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倚老賣老-《家父漢高祖》
第(2/3)頁
而賈誼等人卻認為,原先那些單一的稅賦無法滿足如今大漢的財政,想要解決財政問題,就是要多開源,完善稅賦制度,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要不設立太高的稅率,就算不上是害民之舉。
面對陸賈的詢問,劉恒輕聲說道:“賈誼弄出來的這些新稅種,不少都是皇帝親自授意的,包括他進行革新,都是皇帝的命令,故而我們根本無法贏下他們。”
“????那我們還何必去反對他們呢?干脆就讓他們去辦!
”
劉恒搖著頭,“我從未想過能阻擋改制,只是不想讓賈誼如此大規模的更改,陛下其實想的很周全,可是他卻疏忽了一點,很重要的一點,大漢的朝政是會隨著皇帝與大臣的改變而改變的?!?
“設立了這么多的稅種,若是遇到個賢明的君王,極低的稅率,倒也不算什么,可若是遇到個貪婪的,這些稅種用來斂財,能害死一半以上的百姓...賈誼他們所設立的稅賦,簡直是避無可避,做到了所有方面的概括...很完善,可是隱患也很大,而且廟堂所頒發,地方施行起來可就不是同樣的事情了,一不小心,當今這盛世,可就變得民不聊生了...”
“很多廟堂認為可以善民的政策,到地方上來,卻都成為了害民的舉動,唉...不好說,不好說啊?!?
劉恒的眼里滿是擔憂。
作為一個極有遠見的人,劉恒一直都是思考著以后會面臨的諸多問題,并且提前做好了準備,在歷史上便是如此,包括對諸侯王的收權政策,在北方的養馬政策,對民間的寬松政策,似乎都是在了為以后的事情而做準備...而他所準備的東西,在后來確實都派上了用場,當景帝準備削藩的時候,諸侯國的實力已經不再能與漢帝國持平,民心多向漢,當漢武帝決心與匈奴大戰的時候,文帝時開設的馬場已經成長到了擁有幾十萬匹駿馬的地步。
“那我們現在怎么辦呢?”
“迫使賈誼退讓,讓他一步一步來,當然,我們也得后退幾步,先允許商稅之變類吧?!?
陸賈雖有些無奈,也只能答應了。
面對劉恒的退步,賈誼心里依舊是非常的不滿。
“我實在不明白,難道他還能拿出比我提出來的稅政還要完善的稅政嘛?我結合了陛下所說的諸多稅策,與朝中賢明的大臣們一同商談,方才完成了當下的改制,自認為是沒有漏洞的,可我那位舅父,就是不同意,瞻前顧后的,如何能成大事呢??”
劉敬對賈誼的話頗為贊同。
“是啊,這些稅政多好,能分擔百姓的雜賦,光是商稅的那些變種,就能將商賈吃的死死的,還有那些豪強...想躲避都沒有漏洞可鉆,御史公這個人啊,什么都好,就是有些太膽怯,遇到一件事,不先去想其好處,反而是去想其隱患,我倒是覺得,任何政策,都會有他的利弊,不可能存在沒有隱患的政策,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減少隱患,加大其利,御史公卻不是這么想的。”
“可惜啊,如此好的稅賦!
!居然不能施行!
!”
“這實在是大漢的不幸?。?
!
”
兩人的聲音越來越大。
欒布終于忍不住了,他緩緩放下了手里的奏章,看向了坐在他面前大聲咆孝著的兩個人。
賈誼一愣,急忙笑著說道:“欒公,無礙,您繼續看您的,我們看您忙碌,不敢打擾,只是自說自話而已,您繼續忙?!?
“你的口水都快噴我眼睛上了,我還怎么看??”
劉敬忍不住說道:“欒相啊,每次我們來找您,您就低著頭看奏章,不理會我們,我們自然也只能用這樣的辦法,目前這件事只能是您來做主,連太子都出面贊同我們了,您可不能退縮啊。”
欒布很是平靜的抬起頭來,“我并非是退縮,只是廟堂大事,不能輕易做出結論,既然御史公退讓了一步,那你們也就不要這般執著了,一步一步的推行吧,就從商稅開始改制吧,需要府邸配合的,盡管來找我?!?
“可這些都是環環相扣啊,如何能...”
“不必多言。”
欒布只丟下了一句,繼續看起了自己的奏章,賈誼和劉敬無奈的起身,走出了相府,等到他們兩人離開之后,欒布這才放下奏章,揉了揉自己的額頭,這國相不好當啊,每天都有新的事情,一輪接著一輪,讓他寢食難安,而面對群臣的爭議,他又不能果斷的選擇一方,作為國相,最重要的是維護朝中的平衡,無論是激進派還是穩妥派,他都要安撫,不能讓一方太過強勢。
比起張相他們來說,自己在這方面的能力還是有欠缺。
欒布即刻吩咐下人為他準備好馬車,很快就出了門。
而他的目的地,正是張蒼的府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