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聲東擊西?-《女俠且慢》
第(1/3)頁
嘩啦啦。
天色漸暗,瓢潑大雨落在城西一棟學塾之內(nèi),不好回家的十幾個學童,規(guī)規(guī)矩矩坐在學舍里,寫著今日份的作業(yè)。
學社側(cè)面,夫子休息的房間里,南宮少烽做儒生打扮,站在窗口眺望著鳴玉樓的方向,背負的雙手緊緊扣在一起。
身著白袍的老拳魁柳千笙,也作夫子打扮,手里拿著一杯茶,手指輕扣茶杯,在茶水中帶起細微漣漪:
“從出手到逃出京城,最多一刻鐘時間,其他地方的準備,確定萬無一失?”
南宮少烽轉(zhuǎn)過身來,在茶案旁邊坐下,雖然眉宇凝重,但語氣倒還平靜;
“開元門的城門吏已經(jīng)買通,調(diào)離了大部分守衛(wèi),撤退路線上安排著百處陷井,蕭淵他們已經(jīng)在各處蓄勢待發(fā)。只要曹阿寧摸到曹千歲近前,成功解救,白發(fā)諦聽、八臂地藏、夜驚堂乃至宮里的門神,必然過去馳援;屆時云寧侯府只剩些許禁軍,一刻鐘足以救出圣上遠遁出城。”
柳千笙端著茶杯,稍加思索:
“曹千歲比老夫小幾歲,在地牢囚禁十年,確定能讓滿城如臨大敵?”
南宮少烽點頭:“”“據(jù)說曹公公把金鱗、玉骨、龍象、長青四張鳴龍圖,練了一甲子,就算在地牢中功力盡失,僅靠一身筋骨皮,站原地讓人打,也能拖住無數(shù)高手許久,。”
柳千笙作為昔日拳魁,如今垂垂老矣,身體還受了暗傷,對‘駐顏圖、浴火圖’很感興趣,詢問道:
“長青圖,據(jù)說練得是精氣神’中的‘氣’,此圖練一甲子,除開容顏不老,可還有其他效用?”
南宮少烽作為親王的人,對于這種官廷秘聞挺了解,解釋道:
“人由氣生,氣由神往.養(yǎng)氣全神可得其道。長青圖日日練習,體魄器臟便日日保持強盛,再輔以‘筋骨皮′三圖,效果可想而知。曹千歲只要出來,稍微有點體力,朝廷也得硬砍個把時辰,才能把人關(guān)回去,時間足夠我等離開了。”
柳千笙想了想,略顯疑惑:“這種無人能奈何的活神仙,朝廷為何不直接殺了?”
“曹千歲自開國起,便守護太祖,太祖駕崩守護先帝,論忠烈,滿朝文武都不配給他老人家提鞋。”
南宮少烽輕嘆道:“而且鳴龍圖已經(jīng)失散,世間只有曹千歲會這么多鳴龍圖。曹千歲活到百歲不是問題,而且越老越厲害,殺了到哪兒去找第二個?女帝應該還是想說服曹公M公為她盡忠,否則也不會至今都沒撤去曹千歲掌印太監(jiān)的職務。”
柳千笙恍然,沒有再多問。
南宮少烽聊了片刻曹千歲,倒是覺得此次計劃成功性極高,心里都踏實了些,繼續(xù)道:
“按時間推算,差不多了。只要待會鳴玉樓的鼓聲一響,滿城高手皆會趕去鳴玉樓,咱們再1/”
踏踏。
正說話間,學塾的門口響起腳步聲。
南宮少烽和柳千笙,同時壓下話語,對視了一眼。
南宮少烽稍作遲疑,把茶杯放下,如同尋常教書的夫子,拿著戒尺緩步走出房間,來到了學塾門前。
嘩啦啦。
大雨瓢潑而下。
學塾外的青石巷里光線微暗,三道人影站在門前。
南宮少烽抬眼看去,卻見后方兩人,身著黑綠色的捕快袍子,腰懸官刀頭戴竹笠,靜立雨中紋絲不動。
為首之人,則是個身著黑色官袍的冷峻男子,劍眉星目、面如冠玉,嵌玉腰帶側(cè)面掛著靖′字腰牌,右手持黑色油紙傘,左手負于背后,腰間掛著把直刀,站姿筆直,氣態(tài)看起來溫文儒雅,雙眸展現(xiàn)的精氣神,卻如同兩柄刺目尖刀。
雖然南宮少烽上次和夜驚堂交手,沒看到夜驚堂的臉,但這近乎‘咄咄逼人’的俊朗相貌,京城很難找到第二個,所以第一眼還是認出來了這尊新冒出來的黑煞星。
南宮少烽心中暗道不妙,腳步下意識慢了半分,但表情依舊如常,來到門前拱手:
“原來是黑衙的大人到訪,敢問大人是?”
“夜驚堂。”
“哦,原來是夜大人,久仰。”
夜驚堂上前一步,踏上了學塾的白石臺階,看向里面的學舍:
“南宮先生是鄔王世子的門客,怎么到這兒來教書了?”
南宮少烽面帶笑意,抬手示意夜驚堂進去:
“我在鄔州便是教書先生,世子殿下已經(jīng)成年,我也教不了了,在府上閑著無事,便在城里辦了個學塾,教教周邊貧苦人家的孩童。”
夜驚堂收起傘,慢條斯理走進門,打量整潔庭院:
“南宮先生的德行,倒是讓人欽佩,我幼年如果遇上南宮先生這種夫子,也不至于落得混武行,整日打打殺殺提心吊膽。”
“呵呵。夜大人年紀輕輕便穿上這身袍子,說這話未免太折煞老夫。”
南宮少烽站在跟前,看向?qū)W舍里兩個學童:
“幫先生泡杯茶待客。”
“好的先生。”
兩個十一二歲的學童,連忙站起身來。
夜驚堂略微抬指:“不必。例行公事過來看看罷了。天快黑了,怎么還不散學?”
南宮少烽示意天色:“下暴雨,不少孩童沒帶傘,等雨停了再讓他們回去,免得受了風寒。”
夜驚堂偏頭看向背后的捕快:
“去找點雨傘。小孩正在長身體,餓著肚子讀書可不是什么好事兒。”
“諾。”
背后的一名黑衙捕快,拱手一禮,快步跑出了巷子。
南宮少烽神態(tài)自若,但袖子里的手,卻難以抑制的輕輕摩挲:
“夜大人忽然造訪,可是周邊出了案子?”
夜驚堂打量著學舍里規(guī)規(guī)矩矩的學童,平靜道:
“剛才有人檢舉,說這片街區(qū),有不明底細之人出沒,過來例行巡查。”
“老夫下午一直在這里,未曾瞧見生面孔從門口路過。此地的里正,就住在胡同拐角,大人要不去問問?”
“雨太大,在這里避避。”
夜驚堂轉(zhuǎn)頭看向另一名捕快:“去把里正叫過來。”
“諾。”
剩下一名捕快,也跑了出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