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反骨學派-《家父漢高祖》
第(2/3)頁
“你自己去想!想商談什么就商談什么!”
“唯!”
公孫弘知道,這是御史公準備磨礪自己,其實這在御史府內并不罕見,劉恒會針對不同官吏的缺點,有意的增加他們的本領,幫助彌補他們的缺陷,跟隨劉恒的那些官吏們,在短期內都大有長進,本事能憑空高出一大截來。
朝議的內容當然是藏不住的,很快就在整個長安傳的沸沸揚揚。
在有心人的推動下,這件事在太學里引起了激烈的爭辯。
可局勢并非是有心人所想的一邊倒。
太學生們居然支持這個法令,認為要改善匠人們的待遇和地位。
這讓那些推動者目瞪口呆,按著計劃,不該是太學生覺得自己受到了羞辱,然后將這件事給鬧大了,讓提議者遭受巨大的輿論壓力嗎??
若是在十年之前,或許真的會如他們所想的那樣。
但是,他們卻忽視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們忽視了一本非常重要的書,《大漢鴻烈》。
劉安的這本書里,包括了很多新知識,當然也包括對工的理解,劉安認為生產力是一切發展的前提,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他在書里多次提到了這個概念,并且結合當下,詳細的講述了尚方的重要性,他們這些年里的貢獻,將科學技術稱為黃老家一直都在追求的神仙之術,無中生有,以自然之力為自己所用...他的這種科學修仙,導致黃老思想大變革。
黃老已然不再輕視匠人,甚至自己都化身為匠人,整日修仙,做的試驗比那些墨家還要多,比尚方還要危險。
而在大漢,黃老是擁有著極大話語權的。
太學內就更是如此了。
雖然儒家發展的很快,可黃老的老大哥地位沒有下降,尤其是大漢鴻烈出現之后,更是立足與不敗之地,傲視群雄。
當消息傳到了太學的時候,黃老學子們表示,這真的是太好了!
往后我們修仙還能拿待遇,這多好啊,這不是廟堂鼓勵我們去修仙嗎?
什么?你敢說我們黃老不是匠人?沒看到我們的新發明和新發現嗎?
反對聲最大的儒家,直接被黃老吊起來捶。
董仲舒固然很勐,可惜,他遇到的是加強版的劉安,劉安不在長安,可他的思想卻還在此處活躍,董仲舒目前壓根就不是他的對手。對劉安的那套科學技術論,他也沒有任何應對的辦法,他的理論不足以攻破人家能自圓其說的主張。
而且,董仲舒也壓根就沒想過要跟太子過不去。
諸多儒生們聚集在太學,講述著這件事。
幾個最為出色的弟子,似乎都將這件事當作了自己的機會,大聲的發表著自己的看法,想要因此而出名。
董仲舒安靜的坐在了末席,一言不發。
周圍的儒生們時不時就會看向他。
鄭奇起身,認真的對眾人說道:“諸君,不可如此沖動,其實這件事也并非是什么壞事,我從報紙上看了不少地方的發展,工事對地方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從農具來說,光是耕犁的發展,就在一年之內提升了整個大漢兩成的糧食收入....諸君可以想想,這個提升是何其巨大的,我們光從河內郡來說,在耕犁不曾推廣的時候...他們的糧食產糧在...”
看得出,鄭奇是個實干派,并且做了很多準備,他這里有很多詳細的資料,他認真的分析對比了起來。
“從這些對比里能看出,工之利,不可謂不大,每一次的改善,每一個新機器的出現,都會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
“既然是有用的,我們就不該否定,更不該在這里大放闕詞,這對我們儒家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他還沒說完,當即就被人所打斷了。
“呵,還以為你要說什么呢,原來也是奉承黃老的小人!”
一旁有儒生譏笑道:“此人出身地方豪強,為富不仁,專門魚肉百姓,他當然是贊同這些的!”
“你也配談儒家之利害?”
眾人群起而攻之,鄭奇的臉色頓時就變得極為難看了。
眼看他們的話越來越難聽,董仲舒緩緩站起身來,董仲舒這么一起身,原先還嘈雜的環境頓時安靜了,儒生們全部都閉上了嘴巴,安靜的看向了他。
“其實,鄭君說的不是沒有道理。”
董仲舒這么一開口,當即就有人附和道:“您說的對。”
當然,也有人不贊同,認為董仲舒在偏袒鄭奇。
董仲舒認真的說道:“廟堂要給與匠人待遇,黃老非常的開心,這是因為黃老之中,有很多人都在學習匠技,能夠與匠人一般獲得待遇...過去的儒家,需要精通射,數,馭等本事,而在我看來,這工的知識,也是我們儒家所需要的,我不是要諸位親自去動手,去制作,但是對工不能不知道,起碼要知道其原理...知道如何運用匠人,無論是身居廟堂,還是治理地方,都要知道工的知識,知道如何運用這股力量....”
董仲舒說起自己的想法,他是想讓儒家駕馭工的力量,這跟劉安看起來一樣,卻有很大的不同。
董仲舒這番話明明比鄭奇還要激進,卻沒有什么人反對,甚至還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
儒家內部的商談,再一次無功而返。
鄭奇黑著臉,抱著那些事前準備好的資料,快步離開,董仲舒卻忽然擋在了他的面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