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接下來是佛門的表演——剪刀石頭布,剪刀石頭布是一項古老的運動,它不僅比拼運氣,還考驗眼力、手速,佛門又能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 佛門的表演名字聽起來讓人摸不著頭腦,但主持人是見識過當(dāng)場渡成仙劫的狠人,也算見識過大風(fēng)大浪,面對佛門表演絲毫不覺得有問題,鼓掌歡迎。 臺下觀眾還回味在方才宏偉的雷劫余威,好半天才緩過神來,也開始鼓掌。 兩位圣潔的菩薩蓮步輕移,登上舞臺,兩手合十,低眉作慈悲狀。 忽然身后出現(xiàn)上千只手,合掌、握拳、伸出兩根手指。 兩位菩薩竟然用千手觀音的招式玩剪刀石頭布! 兩方都有上千只手,一一對應(yīng),伸出剪刀或錘子,看誰能贏。 唯有一方上千只手都贏過對方,才算勝利! 這一幕槽點過多,以至于江離都不知道該從那個角度吐槽。 “這是誰的主意?” 降龍羅漢和不被降羅漢對視一眼,齊齊指向梵天塔:“佛寶的提議。” 梵天塔不覺得這個表演有什么問題,理直氣壯:“表演不就是要具備觀賞性和意外性嗎?” “你看兩位菩薩千手觀音的姿態(tài)不美嗎,這是觀賞性。” “你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分出勝負(fù)嗎,這是意外性?!? “這個表演簡直完美。” “表演的很好,下次不準(zhǔn)表演了?!? 梵天塔聽到表揚,心里美滋滋的。 兩位菩薩比一天都不可能分出勝負(fù),江離給兩位菩薩傳音,趕緊一方都出石頭,一方都出剪刀,結(jié)束表演。 儒教表演的是語言變化,在此之前,他們搜尋古籍,考究歷史,梳理了語言變化過程,再精心打磨劇本,在舞臺上,用無聲的言語、夸張的動作,展示了千百種語言是如何統(tǒng)一為九州語的,給人一種厚重的史詩感。 有道宗和佛門珠玉在前,儒教的表演就顯得太正常,以至于和現(xiàn)場氣氛格格不入。 “我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還不夠啊?!倍腥朔词?。 第(2/3)頁