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十一章 青山萬疊拜龍臺,正氣凌霄一劍來-《女俠且慢》


    第(1/3)頁

    浪濤拍打海崖礁石,淅淅瀝瀝的雨幕海風裹挾,落在亭上頂端,陣陣空幽笛音從亭內(nèi)傳出:

    “嗚~~嗚……”

    仇天合手里拿著兩尺竹笛迎風而立,氣色看起來比在黑衙地牢時好上太多,滿頭花發(fā)都恢復成了墨黑色,看起來便像是個四十出頭久經(jīng)江湖的大叔。

    石亭中立著塊黑碑,身高尚不到仇天合腰間的小丫頭,梳著羊角辮,仰著臉頰看著碑上字跡,一字一頓讀著:

    “天高地廣……有誰同,萬古乾坤一望中……日出……日出……”

    “扶桑。”

    “日出扶桑紅似火……海門東去水連空……師父,這是誰寫的呀?”

    仇天合放下竹笛,回頭看了眼久經(jīng)歲月的石碑,雖然身形高大眉開眼闊,表情卻頗為慈睦:

    “是三百年前一個江湖豪俠所寫,非常厲害。”

    “比師父和爹爹都厲害?”

    “那是自然,若無舉世無雙的心氣,哪寫的出‘天高地廣有誰同?’。”

    “那和奉官城爺爺比呢?”

    “嗯……這個倒是不好說,我覺得應(yīng)該接不住奉老神仙三巴掌……”

    “哦,那確實比師父厲害,師父一巴掌都沒接住,飛出去半里多……”

    “……”

    仇天合表情一僵,但面對這無忌童言,也找不出反駁話語。

    上次君山臺一事后,他自認位列刀魁遙遙無期,本想在黃泉鎮(zhèn)隱居幾年,當個隨遇而安的寒江釣叟,過段與江湖無關(guān)的平淡日子。

    但饒是他對夜驚堂有很高的預估,還是小看了這小子起飛的速度,擊敗軒轅朝后,就好似打通了任督二脈,硬是從鄔州掃到西海,又從西海掃回云安,年關(guān)未過,已經(jīng)有劍指山上三仙的苗頭了。

    一但位列武圣,就跳出了俗世江湖的圈子,刀魁槍魁等名號自然就空了出來,仇天合靠著往日俠名,接下這名號可以說八九不離十。

    但刀客總有傲氣,晚輩用不上了才讓出來的武魁位置,他厚著臉皮去接,總有點武魁之恥、德不配位的意思。

    為此仇天合便準備重新出發(fā),找地方刷刷戰(zhàn)績,以免到時候位置落在他頭上,遭江湖人詬病。

    大魏的武魁,目前幸存的真不多,遇上了也不一定打得過,江湖上能刷出服眾戰(zhàn)績,又不至于被打殘的地方,只有天南的官城。

    官城是天下武夫心中的最后一座高峰,仇天合也曾仰望過,但武魁這座山都沒爬上去,自然不敢去叨擾。

    而如今不上不下,不去不行了,為此仇天合還是動身,和不想回君山臺繼承家業(yè),到處躲家里人的軒轅天罡夫婦一道,跑去旅了個游。

    去官城朝圣的江湖武夫多如牛毛,沒個宗師水準,連看門的徒弟那關(guān)都過不去,不過仇天合作為備選刀魁,很順利的進去了,也見到了活生生的‘天下第一’。

    當時也是在海邊,一個看起來不過甲子之齡的老人,孤身一人坐在礁石上釣著魚,面前是無盡滄海,背后是萬里群山,背影看起來就好似這片天地的擎天巨柱,他在則眾生無慮,他滅則妖邪并起、天崩地陷。

    當然,這只是仇天合自身的感受,畢竟在所有江湖人心里,奉官城都是這座江湖的定海神針。

    如今這座江湖算不得好,但南北兩朝武圣,比歷史上任何同級的梟雄都低調(diào)謙遜;其原因并非當代武圣更有德行,對為所欲為不感興趣,而是他們頭上還有人。

    頭上有人,行事自然就有了底線和顧慮,也有了再往上爬的一步的雄心壯志。

    雖然奉官城未曾入世,但如果世上沒有這么個人,南北江湖就是六位走到頭的武圣割據(jù)一方,到時候的場面,可能就如同群龍無首的朝堂一般,說是妖邪并起、天崩地陷絲毫不為過。

