國...」
看著面前被激的面色赤紅的韓嬰,劉長趕忙笑呵呵的拉住了他。
「您莫要生氣是朕誤會了您。」
「您到了趙國后,不要顧忌任何事情,只管去跟那些人對戰,將他們都說的啞口無言,讓他們無顏見人,心服口服...讓趙國在最快的時日內接受您的主張!這就是您要去做的!」
「我會讓一個老儒跟隨您前往趙國,若是他們要以多欺少,您可以讓他相助。」
「哦?不知是何人?」
「是齊國的一個老儒,那廝還挺能打的,稍后就讓他去見您!」
在韓嬰離開后,呂祿才站在了劉長的身邊,有些擔憂的問道:「陛下,這是御史大夫所吩咐的嗎?讓這廝奉詔去罵人??」
「當然不是,如此英明神武的決定,豈能是我那個兄長所能想到的?」
「果然啊...」
呂祿并不奇怪,他長嘆了一聲,又問道:「陛下,我只是有些擔心,趙國的情況本來就特殊,您前不久才抓了一批人,現在又派了韓嬰去那邊開罵戰...若是趙國真的亂起來了,那可不好收拾啊。」
「你且放寬心,趙國亂不起來的...我都已經吩咐好了,有唐,代,燕虎視眈眈,趙國憑什么敢亂?」
「你不要理會趙國的事情,我給你吩咐的事情如何了?」
呂祿皺了皺眉頭,「還是有很大的問題啊,光是上一年,因為私自鑄造貨幣被抓捕的人就超過了一萬多人,被斬首的不計其數...可即使如此,還是有人鋌而走險當初太后所設立的五銖錢,先后所做出的錢幣各自不同,同為五銖錢,而鑄出的錢差別很大,有的與半兩一樣,背平無輪郭,有的穿孔大,肉薄,也有肉厚的,且都具有偷工減料不夠五銖重的現象...」
劉長讓呂祿負責的,就是民間私鑄錢的問題。
貨幣問題困擾大漢已經很久很久了,這其實...都要怪那曲逆文獻侯!!
當初高皇帝統一大漢,本來是想要推出新貨幣的,但是因為陳平等人的意見,就繼續采用了秦制半兩錢,導致民間的貨幣體系極為混亂,加上民間有私自鑄造權,誰都可以造錢,更是險些將大漢的貨幣體系給搞崩潰,到后來,地方與商民爭利,都拼命鑄錢,使得通貨過度膨脹,錢幣的購買力急速下降,物價飛漲。
民眾無法生存,相繼放棄生產,流亡他鄉,靠出賣勞動力來糊口;或者是鋌而走險,加入私鑄行列,期圖賺取厚利。
最先注意到這個情況的人是呂后,呂后鑄造了五銖錢,取締了原先的半兩錢,后來又禁止民間鑄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