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桃花源的村民們籌備了一場樸素的宴會,歡迎他們的到來。 村民們在廣場上擺下桌子,點燃篝火,用燒制出的陶盆裝著一塊塊燒烤熟的肉,又搬出一壇壇果酒,以及許多稀奇古怪的,不存在與外界的菜蔬。 女帝的心思卻不在吃食上,而是忍不住開口:“這里是前輩要帶我們來的地方嗎?” 這個村子太普通了,沒有預想中的,她要找的人。 裴念奴坐在椅子上,用手中的短劍切割著一大塊噴香的肉,搖頭道: “不是。” 不是?張衍一捋著胡須:“那為何要停靠在此?” 裴念奴眼神奇怪地看了他一眼,理直氣壯:“我餓了。” 張衍一:“……” 好吧,終歸是自己一行人太過心急。 這時候,悶頭吃喝的拓跋微之打開了一個酒壇,抱起來喝了口,然后低呼一聲,伸出小手,探入酒壇中,然后在眾目睽睽下,抓出來一顆內丹。 張衍一眼睛一亮: “成色上佳的妖丹,這放在古時候,也是好東西,如今外界更是極為罕見。” 趙都安也打開一壇酒,發現里頭也有一顆,顯然,這東西在這里就是拿來泡酒的,類似老山參的作用…… 緊接著,他們又驚訝地發現,餐桌上用來包裹肉的香葉乃是外界價值數百兩一片的珍貴植物。 那盤子里切碎的,各種“干碟蘸料”,更都是極名貴的珍稀草藥。 這座塵封太多年的森林,如同一座寶藏,給了幾人極大的震撼。 一頓晚飯吃完,裴念奴站起身,沒有留宿的想法,而是帶著幾人辭別村子,準備繼續出發。 村民們走到村口相送。 而就在雙方告別的時候,一個意外發生了。 只見人群后頭,一個穿著布衣,頭發花白散亂,似乎有些瘋瘋癲癲的老者擠開人群,瞪大眼睛,直直地盯著趙都安。 忽然雙膝一軟,跪在地上,激動地朝著趙都安叩頭,口中還用方言大聲地喊著什么,不斷地重復著…… 而周圍的村們們忙去攙扶他,將人帶走了。 “這是……”徐貞觀忍不住詢問。 裴念奴淡淡道: “這是桃花源的上一任村長,后來太老了,神智時而清醒,時而糊涂,便不怎么出來了。” 張衍一問道:“他方才喊什么?” 裴念奴沒有回答,而是轉身往竹筏上走,淡淡道: “時間不早了,出發吧。” 幾人面面相覷,也都沉默地跟上,只是趙都安眉頭皺的愈發緊了。 不知有沒有聽錯,他方才隱約分辨出老村長的北地方言中的幾個詞,似乎是…… “大師。” 大師?他叫誰大師?他又將我們中的誰,看成了誰? …… 接下來旅程中,趙都安腦海中,不時盤旋瘋癲老村長的話。 隊伍也越來越深入牧北森林深處,沿途也又看到了村莊的痕跡,似乎沿著這條河流,存在不只一個聚居地。 第二天的晚上,幾人沒有趕上村莊,只找了個地方簡單休憩,裴念奴要去打獵,但被趙都安攔住了。 他從卷軸中取出準備好的,從京城帶來的食物,裴念奴起初有點拉不下臉,但在吃了一塊京城名勝齋的糕點后,面甲后眼睛微微一亮。 接下來,她以“師父”的威嚴,強行霸占了所有的糕點,吃了個精光……看向趙都安這個徒弟的目光也愈發滿意。 第三天,繼續趕路。 而趙都安根據自己繪制的粗糙地圖,反復計算,發覺一行人已經抵達了森林中央區域。 …… 傍晚。 竹筏再一次停在了一個較大的碼頭。 幾人上岸,看見了沿途所見的過的,最大的一個村子,不……甚至應該說是一個鎮子。 鎮子用磚石和木頭搭建的房屋,鱗次櫛比,甚至有一些商鋪! 建筑風格也頗具古韻,是大啟王朝的風格,趙都安甚至驚愕地看到了一些燈籠,紙張一類的物件,不禁愈發疑惑: 這里已經那么多年沒與外界接觸,哪怕一千年前保留下來了一些生活物件,又如何能這么久仍可使用? 眾人進入鎮子后,發覺這里的居民生活明顯富足很多,沿途也不時有居民朝裴念奴點頭行禮。 幾人行走在小鎮中央的石板路上,甚至路過了一間“學堂”,里頭有先生在給一群小孩子講課。 這愈發令幾人覺得匪夷所思了。 終于,裴念奴帶著四人,停在了小鎮中一間拳館外,是的,院子的門楣上,木頭上用黑色的大字,寫著“徐氏拳館”四個字。 “你們要找的人,就在里面。”裴念奴看了四人一眼,然后后退了幾步,讓開位置。 趙都安遲疑了下,抬手按住準備邁步上前的女帝,搖了搖頭,然后自己走了上前,抬起手,按在門板上,用力一推! “吱呀——” 木門由外而內被推開,映入眼簾的,是夕陽下的一座一進的干凈院子,有兩間正屋,左右廂房。 小院中央,赫然生長著一株火紅色的大榕樹! 那大榕樹極古老了,生的很大,沐浴在夕陽中,每一片葉子都仿佛在燃燒! 榕樹下,有一口水井,水井旁,擺放著一張石桌,幾個石凳。 此刻,一個穿著樸素的布衫,鬢角微白,身材魁梧的老拳師正站在樹下,動作不快不慢地打著一套拳。 呼吸間,一縷縷晚霞如火焰,在他的身周繚繞著,絢爛極了。 聽到開門聲,老拳師緩緩收拳,抬眸望向院門口,與幾人對視,微微一笑: “你們來了。” 趙都安如遭重擊: 虞國太祖,皇帝!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