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十六章 殊途同歸-《女俠且慢》


    第(3/3)頁

    溶洞里的情況,外界知之甚少,子良公公也不清楚口氣那么硬的黃蓮升,怎么忽然就沒了,自從凌晨匯合后,便一直在詢問來龍去脈。

    李嗣騎在駱駝上,不停和子良公公吐槽黃蓮升的‘志大才疏’,順便夸獎華俊臣、許天應兩人的忠肝義膽,等待講完經過后,才道:

    “雖然奇襲西海后方失策,但我朝的軍械糧草還沒送到,人手也未曾折損,只浪費了一顆丹藥,大抵上來講不算傷筋動骨。若是能招安神塵和尚,從沙州起兵,擾亂南朝后方計劃同樣行得通……”

    神塵和尚雖然是出家人,但無論名聲還是影響力,都當得起‘沙州王’的三個字,若是帶頭挑事造反,威懾力比黃蓮升這大漠蠻子大的多。

    但子良公公身為十二侍之首,對南北奇人并非沒有了解,對此搖頭道:

    “神塵和尚亦正亦邪,國師都看不透,想招安沒那么容易。”

    李嗣皺了皺眉:“南朝以道家為尊,十二州唯有沙州能看到遍地寺廟,我大梁開出立佛家為國教的條件,也沒法請動神塵和尚遷入北梁?”

    跟在后面的曹阿寧,因為是曹公公徒弟,對神塵和尚的事兒挺了解,接話道:

    “其實南朝廢帝繼位后,怕坐不穩皇位,暗中派人去請過神塵和尚,開的條件,就是讓‘二圣’變成真二圣,封兩個國師,神塵和呂太清平起平坐。”

    李嗣回過頭來:“結果呢?神塵和尚怎么回復?”

    曹阿寧道:“神塵和尚說,廢帝看上的是他的武藝,不是他的佛法,拒絕了朝廷。”

    李嗣張了張嘴,無言以對。

    子良公公接話道:

    “太后娘娘自幼信佛,而圣上則是三教皆尊,神塵和尚若是真圣僧,我等以宣揚佛家為由,也請的動。

    “但可惜真大徹大悟的圣人,不會做強行勸人眅依佛門之事。

    “在國師看來,神塵似乎并不在意是否能成佛,更像是一個外人執掌了佛家,心里并沒有佛,但又得盡心盡力幫佛家傳承佛法,為此只能在不破壞清規戒律的情況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懲惡揚善、除暴安良。”

    李嗣摸著下巴琢磨了下:

    “這聽起來沒什么不對。”

    戌公公掌管的是緝盜所,對此搖頭道:

    “懲惡揚善,也講究‘殺必有度、善必有尺’,扒手偷東西,最嚴酷的懲罰也是砍雙手;若是人家偷你幾文錢,你直接把人罰做苦役,囚禁到死,明顯過于嚴酷,和懲惡揚善沒關系了。

    “而神塵和尚只分‘有罪和無罪’,不分罪之大小,逮住了就是終身為奴。這蠻不講理的行徑,放在江湖上都算魔頭了,夜驚堂至少還給人一個痛快。”

    李嗣想了想,評價道:

    “其實吧,根據刑部那邊的說法,有罪之人,后悔都是后悔被抓住,而非后悔曾經干了壞事;真正能為所行之舉自責懺悔的人,一萬個里面不一定出一個。神塵和尚或許是知道他們沒誠心悔悟,才不放人……”

    戌公公道:“事實確實如此,但‘國無法不立’,什么罪判什么刑罰,要嚴格依照律令;我覺得你有錯,便一律判終身為奴,放在帝王身上都是暴虐之君,神塵和尚不過一個僧人,哪來的這么大官威?”

    一行人說著說著,就變成辯論了。

    子良公公聽了片刻,抬手打住眾人的話語:

    “所以說,神塵和尚亦正亦邪,很難說清是圣人還是惡人。我朝尊佛家為國教,或許能請動真高僧,但神塵和尚不一定。”

    李嗣知道北梁當前的境遇,拿的出手的高手,基本就只剩國師和山高皇帝遠的北云邊了,如果挖不倒神塵這種人物,后面局勢相當被動。

    就在一行人愁眉不展之際,李嗣靈機一動,忽然想起了什么:

    “對了,我跟著沙陀部的軍卒,從溶洞出去的時候,在兵道的出口,發現了始帝出兵時留下的碑文,上面用古梁文寫了一句‘神授九術、奉于川口’。

    “我猜測這九術,就是鳴龍圖,咱們若是找到,九張鳴龍圖能不能按死夜驚堂?”

    ?

    子良公公乃至背后之人,聽見這話皆是一愣。

    曹阿寧開口道:

    “九九歸一,能劍斬諸天神佛,夜驚堂算什么東西?但鳴龍圖是吳太祖所留,始帝早生了八百年,那時候哪兒來的鳴龍圖?”

    說完曹阿寧還不動聲色回頭看了下背后。

    李嗣知道時間對不上,不過想想還是道:

    “就算不是鳴龍圖,這‘九術’能幫始帝一統天下,也絕非凡物,有總比沒有強。”

    寅公公等人想想也是,插話詢問道:

    “川口在什么地方?”

    李嗣作為禮部侍郎,負責的就是和西海的外交,對歷史了若指掌:

    “在沙州關外的大漠里,以前是紅河的源頭,不過早就斷流了,據前朝考證,應該在月牙灣附近。”

    “月牙灣在什么地方?”

    走在前面的向導,此時回頭道;

    “往西南走,大概四百來里地,我和首領去過一次,除開一個湖,周圍都是無人區,也沒啥東西。”

    李嗣搖頭道:“兩千年前的東西,早就深埋地下不知多少丈了,周圍哪里能找到東西。要不咱們去看看?”

    子良公公稍微斟酌了下,詢問道:

    “去千佛寺可順路?”

    “要繞一下,不過也饒不了太遠。”

    子良公公見此也不多說,微挑下巴,便跟著向導朝西南而去……

    有一點卡文,寫了一萬字就只有五千多能用or2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