    仇天合看到夜驚堂時,尚能當自己是半個長輩,而見到奉官城,就是徹頭徹尾的難以望其項背了,當時孤零零站在海邊如嘍啰,都不知道怎么開口打招呼。

    好在奉官城也沒什么架子,就如同尋常的江湖老輩,先夸了他一句俠氣重,又聊了些曾經(jīng)的江湖事,途中他還說起了夜驚堂,想看看奉官城的評價。

    奉官城的回應(yīng)也不知該評價為狂傲,還是陳述事實,說百年來風頭無量的年輕人數(shù)不勝數(shù),但九成都沒能走到他面前,夜驚堂是其中最厲害的,往后有可能走到江湖的山巔。

    但他距離山巔,已經(jīng)隔了好幾座江湖。

    說簡單點,就是其他人跳起來,可能摸不到奉官城腳后跟,而夜驚堂最厲害,跳起來估計能打到膝蓋。

    仇天合見識過夜驚堂天賦有多離譜,饒是對奉官城滿心敬畏,依舊覺得這話太狂,便想以身試法,請奉官城全力出手,讓他見識下武道巔峰到底有多高,哪怕只是看一眼便朝聞夕死,也無怨無悔。

    結(jié)果事實證明,以他的道行,連看清武道巔峰的資格都沒有。

    奉官城當時應(yīng)該揮袖掃了他一下,然后他記憶就斷了片,等再度醒來時,已經(jīng)躺在了海面的小船上,罡子在拍他的臉,喊著:

    “老仇?老仇?……”

    仇天合什么都沒看清,經(jīng)過這一巴掌,算是明白了自己道行有多淺,自然也沒臉皮再跑回去看奉老神仙到底釣沒釣上魚,默默離開了官城,轉(zhuǎn)而和軒轅天罡一家三口游歷起了江湖。

    仇天合本意,是去北方逛逛,多見見不一樣的世面,不過剛走沒多有,就聽說了夜驚堂在江州城的消息,還和江州才子拽起了文。

    仇天合尋思好久沒見,便帶著剛收的小徒弟入江州來看看,結(jié)果還沒趕到江州城,龍正青就下了戰(zhàn)書。

    如此盛會,仇天合自認不能錯過,而與他一樣過來看熱鬧的江湖人,同樣數(shù)不勝數(shù)。

    石亭修建在島嶼邊緣,中心地帶便是傳承數(shù)朝的巍峨樓宇,周邊還有不少景觀建筑,其間人山人海,都是翹首以盼的江湖武夫。

    三里海峽之間,還飄著了不下百艘大小游船,滿載從江州各地趕來的好事之徒,其中甚至還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書生小姐,在畫舫山擺開筆墨紙硯,看起來是準備畫下夜驚堂和龍正青交手的場面。

    仇天合瞧見此景,暗暗搖頭,覺得這些小年輕簡直不怕死。

    就如同他看不清奉官城出手一樣,尋常人旁觀武魁打架,也就能聽到‘轟轟轟——’的聲音,影子都很難看到,可能眨個眼的功夫,望海樓和幾艘船就化為了飛灰,被殃及自認倒霉不說,指不定還得被江湖人罵不長眼。

    仇天合在亭中等待片刻后,可能是有點無趣,便轉(zhuǎn)過身來,以竹笛為戒尺,教小徒弟認碑文上的字跡。

    小丫頭為了躲教她讀書識字的爹娘,才跟著仇天合跑到島上來玩,又被拉著認字,有點不情愿了,心不在焉左顧右盼,看了幾眼后,忽然望向石碑后方:

    “師父,那是什么?”

    仇天合從石碑后探頭,看向島嶼后方的海峽,卻見望海樓頂端,多了一道人影。

    隔著蒙蒙雨幕,人影看不太清晰,卻能切身感覺到那股直沖九霄的清冷,遠看去就如同一把青鋒劍,插在高樓最高處。

    仇天合皺了皺眉,從亭子里拿起油紙傘,撐開照在小丫頭頭頂:

    “走去看看。”

    “是不是那個很俊的大哥哥來了?”

    “夜小子有師父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