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十三章 長路漫漫-《女俠且慢》


    第(2/3)頁

    梵青禾在黃明山都被抱著跑了好遠,倒也沒介意共乘一馬,腳尖輕點就側坐在了馬鞍后面,把荷包收進懷里,想了想又嘀咕道:

    “怪不得妖女這兩天賴在鏢局,都不來陪太后娘娘,原來……哼……”

    語氣耐人尋味,有點被死對頭拱了自家白菜,既不爽又不好明說的酸意。

    夜驚堂也沒多說,輕夾馬腹,順著官道朝東南沿海飛馳而去……

    ……

    ——

    蕭山郡位于江州東南側,東部臨海,大魏水師便駐扎在蕭山郡的海港內,主要作用是防止北梁從海路繞過燕州攻東南內腑,同時鉗制燕州、震懾天南。

    因為自古就是軍事重鎮蕭山郡不似江州其他郡縣那般重文氣,武行相當昌盛,而各種以打造軍械、船只為生的作坊,也都集中在了這里,幾朝傳承下來,慢慢就形成船幫、鑄劍山莊等江湖門派。

    蕭山堡放在整個大魏江湖,都算是老壽星,從前朝大燕開國時起家,歷盡三百多年風雨都沒倒,資歷能比過江州不少世家。

    但因為蕭山堡擅長的是鑄造兵器,武學造詣上并不出眾,自從出了個一統江湖的蕭祖后,就青黃不接再未冒出過扛大梁的人物,饒是兩朝朝廷一直有所扶持,還是大起大落落落落……

    事到如今,蕭山堡早已在江湖淪為二流門派,能在江州當話事人,都是江湖人為了兵器考慮給面子。

    不過沒個武魁扛大梁,能單靠手藝在江湖撐幾百年,也足以說明‘蕭山堡’這金字招牌,在江湖上的認可度。

    蕭山堡主業是幫朝廷鑄造軍械,給江湖人打兵器算是維持名聲的私活兒,不靠這個掙錢,為此走質不走量,門內有名望的老師傅,一年也打不了多少兵器,等個三五年都不稀奇。

    因為兵器是武夫命根子,出問題基本上命就沒了,江湖人在這上面必須挑最好的,為此剛到年底,已經有無數武人,從天南海北而來,聚集在蕭山附近,四處走動托關系,看能不能請到名家操刀,幫忙打造一件趁手的家伙事兒。

    雖然如今江湖地位算不得高,但傳承久遠祖上也闊過,蕭山堡的規模,遠比尋常江湖門派大,山莊建筑參差錯落,占據半個山頭;而下方則是工坊聚集的鎮子,常年都有無數江湖人在鎮上逗留。

    夜半時分,蕭山鎮上四處可聞打鐵聲和酒客的豪邁言語,蕭山堡內部倒要安靜些許,只能聽到金鐵交擊以及呼喝聲。

    蕭山堡的正堂外,近百名年輕男女,圍著擂臺站立,輪番登上擂臺切磋,其中最杰出的年輕人,能得到堡主親手鍛造的一件兵器,這也算是蕭山堡維持名望、結交江湖后輩的手段。

    因為可以白嫖,還能讓徒弟出山亮相博個漂亮名聲,從各地而來的江湖名宿自然極多,連鄔州交際花三絕仙翁,都帶著徒弟到了場。

    不過因為見識過夜驚堂的霸道,三絕仙翁對這些小孩子過家家的場面,實在提不起太多興致一直坐在屋里,和堡主蕭宗元聊著閑話:

    “去周家前,老夫還以為江湖斷了代,如今才發現,江湖沉寂十年,是在憋個大的,后生可畏,當真不是玩笑話……”

    “是啊。夜驚堂剛在周家戰敗劍雨華之時,江州不少年輕人,還躍躍欲試,準備給紅花樓下戰帖;結果還沒找到人,軒轅老兒先躺下了,這勢頭說是直逼奉官城老神仙,也不為過……”

    “唉,奉官城當年是從天下第十開始打,挨個點名,硬把整個江湖打的沒脾氣。夜驚堂估摸也有這實力,但周赤陽雞賊,不打就不會輸;璇璣真人又是女子,贏了不好看,輸了更不好看,只能跳過去。沒打滿天下十人,終究難破奉官城的戰績……”

    “奉官城可沒打幾個北朝的武魁,夜驚堂若是能把南北江湖橫掃一遍,再把南北女武魁全數收入府中,我估摸奉官城老神仙見了,也得道一聲自愧不如……”

    “哈哈,這話倒是沒錯……”

    ……

    正堂內傳出哄笑聲,而同一時刻,蕭山堡正堂下方的地底深處,氣氛卻沒這么輕松和諧。

    暗紅火光,照亮了寬大石室的角角落落,墻壁邊的兵器架上,放滿了刀槍劍戟,正中心則是一座高爐,爐子表面本來有花紋雕飾,但因為年代久遠,已經呈現出炭黑色。

    石室內溫度極高,常人根本沒法在內部長時間逗留。

    但一個身材清瘦的老者,卻對燥熱空氣視若無物,雙手負后站在巨型熔爐之前,雙瞳倒影火爐中的赤紅劍影。

    踏、踏~~

    輕微腳步聲,從石室的內響起,由遠及近。

    老者余光往入口看了眼后,又繼續往向火爐,開口道:

    “情況如何?”

    從外面進來的,是個五十多歲的老儒生,雙手負后氣態閑散,先在火爐前看了眼,又拿起墻壁旁整齊擺放的寶劍細細觀摩:

    “北梁的十二樓和梁上燕,忽然在江州城冒頭,不僅夜驚堂漏了面,好像還引出了另外兩條大龍,情況有些出乎預料。”

    “上次靠近的不明高手,是朝廷的人?”

    “有可能。上次招攬花翎,我漏了身份,花翎這愣頭青,死之前估摸給夜驚堂說了什么,才把這么多高手引過來……夜驚堂應該是來找我的,此事我去解決,你無需擔心。”

    老者詢問道:“我已不問江湖事多年,摸不準夜驚堂深淺,若他陰差陽錯闖入此地,我有幾成勝算?”

    龍正青屈指彈開寶劍,略微觀摩幾眼后,掛在腰間走向外面:

    “夜驚堂氣運太盛,不起沖突為妙。據打探,夜驚堂早上還在秦國公府,檢驗軍中兵刃,短時間不會過來。我現在去望海樓刻,給他下個戰書,免得他到處亂找。你若是心存疑慮,可以把爐子熄了,東西帶走藏一段時間。”

    老者稍加斟酌,回頭看向火爐:

    “火候總是差一些,現在熄了爐子,多年心血便又功虧一簣。你盡力把人引開,他若真敢來,我倒是想試試古書上記載的人血祭器,到底能不能成。”

    “都什么年代了,還信這些上古玄學偏方,用骨粉木炭燜鋼,不比往劍上滴人血靠譜……”

    “……”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